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05102.html

焦老于年10月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邀请有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挑选的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收徒拜师大会。年4月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科技之星",消息在《北京日报》头版发表。自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年被收录于英国《剑桥国际名人辞典》。

焦树德年5月31日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现改为辛集市)双柳树村一个耕读传家的中农家庭。自幼酷爱医学,上小学时也常向当中医的外祖父学背一些中医歌诀,如"肝心脾肺肾,胆胃大小肠","医之始,本岐黄"等。学医救人的愿望就这样萌发了。

年7月后,由于日寇侵华,学校也停办。焦老即在家乡跟随其外祖父学习中医,广泛涉猎古今医学名著,学习药物炮制,如熬膏药、轧药、炒药等,打下了深厚的中医学基础。

到了年,为了更好地求学,他又到本市万亿粮店作帮账先生而半工半读,考入天津"中国国医函授学院",系统学习中医,同时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又考入天津西医专门学校(后改为新医专科学院)通过函授学习西医。

年,他正式在家乡悬壶行医,在诊所"济生堂"内挂上了"树德为怀"的横幅,并将自己原来的名字"焦聚辉"改为"焦树德"。从那时起,精研岐黄、济世活人就成了焦老一生的追求。

后来,为了能更好地对医学有所深造,他卷起家当,来到北京。

年春,在北京前门内大中府与其表姐夫杨长谦先生合开了"慈德中医诊所",由于治愈了不少疑难病人,深受群众和当地铁路工人的欢迎。

年,焦老通过北京市卫生局举行的"高级医师考试",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毅然关闭了收入颇丰的私人诊所,成为一名国家医务人员,医院工作。从年起,焦老就担任起了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任务。年4月,卫生部医院,焦老奉调筹建该院中医内科。

焦树德教授于年06月14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6岁,定于年06月22日于北京发丧并吊唁。

焦树德诊治尪痹学术研究

发表者:赵东奇

第一部分痹病的渊薮及其发展

痹病的渊薮

中医学对于痹病的研究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和竹简中有“疾畀”(畀同“痹”)的记载,说明在《内经》之前,我国古代医家对痹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防治经验。中医对于痹病的研究,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包括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一套诊治理论。

《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经典巨著。其中对于痹病的论述奠定了痹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症状以及预后转归的理论基础。《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首先提出了痹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行痹、痛痹、着痹以及五体痹、五脏痹等病名。在痹病的转归方面提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指出痹病日久,反复不愈则会出现脏腑损害。关于痹病的预后,《素问·痹论》指出:“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痛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内经》作为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其关于痹病的理论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后世医家多宗《内经》之旨,进行发挥,形成各自的关于痹病诊治的各具特色的学术理论,也为现代医家诊治痹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内经》的基础上,对痹病的诊疗有进一步的发挥,是辨证论治痹病的开端。在《伤寒论》的“太阳病”、“少阴病”等篇中,已明确提出了痹病的证治,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附子汤等。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风湿”、“历节”的病名并立专篇论述。在病因病机方面,指出了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营卫不和是历节病之本,复感外邪,是历节之外因,“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在治疗上,“诸肢节疼痛,身体廷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仲景强调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是辨证论治痹病的开始。

《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经典,也是对痹病诊治研究的开端,从这两部书开始,中医学对于痹病的辨证论治进入了一个长达两千余年的发展过程。历代医家在学习和运用古人的经验的同时积累着自己的经验,对痹病的命名、治则治法以及病因病机的认识形成了百家争鸣之象。

第二节古代医家对痹病的论述

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对痹病的论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内经》、《伤寒杂病论》始,历代诸贤不断探索“痹病”的诊治规律,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书立说,留诸后世,为现代痹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病名的确定隋代医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关于痹病的论述多与《内经》相近,但在痹病的分类上首先提出了“风湿痹”这一概念。宋代医家王怀隐所编撰的《太平圣惠方》中根据痹症的缠绵难愈,首先提出“顽痹”之说。这一病名提示了痹病缠绵难愈的特点。宋代医家窦材在其所著《扁鹊心书》中首先提出了“痹病”的概念。而同期医家张锐在其所著《鸡峰普济方》中将痹病归入“脚气”范畴,后世也多有称关节疼痛等证为“脚气”者。元代医家朱震亨首先提出了“痛风”这一病名,认为“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证”。明代医家龚廷贤将痹证列入“痛风”范畴,并对具体病证进行论述,“足内踝骨红肿痛者,为绕跸风,足外踝骨红肿痛者,名日穿跨风,两膝红肿痛者,名日鹤膝风,两腿胯痛者,名曰腿肢风……肿者,名湿脚气,不肿者,名干脚气。”清代医家张璐对于痹病的病名明确提出“非行痹痛痹著痹外,又有皮、脉、筋、肌、骨之痹也”,并将上焦痹、中焦痹、下焦痹均归入风寒湿三痹的范畴,“当是风寒湿痹其营卫筋骨三焦之病”。清代医家吴鞠通作为温病学说的集大成者,《温病条辨》从湿热角度提出了“湿痹”之说,“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此“湿痹”之称既有病机概念又有病名含义。虽与张仲景之“湿痹”同名,实则不同病机。

历代医家在痹病的病名分类上,多宗《内经》之旨,并结合临床进一步发展,有以骨节不利为突出表现命名的“骨痹”、“骨极”;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中风历节”、“白虎病”;以关节变形为表现的“鹤膝风”:以病程缠绵命名的“顽痹”、“久痹”等病名,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痹病,如出现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的痹病,并末将其与其他关节病变区分开来,也不能很好体现该病的病因病机及疾病的证候特点。

二、痹病的病因病机

关于痹病的病因病机,《内经》中明确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明确指出感受外邪是痹病的致病原因,但正气不足、营卫不和是其发病之本。这是后世医家关于痹病病因理论的一个学术基础,后世医家多宗这一说法进行阐发。

古代医家对于痹病的论述,大多认识到风寒湿等外邪的致痹作用,并进一步认识到是诸邪合而为痹,不能截然分开。如《医宗必读》日:“愚按《内经》论痹,四时之令皆能为邪,五脏之气皆能受病,六邪之中,风寒湿居其半,即其日杂至,曰合,则知非偏受一气可以致痹。”痹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除了风寒湿邪之外,部分医家认为其他原因也可致痹。

正气不足

正气不足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能力的虚弱。由于人体抗病能力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内的气血津液,其发挥作用与五脏均有关。困此,正气不足也是指这气血津液的不足以及相应脏腑功能的低下。《灵枢·五变》:“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就是指出正气不足,肌肉腠理稀疏,从而邪气易侵而成为痹病。张仲景在《内经》论痹的基础上,对痹病进行更进一步的论述,指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营卫不和是“身体赢瘦,独足肿大”的历节病之本。正气不足的原因有先天和后天的因素。

1.先天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表现相当广泛,但以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为最重要的表现。这是由于先天之本不足,肾气虚弱,金水无以相生,故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则外邪乘机内侵。此外,肾与膀胱相为表里,少阴肾不足则太阳膀胱之气弱,不能卫外而易受风寒湿侵袭而成痹。明代医家董宿、方贤在《奇效良方》中指出“此由血气衰弱,受清湿之邪气,与血并行肤腠,邪气盛,正气少,故血气涩,涩则痹,虚则弱,故令痹弱也”。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明代医家王肯堂认为,不管引起痹病的诱因是风寒湿热还是痰浊瘀血,这都是疾病的标象,而疾病的本质是患者的体质虚弱,肾虚尤甚,因此治病求本,以补肾为要。总之,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司,无以固护营卫,导致外邪侵袭,而后又无力驱邪外出,导致疾病的缠绵难愈是痹病重要的病因病机。

2.后天失养

劳逸过度是后天失养的重要原因,包括了过劳和过逸。过劳是指劳力、劳神和房劳过度。劳力一般指体力上的消耗,劳力过度则可伤及五脏,尤其对于脾胃的损伤。金代医家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强调脾胃虚弱导致内生痹病。脾胃是后天之本,水湿运化之枢,脾胃不健则运化无权,容易聚湿生痰,湿停经络加上外感邪气从而出现痹阻脉络关节。劳神一般指脑力消耗,一般伤及心肝肾脾等,并可由于气郁血滞导致痰瘀阻络。房劳是指性生活不节。《中藏经·五痹》日:“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指出了房劳过度导致肾气损伤,导致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后天失养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病后、产后。不管是病理状态的病后还是生理状态的产后,都是对气血的耗伤。尤其是产后,更是“百节开张,血脉流散”,血虚已极。因此,病后和产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元气大伤”,从而出现正气不足,外邪易侵,导致痹病的出现。因此,正气既虚,则外邪必凑之。因此,正气不足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二)外邪侵袭

《内经·痹论》:“痹之安生?岐伯对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即为六淫外邪。张仲景认为“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对于关节疼痛并伴有发热的风湿类疾病,指出其病因是由于“风湿相搏”,提出以风寒湿之邪外侵为主。外邪的侵袭致病,除了人体本身的正气不足之外,还有一定的外在条件,包括了自然环境的异常、居处环境的湿冷和生活起居的不慎等。

1.自然环境的异常

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异常。如果出现非时之气或气候变化过于剧烈,六气太过即为六淫,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范围,人体无法随时调节适应,则出现六淫侵袭,从而出现痹病。这与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天气急剧变化,骤冷、潮湿时发病或病情加重是相符合的。

2.居处环境的湿冷

主要是指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高寒、潮湿野外涉水等环境中的人,这一群体长期处于寒湿的环境中,外邪已盛,若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则易受邪侵。《普济方·诸痹方》:“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从临床上看,长期或曾经生活工作在寒、湿环境中的人,患痹病的几率远远大于正常环境中的人群。

3.生活起居的不慎

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规避外邪的生活习惯,如汗出入水中,病后和劳后受风,冒雨涉水等。《内经·五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临床上常可见到由于起居不慎诱发或加重疾病的情况。从中医的整体观念来讲,人体和外界是一个整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外界环境的改变导致的两者关系的改变乃至失调,由人体正气来进行整体调节,使两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自然环境的异常,居处环境的湿冷和生活起居的不慎,都影响着这种平衡,在人体正气旺盛,维持着这种平衡,则邪不可千;一旦人体的正气不足,这一平衡被打破,外邪则易侵,发为痹病。因此,外邪侵袭是痹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痰瘀为患

痰浊和瘀血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致病因素。“久病必瘀”,怪病多痰”都指出痰浊和瘀血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元代医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痛风》提出:“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白虎历节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首先提出“痰”是痛风(痹病)的病因之一。朱震亨还提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汗浊凝涩,所以作痛。”认识到瘀血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这一学说也为后世活血化瘀祛痰化浊之法以治痹打下了理论基础。明代医家龚廷贤认为“遍身骨节疼痛者,皆是血气、风湿、痰火也。”清代医家喻昌对于痹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风寒湿三痹之邪,每借人胸中之痰为相援”,“浊痰不除,则三痹漫无宁宇也”的观点,为后世痰瘀致痹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清代医家林佩琴为“痹病必有湿痰败血瘀之经络”。清代医家董西园认为“痹非三气,患在痰瘀”。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痹证若“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遂用滋阴药,又不效。”就应该考虑到瘀血作祟,“总逐风寒、去湿热,己凝之血,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不效,用身痛逐瘀汤。”王氏从多种对因治疗的乏效考虑瘀血的存在,并使用活血剂而显效,论述了瘀血致痹及其治法。清代医家唐宗海在其《血证论》中提出了痹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虚人感受外风,客于脉分则为血痹”,“失血家血脉既虚,往往感受外风,发为痹痛,或游走不定,或滞着一处”。

(四)其它原因

汉代医家华佗的《中藏经》对痹病的论述补充了《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关于痹病病因阐发的不足,提出了暑邪和气痹、热痹之说,并指出了痹病与七情等因素有关。“气痹者,愁忧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而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中藏经》认为“血痹者,饮酒过多”、“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提出了饮食内伤也是痹病的致病因素。金代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出了“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的观点,提出“湿热”致痹的看法。明代医家李中梓认为,痹病的病因是由于风寒湿三邪所致,但是必须三邪同时侵犯人体,“合而为痹”,不能截然分开。清代医家沈金鳌认为“忽然闪挫,闭气为之震,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气凝则血亦凝矣”,指出由于跌仆外伤而至局部筋脉受损不通而失养,抗御外邪的能力下降,从而使外邪内侵。清代医家叶天士则认为湿热痹与风寒湿痹病因各异,前者是由于暑邪伤气,湿热入络,痹阻经络而为痹,后者则是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三邪乘虚外袭,留滞于内,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提出了暑邪也是痹病病因之一的观点。叶天士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大凡寒、暑、劳伤过度,阳气受损,嗔怒动肝,七情郁结等皆能导致气血阻滞,而发为痹病,初病在经是气分病,久病入络是血分病的观点,注意到久病入络的病因病机。

综观历代医家对于痹病病因病机的描述,多以《内经》为绳墨,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进一步的发挥,充实了中医学中关于痹病病因病机的论述。一般认为是患者自身正气不足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因素,由于正气既虚,“邪之所凑”,外邪侵袭是痹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外邪内侵,与正气相搏,若二者胶着则正虚邪恋,疾病缠绵难愈,久病则痰瘀内生,加重经络的痹阻,引发新的病证或者加重病情;若邪盛正虚,则邪气深侵入里,损及脏腑,则病情危重。但由于痹病的复杂性,难以用一种原因解释,因此,除了正虚邪侵之外,一些医家也考虑到了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如内伤七情,劳伤过度,饮食不节等也可导致痹病的发生。

三、痹病的治则治法

《内经》在痹病的治疗上,提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并提出针刺和药熨疗法。

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都是辨证治疗,以内治法为主,辅以外治法。总的治疗原则就是“治之之法,当辨其三气,留在何经部分,或表或里,虚实偏胜,推其因,详其证,果因三气为病,随经治之,或不因三气,从他痹而为病者,当随他病而治之。又有湿痹与白虎历节风证,岂可一概施之,在乎医者诚心究治,则庶几不差矣”。由于痹病的病因病机大部分是正虚、邪侵、痰瘀为患。因此,对于该病的辨证施治也就治病求于本,万变不离其宗,以扶正祛邪,化瘀祛痰为大法。

(一)扶正

运用补益正气的药物,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鼓舞正气,祛邪外出,恢复健康,这一治法主要用于正虚邪恋的痹病。宋代医家窦材在其所撰的《扁鹊心书》中提出根据“痹者,气血凝闭而不行,留滞于五脏之外,合而为病”的发病机理,拟定了“凡治痹,非温不可”的治疗大法,在治疗上多用灸法,认为“汤药不效,惟此法最速。”.宋代医家严用和重视脏腑辨证,详究脉因证治;强调脾肾作用,提出“补脾不如补肾之说”。张景岳认为“经日:邪入于阴则痹,正谓此也。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傅青主认为治疗痹病应益气血为主,祛风燥湿为辅,重视补肾强筋。陈士铎认为鹤膝风的病因是“肾精亏虚,水湿入侵”,但在治法上认为,“其病虽成于肾精之虚,而治病断不可单治其肾,因所犯者湿耳。湿乃阴邪,阴邪必须以阳气祛之。肾之精,阴水也,补精则精旺,阴与阳合,阴无争战之机,不战而邪何能去?故不当补精而当补气。”林佩琴认为,“鹤膝风多由足三阴经亏损,风邪乘之使然,治在活血荣筋,兼理风湿。小儿鹤膝风,多因先天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古方以六味丸补肾水,以鹿茸引至骨节而壮里,此治本良法也。”从虚论治鹤膝风,又在用药上考虑到小儿稚阴稚阳之体,不仅六味补阴,更以鹿茸补阳引药,从本而治。

(二)祛邪

祛邪就是运用宣散攻逐邪气的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使邪去正安,多用于邪盛而正气未衰,正邪相搏的阶段。这是因为,如果正气过虚,过用攻伐之法,则正气更伤,不利机体抗病能力的恢复。张仲景认为“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对于痹病的治疗则针对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祛风、胜湿、温经、逐寒诸法。唐代医家孙思邈对于痹病的治疗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历节风“令人骨节蹉跌……此是风之毒害者也”,为后世治疗痹病用祛风、解毒之药奠定了理论基础。金代医家张子和提出了“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的观点,主张在病之早期及时用汗、下、吐三法攻痹。张璐在重视驱邪的同时,强调治疗风寒湿三邪应有主次之分、主次兼顾的观点。

(三)化瘀祛痰

针对痰瘀为患的病因,运用活血化瘀及祛痰利湿的药物,使血瘀得化,痰浊得清,痹阻的脉络得通。宋代医家严用利倡导气道贵乎通顺,气行则血行,治病善于调气,强调治气在痹证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李健斋则认为初起强硬作痛者,宣疏风豁痰,沉重者,宜流湿行气。久病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对于具体治疗认为改变初起宜疏散,不可骤用参芪归地,否则反而使气血滞而邪郁经络不散。王清任‘”1从瘀论痹,并拟身痛逐瘀汤治疗痹病,对于从风寒湿及虚等方面论治均不效的病例颇有奇效。

(四)杂合而治

针对疾病的致病因素的多样性及疾病发展的多因素、多属性的特点,综合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明代医家方谷父子在《医林绳墨》中对痹症的治疗方面提出祛风、清寒、理湿、养正诸法,提出了“初起之剂,升阳除湿汤:调理之剂,当归拈痛汤;久而元气不足,补中益气汤”的系统治法。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风寒湿三邪合而成痹,但三邪各有所胜,因此治疗上以治其胜者为主,兼顾余邪,对于久病入脏者更须配合用扶正之法。“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在用药上崇尚温补,纵观所列方剂,大多配伍有当归、川芎、肉桂、人参、黄芪、防风等温补之品。清代医家叶天士治痹重视风寒湿三气为痹,但忌用劫汗泄阳;推崇“经热则痹,络热则痿”的观点;重视调和营卫,常从中焦阳明入手,用辛甘化风法,以通阳宣络:重视从奇经治络法;提出辛润通络、虫蚁搜剔的治法;重视阴虚风动;根据“初病在经,久则入络”又提出“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在痹证后期重视补肾壮骨:并重视使用酒剂。

对于痹病的治疗,古代医家大多根据病因的正虚或邪实进行治疗,或益气补血养阴,或疏风散寒除湿,所不同者只是补与泻各有侧重。但是,因为痹病大多病情复杂,因此,也有相当一部份的医家另辟蹊径,或祛痰或活血或治络,也自收奇效。

第三节现代著名医家对痹病的论述

现代著名医家对于痹病的认识,多在博览中医经典的基础上,将经典与自身的临床体会结合对痹病进行辨证论治,多从虚、从肾入手进行治疗,治则虽相似,治法却也有异。

朱良春教授认为,痹证是由人体营卫不和或气血亏虚,导致腠理疏豁,以致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人,壅塞经络,深入骨骱,久而为痹。朱教授将痹病分为风寒湿痹、热痹及湿热痹。在治疗上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攻不伤正,补不碍邪”为治则,以“通闭”与“解结”为大法,“益肾壮督以治本,蠲痹通络以治标”,朱教授认为由于“久病入络”,邪气深伏,必须借虫蚁之类搜剔穿透,方能使浊去凝开,气通血和,经行络畅,深伏之邪除,困滞之正复,内外合治,药食结合等。

谢海洲教授将痹病辨证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肾阴虚型,肝肾阳虚型,提出治痹大法三要四宜:(1)三要:扶正培本,祛湿健脾,利咽解表;(2)四宜:寒痹宜温肾,热痹宜养阴,寒热错杂宜通,久病入络宜活血搜剔。具体的论治应该:(1)祛邪尤重除湿,治痹勿忘外感;(2)散寒每兼温阳,清热酌增养阴;(3)寒热错杂宜通,气血亏虚从补;(4)久病虫类搜剔,顽痹谨守温肾,强调初中期要注重补脾胃、益气血兼顾肝肾,中晚期注重调肝肾,补阴阳,兼顾脾胃。

姜春华教授认为,“痹者闭也”。痹证初起多为风寒湿之邪乘虚入侵人体,气血为病邪闭阻,以邪实为主;如反复发作或渐进发展,络脉瘀阻,痰瘀互结,多为正虚邪实;病久入深,气血亏耗,肝肾虚损,筋骨失养,遂为正虚邪恋之证,以正虚为主。在辨证论治方面,主张扶正固本,强调以肾为本,运用补肾法为主治疗各种类型痹证,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补益肝肾,强筋健骨,自拟地乌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热痹,效果明显。

路志正水墩授根据痹病各型的发病特点,对于风寒湿热痹的治疗可分为:“养阴清热愈风痹,强肾固本治寒痹,健脾益气除湿痹,温补脾肾医热痹。”

董建华教授认为,不能笼统地将痹病分为寒痹和热痹进行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痹病,采用不同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痹病各证型的常用药对,并将其要点归纳为:疏涸阴破冱寒,乌头麻黄力宏;清热毒凉营血,牛角赤芍功著;散外寒清里热,川乌石膏合用;祛湿毒利关节,筚薜蚕砂灵验:缓拘急舒筋脉,桑枝木瓜效彰;治顽痹开闭阻,麝香黄酒引导;补肝肾填精髓,用猪脊髓熟地;壮元阳补督脉,生鹿角和杜仲:益心气调营卫,选用黄芪。

娄多峰教授认为产生痹症的原因主要是“虚、邪、瘀”,其中虚、瘀是致痹的内因,邪是致痹的外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致病。将痹病分为风寒湿型、风湿热型、淤血型三型,并创立了通痹汤、清痹汤、化瘀通痹汤进行辨证论治。在治法上强调祛邪、活血,勿忘益气养血:正气尚可,宜大剂驱邪;辩证既确,有方有守。

张沛虬副教授认为对于痹证的辨证,风寒湿三气,难以截然分开,应该辨其偏胜,辩证的关键在于分清寒热。对于病程缠绵的痹证,容易耗伤气血,出现肝肾俱虚,气血不足,必须重在补益。在益气补血的基础上,对于痰瘀兼夹的痹证,佐以虫类搜剔药,使正气得复,邪气消除,气血调和。

张琪教授认为,痹病的发病多由于正虚邪恋,治疗勿忘扶正祛邪,痹病多夹湿,在治疗上应重视除湿通络。痹病虽然多由风寒湿三邪内侵所致,但临床上热痹也较为多见,应酌用清热通络药物。对于病程迁延的痹病,久病多瘀,用药必须活血通络。在痹证的治疗上,张教授善用虫类药,旨在透骨通络治疗关节变形。

现代医家对于痹病的治疗,大多从肾、从虚治疗,对于挟痰挟瘀的痹病,多宗叶天士的“久病入络”的理论,加用虫类搜剔的药物,多能收到较好疗效。

尪痹的概念

尪痹之名,是焦树德教授根据《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的有关论述,结合临床体会,经过多年的反复推敲而创立的,于年首先提出并被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痹证》所采用。

“尪”字与“延”、“延”同义,都是指足跛不能行、胫曲不能伸、骨质受损、身体赢弱的废疾而言。《辞源》中的注解是骨骼弯曲症,胫、胸、背的弯曲都叫“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提到“诸肢节疼痛,身体旭赢,脚肿如脱就是指关节肢体弯曲变形、身体赢弱、不能自由行动而渐成的废疾。“痹”即《内经》痹论所谈的痹病。旭痹即指具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肢体僵曲的痹病。对于肢体变形、关节肿大、僵化,筋缩肉卷而不能屈伸,骨质受损的痹病,古代医家缺乏系统的论述和统一的名称。有的根据其关节变形、活动不利称为肾痹、骨痹,“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有的根据其疼痛难忍、缠绵难愈称为白虎历节、顽痹,“其遍身走痒,彻骨疼痛,昼静夜剧,发如虫啮者,谓之白虎历节”。有的根据其关节肿大、游走疼痛称为鹤膝风、鼓槌风,“两膝红肿痛者,名曰鹤膝风”。焦老经过多年对中医经典的研究和继承,参考近代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对这种痹病的因、证、脉、治,进行了归纳整理,统称为“尪痹”。这一病名专指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便于认识该病的病因病机和发病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找出其他的诊治规律。

从临床实际看,尪痹不但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而且可以包括现代医学中很多存在关节变形、关节疼痛的疾病,如骨关节炎、大骨节病、结核性关节炎等,其中以类风湿关节炎多见。这一类疾病在临床上属于多发病、难治病。由于关节疼痛、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疾病的发展,受累关节的增加最终将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影响全身其它器官,出现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因此对尪痹的研究和辨证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尪痹的病因病机

尪痹是痹病的一种,因此,其具有痹病所共有的一个病因病机,也就是正气不足、感受外邪、痹阻脉络。但是,由于尪痹的特殊的病情,其病因也相对较为复杂。

一、“合”字三义

痹病的基本的病因病机是《内经·痹论》中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三邪是六淫之一,均可分而单独致病,但不是痹病,痹病的发生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风寒湿三种邪气的混合错杂而至,合在一起而致病。

焦老认为,“合而为痹”的“合”字,除了上述的意义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①痹病不仅是风寒湿三气杂至相合侵入而为痹,而且还要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的形气相“台”,才能为痹。因有各种不同的“合”,故形成各种不同的“痹”;不能与三气杂至相合者,则不能为痹。②风寒湿三气杂至不但可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之形气合而为痹,并且还因与四季各脏所主之不同的时气相合而为不同的痹。《内经·痹论》“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这里的“其时”就是指四季各脏所主之时气。③合字还有内舍于五脏之“合”的意思。《内经·痹论》中提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因此,“合”字的三义的全面理解,对于分析痹病的病因病机和进行辨证分析有重要的作用。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仅仅要看到致病的邪气,也要看到邪气与周围环境条件以及人体五脏、五体的相互影响,从而在治疗中注意治病求本。

二、从化理论

中医学的从化理论认为,邪气侵入人体后,常常会发生“从化”,“从阳化热,从阴化寒”,从而使病证发生了转变。这一理论源于《内经》,仲景首先运用于临床,后世医家也多有论述。这一理论在临床上指导辨证论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尪痹虽然是寒湿之邪深侵入肾,但是并不一定见寒证,或者湿邪入侵却现寒甚之象。这就可以用“从化理论”来解释。患者的体质寒热各不相同,素体阳盛者,虽感受寒湿之邪,邪气入内之后,从阳化热,从而不见寒象,反而出现热证。素体阴盛者,虽然感受湿邪或寒邪不盛,却是一派寒胜之象,这是因为邪气入侵之后,从阴化寒,更加重了自身的寒象,因此,在观察、认识和理解尪痹的病因病机与发生发展、证候变化时,不但要注意深入理解“合”字的深刻涵义,还要注意运用“从化理论”去辨证分析,才能更好地认识尪痹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候变化特点。

三、尪痹有别于其他痹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尪痹是痹病的一种,因此它具有痹病所特有的总的病因病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但是,由于尪痹病变的特殊性,它也有自身的、有别于其他痹病的特点。

(一)素体肾虚,寒湿深侵入肾

尪痹的产生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失养,遗精滑精,房室过度,劳累过极,产后失血,月经过多等而致‘肾虚。肾藏精,主骨生髓,为作强之官,肾虚则髓不能满,真气虚衰,三气之邪趁虚深侵入肾。肾为寒水之经,与寒湿之气同气相求,更易痹阻经络,血气不行,使经脉失其所养。由于肝肾同源,肾虚不能润养肝木,筋骨失养成骨松筋挛,关节变形不得屈伸,甚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几成废人。

(二)冬季寒盛,感受三邪,肾气应之,寒袭入肾

《内经·痹论》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时”指五脏气旺之时。也就是“合”字的第三个含义,与四时之气合。肾旺于冬,‘寒为冬季主气,冬季寒盛,感受三邪,“肾先应之,寒邪伤肾入骨,致骨重不举,疼痛彻骨。肾水无以涵木,则筋骨失养,久则关节变形,而成虺赢之疾。

(三)复感三邪,内舍肾肝

痹证迁延不愈,反复感受三气之邪,则邪气可内舍其合而逐渐深入,加重病情。

“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冬春季节,寒风气胜,内舍肝肾,筋骨同病,渐致筋挛骨松,关节变形,脊柱伛偻,难以行走。

(四)督脉不足,肾督相联,寒湿深侵,肾督同病督为阳脉之海,起于肾下胞中,肾督相联。三邪入侵,如督脉不足,不但寒湿伤肾,而且可伤及督脉,肾督同病而致腰痛,腿髂不利,行走不便,渐致脊柱弯曲、僵化、俯仰不利,甚至“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五)湿热为害

湿热之域,阳性体质之人,因热贪凉,风寒湿深侵入肾,从阳化热,湿热蕴蒸,耗伤阴精,肝肾受损,筋骨失养,渐成旭痹综上所述,可见尪痹的发病机理较一般的痹病更为复杂、深重,风寒湿三气台而入侵人体,寒湿之邪深侵入肾累及肝,骨损筋挛。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寒湿贼风,痰浊瘀血,互为交结,凝聚不散。经络闭阻,气血不行,又可加重病情发展。久痹亦可化热,则更为复杂。其中“寒湿之邪深侵入肾累及肝”是虺痹不同于其他痹证之处。”说明尪痹是痹病后期,正虚邪恋,不仅是关节问题,而是全身脏腑的亏虚,邪气深侵,影响到脏腑。

尪痹的辨证论治

一、尪痹的临床表现

尪痹除了关节疼痛、肿胀、重著及游走窜痛等风寒湿痹所共有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病程长,疼痛多表现为昼轻夜重,痛发骨内,“其痛彻骨,如虎之啮”。关节变形,骨质受损,僵曲倦挛,不能屈伸,重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常见脉象是沉弦、沉滑、尺弱等。

二、旭痹的证候分型

治疗尪痹,同样重视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旭痹的病因病机和临床上的常见症状,焦老将尪痹的基本证型分为如下五种:

(一)肾虚寒盛证:

腰膝酸痛,疲倦乏力,喜温恶寒,关节疼痛肿胀,局部无红热,晨起僵硬明显,筋挛骨重,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变形。舌苔多白,脉象多见尺部弱、小、沉细,余脉可见沉弦、沉滑之象。此乃肾虚为本,寒盛为标,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最为多见。

(二)肾虚标热轻证:

关节疼痛昼静夜剧,自觉得寒痛减,但很快又怕冷而疼痛加剧。时有手足心热。

疼痛严重时关节局部可出现轻度肤温升高,但无发红。口干便涩。舌质微红,舌苔微黄,脉象沉细略数。此为肾虚邪实,寒邪久郁或服热药助阳而邪欲化热之证。此证时有所见,但较肾虚寒盛证少见。

(三)肾虚标热重证:

此证关节疼痛而热,肿大变形,用手扪之,肿痛之局部可有发热,皮肤也略有发红。虽患处喜凉而久则作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而腻。脉象常为滑数或弦滑数,尺脉多沉小。本证从临床表现结合病因病机考虑是本虚标实之证。标邪郁久化热,或服温药后阳气骤旺,邪气从阳化热,与一般的热痹不同。后者没有关节变形,患处红肿热痛。本证临床上较肾虚寒盛为少见,多见于年轻、体壮患者的病情发展阶段,经过治疗后多出现肾虚寒盛之证,再经补肾祛寒、强壮筋骨、通经活络等治法而愈。

(四)肾虚督寒证:

此证主要表现为脊柱僵硬、腰脊疼痛,或项背僵痛,或腰胯疼痛,两腿活动受限,喜暖怕寒。甚者出现“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尪废之疾。舌苔薄白或白,脉多沉弦或弦滑,尺脉多小。

(五)湿热伤肾证:

此证多见于我国南方,由于湿性粘滞,故病程较长,关节肿痛,身热不扬,一或下午潮热,膝腿酸痛无力关节蒸热疼痛,痛发骨内,关节变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沉细数,尺脉多小于寸、关。此证多见于气候潮热地域,根据“从化理论”看,也会有一些寒证,但在湿热地域,确是湿热证多。

三、尪痹的治则治法

尪痹的治疗大法是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强壮筋骨,祛瘀通络。肝肾同源,补肾亦能养肝荣筋,且能祛寒、化湿、散风,促使风寒湿三气之邪外出。祛瘀通络可祛瘀生新。肾气旺,精血足,则髓生骨健,关节筋脉得以淖泽荣养,可使已失去正常功能的肢体、关节逐渐恢复功能。

总之,在补肾祛寒这一治疗大法的基础上,随证结合化湿、散风、活血、壮筋骨、利关节等标本兼顾。若邪有化热之势,则减少燥热之品,加用苦坚清润之品,若己然化热,则应暂投以补’肾清热法以先治其标,待热象已除,再用补肾祛寒法以治其本。

(一)焦老治疗尪痹的经验方药

焦老集其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尪痹的治疗大法,并根据这一方法处方用药,形成了针对各个证型的经验方药。

1.补肾祛寒治尪汤:

补骨脂9-12g熟地12—24g川断12—18g

淫羊藿9-12g制附片6-12g骨碎补10—20g桂枝9-15g赤白芍各10—15g

知母9-15g羌独活各10-12g防风lOg

麻黄3-6g松节15g炙山甲6—9g地鳖虫6-10g炙虎骨9-12g苍术6-10g威灵仙12—15g伸筋草30g牛膝9-15g因虎骨已经禁用,焦老经验可用透骨草20g、寻骨风15g、自然铜6g以代虎骨。

功能: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主治:尪痹肾虚寒盛证。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而出现肾虚寒盛证者。

组方医理: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阳、壮筋骨,制附片壮肾阳、祛寒邪,熟地补肾填精、养肝益血,共为主药。以骨碎补活瘀祛骨风,淫羊藿补肾阳、祛肾风,虎骨祛风壮骨,桂枝、羌独活、威灵仙搜散少阴、太阳经及肢体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共为辅药。又以防风散风,麻黄散寒,配熟地可温肌腠,苍术化湿,赤芍活瘀清热,知母滋肾清热,穿山甲通经散结,地鳖虫活瘀壮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共为佐药。其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兼具反佐之用,以防温药化热。牛膝益肾并能引药入肾为使药。

加减运用: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黄lOg;瘀血明显者,加红花10g,乳没各6g,皂刺6;腰腿痛明显者,可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g、杜仲12g,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服胡桃肉1-2个;肢体僵屈者,可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苡米30—、木瓜9-、茯苓、白僵蚕9-;脊柱僵直、弯曲变形者,可去苍术、牛膝,加金狗脊40g、鹿角胶9g、白僵蚕12g,羌活改为12g;关节疼痛重者,可加重附片的用量,并且再加草乌9g,七厘散(每次19)随汤送服:舌苔白厚腻者,可去熟地,加砂仁5g、藿香lOg;中运不健、脘胀纳呆者,可加陈皮、焦麦芽、焦神曲各log。

注意事项:①本方以治本为主,往往需要服用4-6周才开始出现疗效。②显效后,可将本方研细末,每次服3g,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长期服用。

2.补肾清热治旭汤:

生地15—25g桑寄生20—30g桑枝30g地骨皮10—15g白芍15g威灵仙12—15g羌独活各9g忍冬藤30g酒浸黄柏12g知母12g川I断15-18g制乳没各6g络石藤20-30g桂枝6—9g红花9g骨碎补15—18g炙山甲9g炙虎骨12g

功能:补肾清热,疏风化湿,活络散瘀,强筋壮骨

主治:尪痹肾虚标热重证。尪痹病程较长,再兼体质、年龄、地域的不同,有的可以寒郁化热或从阳化热而出现热证。但这是其标,其本仍是肾虚受寒所致,故称肾虚标热证。热象轻者为轻证,热象重者为重证。本汤所治证为:关节肿痛,不怕冷,夜间喜把患肢放到被外,但时间过长又会加重疼痛,或有五心烦热、低热、咽干牙痛,大便干秘,舌苔黄,舌质红,脉细数尺脉小等。

组方医理:本方取丹溪先生潜行散合焦老的清热散痹汤加补肾强骨之品组合而成。方中以生地补肾壮水,黄柏坚肾清热,川断补肾壮筋骨,骨碎补补肾驱骨风,共为主药。以桑寄生补肾强筋,除风通络,地骨皮益肾除劳热,威灵仙祛风湿、除痹痛,羌独活搜肾、膀胱二经之风湿,虎骨祛风壮骨,以骨治骨,共为辅药。以白芍养血以缓急,知母降火清热、除蒸消烦,忍冬藤、络石藤通经络、祛风热,红花活血通经,乳没化瘀定痛,炙山甲通经活络,有虫蚁搜剔之能,桂枝温阳宣痹,配羌独活之辛温,可以除方中大队凉药抑阳涩滞之弊为佐药。以桑枝通达四肢,祛风湿利关节,共为使药。

加减运用:有低热或下午体温升高,五心烦热者,加秦艽20—30g:关节、筋肉痛重者,加蚕砂10—15g、海桐皮15g。晨僵明显或关节僵直、挛缩严重者,加白僵蚕10—12g、木瓜lOg、生苡米30g、地鳖虫9g;上肢痛重者,加片黄9-12g。尚兼有受凉痛增症状者,可加草乌3—6g、地鳖虫6-9g;肿痛关节略现轻度发红,用手扪之局部略热者,可加皂刺6—9g、连翘lO—15g、白芷6—9g;瘀血证明显者,可减地骨皮、白芍加赤芍15g、桃仁log、活血止痛散lg装胶囊,随汤吞服;下肢病重者,加牛膝10—15g、泽兰10—15g;大便干结者,可加桃仁泥log、酒大黄3-6g:口渴思冷饮者,加生石膏30g。

注意事项:①肾虚标热重证因为是标热,所以多数病人服补肾清热治旭汤一段时间后,热证消除而又出现‘肾虚寒盛证,这时需投以补肾祛寒治尪汤而渐收全效。此时仍需参考补肾祛寒治尪汤注意事项。②本方中的黄柏须用黄酒浸泡3小时咀上,捞出入煎药中同煎。

3.补肾强督治尪汤:

熟地15—20g淫羊藿9-12g金狗脊30--45g制附子9-12g鹿角胶9g川断12—20g骨碎补15—20g羌活12g独活log桂枝12—20g赤白芍各12g知母12—15g地鳖虫6-g防风12g麻黄3—9g干姜6—9g怀牛膝12—18g炙山甲6-9g草乌5—9g

功效:补肾祛寒,强督助阳,活瘀通络,壮骨舒筋。

主治:尪痹肾虚督寒证。症见腰脊疼痛,遇寒加重,脊柱僵曲,弯腰、直腿受限,甚或两髋关节疼痛,骶髋关节骨质受损,致两腿活动受限而腰腿疼痛,全身倦怠,乏力,舌苔略白,脉象沉滑或沉弦,尺脉多见沉细或弱。

组方医理:本方所治之本不仅肾虚,而且督脉也虚,肾与督脉均“贯脊”而相联,督脉“督一身之阳”、“贯脊属肾”,肾督阳虚,寒湿深侵肾督,督脉伤而气血痹阻,筋骨失养,故脊柱僵曲;督脉还“合少阴上股内后廉”,故病情重则可致骶髂关节受损而腰、骶、大腿皆痛,甚至僵化,使大腿不能自由活动。因而本方除补肾祛寒外,还突出强督助阳之特点,以治病之本。方中以熟地味甘性温,质重而沉,能补肾肝二经,生血填精,长骨中、脑中之髓,金狗脊补肾健骨,坚脊利俯仰,益血滋督脉,强脚壮腰,淫羊藿补肾阳,坚筋骨,除风冷,益气力,共为主药。鹿角胶能通督脉,补肾生精血,强骨壮腰膝,骨碎补补肾行血,壮骨接骨,善祛肾风,附片大补肾命真火,祛在里之寒湿,善医“拘挛风痹,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羌活辛温散风,入太阳、督脉二经,主治脊强而厥,刚痉柔痉,脊项强痛,独活善搜少阴肾经伏风而治脊痉湿痹,川断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共为辅药。以桂枝温太阳经而通血脉,赤芍行血散血滞,白芍养肝缓筋急,知母润’肾滋阴,能防辛燥之品化热,地鳖虫搜剔血积,接骨疗伤,防风祛风胜湿,善治脊项强痛,麻黄散寒祛风,干姜逐寒温经,草乌逐寒搜风,善除腰脚冷痛,共为佐药。牛膝引药入肾,治腰膝骨痛,炙山甲散瘀通络,引药力直达病所,合为使药。本方以伸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补肾强督之品化裁而成。

加减法:腰胯疼痛、大腿屈伸不利,下蹲困难者,可加泽兰12一15g,白芥子6—9g,苍耳子6—9g,苍术9g,五加皮9g:汗多可减麻黄;腰痛明显而以腰脊强痛为主者,可加补骨脂12g,制草乌3g,干姜6g;略见热象者,改熟地为生地,加炒黄柏12g,秦艽12g,骨关节受损者,可加寻骨风15g,自然铜9g。

4.加减补肾治尪汤:

生地15—20g川断15—20g骨碎补15g桑寄生30g补骨脂6g酒黄柏12g制附片3—5g伸筋草30g桂枝6—9g威灵仙12—15g忍冬藤30g生薏米30g白芍15g炙山甲9g络石藤30g知母12g羌独活各9g地鳖虫9g

功用:补肾祛寒,化湿疏风,苦坚清润,强筋壮骨。

主治:肾虚标热轻证。

组方说明:本方是补肾祛寒治尪汤减去温燥之品,加入苦以坚肾、活络舒清之品,但未完全去掉羌活、独活、桂枝、附片等祛风散寒除湿之品,在临床上本方虽较补肾祛寒治尪汤稍少用,但仍属相对多用。肾虚标热轻证者在用本方清楚热象之后,仍应使用补肾驱寒治尪汤以治本。

5.补肾清化治尪汤:

骨碎补15—20g苍术12g豨莶草30g威灵仙10—15g炙山甲6-9g川断10-20g地龙9g络石藤30g银柴胡10g生薏米30g牛膝9-12g秦艽12—18g青风藤15-25g茯苓15—30g忍冬藤30g黄柏9-12g青蒿10—15g防己log:羌独活各9g泽泻lO一15g

功用:补肾清热,疏风化湿,通络活血。

主治:湿热伤‘肾证。

加减法:四肢屈伸不利者,加桑枝30—40g,片姜黄log,减银柴胡、防己;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9g,荆芥10g,去地龙;疼痛难忍者,可加闹羊花0.3—0.6g;肌肉痛者,可加蚕砂9-15g

验案整理及学术传承

一、焦老验案

(一)任XX,男,48岁,年10月28日。

主诉: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化,肢体不能自己活动已1年余。

病史:年9月间,因挖地道而长时间在地下劳动。一日,突然高烧40℃以上,继而出现左膝、左踝关节红肿疼痛,行走不便。虽经治约半年,但病情日渐加重。两手腕、食指关节相继红肿疼痛、变形、僵化,活动严重受限,晨起不能伸开。两膝关节肿大、变形,不能自由屈伸,左腿较重。两踝关节肿大如脱。经XX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当时血沉55mm/h),即转该院中医科诊治,服中药80剂,症状未见改善,血沉增快(mm/h),遂来焦老处就医。当时症见:除上述两膝、两踝及两手腕、手指关节肿大、变形、疼痛、不能自由活动外,两胯关节亦强直僵化不能活动,故来诊时需人背抬。有间断发烧,身体畏冷,心中烦热,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大便每日1—2次,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脉象弦数。

辨证:地下环境寒湿,久处其地而受风寒湿三邪侵袭致痹。寒湿最易伤肾,肾虚不能御邪,寒湿乘虚深侵,肾主骨,寒邪入骨,久久留舍,骨失所养,则可致骨髂变形,节挛筋缩,肢体不能屈伸,脚肿如脱,温温欲吐,而呈现尪赢之状。脉证合参,诊为尪痹。目前虽有标热之象,但实质仍为寒邪入肾。

治法:补l肾祛寒,散风活络

处方: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

制附片lOg骨碎补12g桂枝lOg炙虎骨6—25g赤白芍各log麻黄log防风12g知母log威灵仙12g白术10g炙山甲10g生姜10g甘草6g水煎服6剂

药后诸症均减轻,仍守上方又加伸筋草30g,虎骨改为12g,嘱可常服。至年3月lO日来诊时,己能自己行走,不用扶杖。两手腕及指关节虽仍有变形,但可用力活动按之亦无疼痛,膝关节尚有肿胀。上方加黄芪30g。3月17日已能骑自行车上街,仍守上方。

年5月3日来诊时,食欲很好,仅腕、背、踝部有时发胀,偶有轻痛,腕、指、膝、踝关节虽外观尚变形,但均不影响活动。先后共诊22次,服药多剂,病情已稳定,改用粉剂常服,处方如下:

制附片45g骨碎补54g川断60g桂枝36g炙虎骨60g赤白芍各60g知母36g防风45g苍白术各30g威灵仙g麻黄36g细辛12g松节45g伸筋草g炙山甲36g地龙45g皂刺21g泽泻30g共研细末,每服3g,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

年1月27日来诊,膝肿消退,关节明显变小,仍守上方,加归尾36g,焦神曲30g,为细末服。年5月29日,四肢功能明显好转,可以自由蹲下、站起、站立1小时也不觉疲倦,能骑自行车上街行几十华里。脉亦较前和缓有力,舌苔正常。

惟左腕及踝关节尚有轻痛。仍予原方以资巩固。

年夏天追访:已全天工作年余,腕、指、左膝关节外形虽末全复正常,但能工作、能活动。

年夏季复查:血沉13mm/h,类风湿因子仍为阳性,但一直全天上班,并能胜任较为繁重的工作。

年7月追访:精神体力均佳,仍一直上全天班工作。

分析:患者长期在地下劳动,寒湿之邪深侵,阳郁而发热,因此出现高烧40。C,并且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这是邪气入侵的表现。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缠绵不愈近一年之久。病久而正气虚损,寒湿之邪不去,深侵入肾,肾主骨,寒邪伤骨,则出现骨骼变形,踝关节肿大如脱;肝肾同源,肝主筋,筋失所养,则出现关节屈伸不利,晨僵等。因此,当属寒邪深侵入肾,累及筋骨,出现关节变形、骨质受损之“尪痹”无疑,治病必求之于本,因此仍以补肾祛寒为大法,兼以散风通络。方药为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疗效甚著。

(二)李某某,女,52岁,病案号为,病房会诊病人,年9月7日。患类风湿关节炎己七八年,手指变形,两膝、踝关节肿痛,左肘关节肿痛。左臂不能伸直,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快(87mmH20/h),每天下午定时发热,体温37.8℃,疼痛的关节夜间喜放在被窝外,但时间长时,则又因冷而疼痛加重,赶紧放回被内。手腕部胂痛发僵,不能自由转动,用手扪之其肿痛处皮肤略发热,皮肤不红。舌苔薄自微黄,脉象沉滑略数,尺脉晨沉细。

辩证:尪痹肾虚标热重证。

治法:补肾清热,疏风化湿,活瘀通络,强壮筋骨。

处方:补肾清热治尪汤加减。

生地18g骨碎补18g川断15g桑枝30g知母15g秦艽15g银柴胡12g柴胡10g黄芩10g赤白芍各12g络石藤30g威灵仙15g桂枝6g酒黄柏12g羌独活各lOg红花10g炙山甲9g伸筋草30g片姜黄lOg,7剂。

二诊时体温降到37.2℃,关节疼痛减轻,舌脉同前,上方减银柴胡、威灵仙,加忍冬藤30g、白僵蚕12g,14剂。

三诊时,体温正常,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处已现皱纹,下地活动增多,夜间不在把患处放到被外,舌苔薄白,脉象沉滑略细。上方去柴胡、黄芩,改桂枝为9g、桑枝为40g、加川断为18g、骨碎补为20g,加制乳没各5g、生苡米30g,14剂。药后诸症均减,可自由下地行走,手腕可以稍事活动,手指能自由屈伸,吃饭可用筷子(过去用匙),原方加地鳖虫6g,又进14剂。

药后膝踝关节已不肿,疼痛基本消失,左肘关节亦不肿痛,左臂已可伸直。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血沉已恢复正常,关节略怕冷,食纳、二便均正常舌苔薄白,脉沉滑略细。病已近愈,投以善后方,带走出院回家服用。

骨碎补20g生熟地各15g川断18g怀牛膝15g桑枝25g桂枝lo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炒黄柏log防风lOg羌独活各lOg络石藤30g白僵蚕12g炙山甲9g制附片9g秦艽log伸筋草30g生苡米30g地鳖虫6g,15剂。

患者于11月上旬出院休养。

分析:患者患类风湿关节炎近八年,病程久,并且出现了手指的变形。“久病入肾”,不管其病之起因如何,如今已累及肾脏已是无可辩驳,因此在治疗方面从肾论治仍是其本。从疼痛关节喜放在被窝之外,时间一长又因冷而疼痛加重,藏于被内,加之其皮肤明显的红肿热痛,舌苔微黄脉略数,都可以说明这个患者有明显的热象,考虑是病久郁而化热,因此,诊断“尪痹肾虚标热重证”是明确的。因此给予“补肾清热治尪汤”治疗,在补肾的同时不忘清热,效果明显。

二、学术继承人运用学术思想指导临床验案

中医学历数千年而不衰,这与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分不开的。古代中医的传承方式是“师带徒”或“私淑”,由于不断有新的力量的注入,使得古老的中医保持着活力。现代的中医的学习方法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中医学校成为学习中医理论的重要方式。但是,对于中医临床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师带徒”方式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方式。

焦树德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从医、从教60余年,桃李满天下,学术思想得到传承,并在临床上得以广泛运用,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导师陈伟主任是焦老的学术继承人。运用焦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现列举验案如下:

(一)关xx,女,50岁,退休工人,年7月13日初诊患者诉双手关节疼痛,肿胀1年余,关节少许变形,以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为甚,伴有晨僵约l小时,活动受限,握拳无力,手指有麻木感,偶有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局部皮肤无红热。外院查类风湿因子阳性。关节疼痛影响日常生活,需服止痛药止痛。口干不欲饮,怕冷,受风则关节痛甚。小便次数多,量少,大便正常。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而涩。

辨证:尪痹(肾虚寒盛证)。患者关节疼痛、肿胀1年余,晨僵明显,病程较长,并出现关节变形,根据病变特点考虑旭痹。患者无明显热象,局部皮肤无发红,肤温正常,怕冷,受风则关节痛甚,口干不欲饮,加上长居岭南潮湿之地,考虑寒湿之邪为祟,舌暗红,苔白,脉沉细而涩,考虑为肾虚寒盛证。

治法: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方药: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

枸杞子15g骨碎补12g羌独活各12g

杜仲15g桃仁10g菟丝子15g怀牛膝15g

赤白芍各12g川断12g红花10g仙灵脾15g

片姜黄12g制附片12g(先煎)桑寄生12g

苍白术各12g补骨脂15g威灵仙12g生薏米30g当归12g肉桂1.5g

14剂,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方从法出”,根据辨证制定的补肾驱寒的大法,运用补肾祛寒治尪汤进

行治疗,再随证加减。枸杞子、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平补肾阳;骨碎补、怀牛膝、杜仲、川断、桑寄生补肾阳,壮筋骨;制附片、肉桂壮肾阳,旺命火;片姜黄、威灵仙通经络,利关节:当归、桃仁、红花、赤白芍补血荣筋,活血通络:苍白术、生薏米化湿通络,全方共奏补肾壮骨,化湿通络之效。

服药后,患者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可停服止痛药。二诊以上方加桂枝12g加强通利关节之力。嘱患者继续服药。此后患者每周复诊一次,病情逐渐好转,均守方,随证加减。

复诊(年4月5日)病情稳定,无特殊不适,可停用汤药,改为口服中成药益肾蠲痹丸、痹痛胶囊巩固疗效。现患者关节平素无明显疼痛,生活正常,天气变化时关节偶有疼痛,则服汤药可愈。

按语: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少许变形,怕冷,受风则关节痛甚,加之久居岭南湿地。考虑寒湿之邪袭人,因此“尪痹(肾虚寒盛证)”的诊断是成立的,在这一诊断及病因病机的指导下,给予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血通络等治疗,运用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效果明显,病情稳定给予口服益肾蠲痹丸收功。

(二)冯××,女,17岁,学生,年2月24日初诊关节疼痛lO余年,外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用激素及MTX治疗,因副作用较大,患者无法耐受,要求中药治疗。现症见:痛苦面容,,膝关节、肘差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无法行走,由家人背来就诊。双手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呈“纽扣花”变形,无法握拳,晨僵明显。四末不温,疼痛关节局部无发热,肤色瘀暗。面色咣白,‘满月脸,肢体肌肉萎缩,颞颁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脉沉弦细。

辨证:尪痹(肾虚寒盛证)患者起病lO余年,病程绵长,起病之时年约6岁,感受风寒漫三邪,小儿形气未充,肾中之气不足,故深侵入肾,伤肾入骨,致骨重不举,疼痛彻骨。肾水虚无以涵木,则筋骨失养,久则关节变形,而成尪赢之疾。关节肿痛变形,局部无红热,四末不温,面色咣白,舌淡苔白,脉沉弦细,之象,患处肤色瘀暗,患者病程绵长,久病必瘀,考虑兼夹瘀血阻络。

治法:补肾祛寒,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方药:补肾祛寒治旭汤加减

补骨脂12g炙麻黄lOg防风12g骨碎补12g怀牛膝15g片姜黄12g羌独活各12g赤自芍各12g制附片12g(先煎)

生薏米30g川断12g制川乌log先煎

知母log桂枝12g苍白术各12g乌梢蛇lOg僵蚕lOg干姜log威灵仙12g桑寄生12g

当归log肉桂1.5g

方解:全方遵“补肾祛寒,活瘀通络,强筋壮骨”之法,以制附片、制川乌、肉桂壮肾中之火,补骨脂、骨碎补、炙麻黄、防风补肾阳,祛少阴风寒之邪,怀牛膝、川断、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赤白芍、当归补血活血,羌独活、片姜黄、威灵仙、桂枝通利关节,乌梢蛇、僵蚕搜剔络脉,通经活络,生薏米、苍白术化湿健脾,顾护“后天之本”,在大队热药之中加入清润的知母以反佐,以防化热。

服药后,疼痛明显好转,但仍需服用止痛药,效不更方,嘱患者可按继续服药。

此后患者每周复渗一次,病情逐渐好转,均守方,随证加减。

复诊;(3月31日)已停服口服西药,痛剧时使用“消炎痛栓”止痛。双下肢轻度浮肿,欠温,纳眠可,时有头晕头痛,舌淡暗苔白,脉沉细无力。

补骨脂12g杜仲12g防风12g炙甘草6g

骨碎补12g怀牛膝15g片姜黄12g威灵仙12g羌独活各12g赤白芍各12g制附片12g先煎桑寄生12g生薏米30g川断12g茯苓15g当归log知母lOg桂枝12g苍白术各lOg伸筋草12g乌梢蛇log僵蚕10g地鳖虫6g

方解:患者已可停用西药,说明上方有效,可本方在上方基础上随证加减,患者下肢浮肿,去麻黄加茯苓,加强利水。天气逐渐转热,阳气较旺,去大热之制川乌以防化热伤津。加用地鳖虫、伸筋草以加强通络之力。服药后,病情虽时有反复,但整体好转,已可步行来门诊就诊,根据治疗大法进行随诊加减,病情逐渐好转。

复诊:(7月28日)患者病情好转,生活可基本自理,准备下学期开始继续上学。考虑患者病情稳定,可停用汤药,给予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研粉坚持服用,巩固疗效。补骨腊log骨碎补lOg羌独活各log赤白芍各lOg苍白术各lOg麻黄lOg干姜lOg细辛5g桂枝lOg桑枝15g姜黄lOg灵仙10g桑寄生15g防风log地鳖虫log制附子lOg熟地15g茯苓lOg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5g,日3服。

随访:患者病情稳定,生活可自理痛可缓解。已开始上学,偶有关节疼痛,坚持服药。

按语:患者幼年发病,稚阴稚阳之体受邪,并经过长时间的西药治疗,导致体质孱弱,无力驱邪外出,深侵入肾,日久则出现关节变形、骨质受损,加之局部无红热,四末不温,面色眺白,舌淡苔白,脉沉弦细,一派肾虚寒盛之象。因此,“尪痹(肾虚寒盛证)”诊断成立。方从法出,根据辩证施治,给予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现患者生活已可自理并开始上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