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

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每天感觉肩酸背痛、头晕沉,睡眠也不好,想通过太极改善身心状态,但也听人说打太极会损伤膝盖,是真的吗?如何避免?我分三步回答您的问题,先回答太极拳是否伤膝盖,然后解答为何会受伤,以及如何不受伤。

现在确实有许多太极拳习练者把膝盖练伤练坏现象,医院大夫都建议中老年人不适合练太极,因为见了许多练太极后膝盖受伤的案例,还给这种伤病起了个名字——“太极腿”。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好比喝三**胺牛奶,喝出泌尿系统结石,这总不能给牛和牛奶安上吧,叫“牛奶结石病”,真的不合适!

从明末清初陈式太极拳创生,到清朝末年陈长兴大师的学生杨露禅以及其子孙三代“杨无敌”北京传拳,再到年陈式太极拳第九代大宗师陈发科公来京首次面向公众开馆授徒,直到解放前,几百年间,在传统师徒传承的修学体系内,从没有“太极腿”的弊端,压根就没有膝盖受伤的情况。反而有一个真实案例,值得大家了解,那就是当年著名京剧武生杨小楼先生,人到中年以后,身体因腰腿旧伤发作,不能再上台表演,当时医疗保健手段都用了,收效甚微,后有机缘随陈发科公修习正宗陈式太极拳,旋即身体逐渐康复,又可以上台为观众精彩献艺了,这个事件当年是有报纸采访报道的,一时传为美谈,洪传陈式太极拳洪均生老先生在其回忆录里明确记载了这事。不仅传统陈式、杨式,包括吴式、武式、孙式,都是一脉相承,都丝毫不伤膝盖。

许多太极修习者都知道,行拳盘架子要求膝盖不超过脚尖,这也是许多太极老师和教练遇到这类提问,通常会给出的答案。事实上即便遵循了这个要领,还有学员膝盖不舒服,去问他的老师或教练,竟得到”老师“这样答复:“根据我的经验,疼三个月,气血通了就不疼了,我当年学太极也疼了几个月”,还有的回答:“现在疼几个月是在是在易筋,是在换劲……”,这样的教学,简直比“兽医为人接生”还可笑,还更不靠谱。这样教学,简直自欺欺人,害己害人,会毁了中华太极文化。

许多行业都普遍认同一个理念,就是对于一门技艺,一个人修学累计达1万小时可称“专业”。太极拳自古就有“十年不出门”的规矩,过去十年跟师修学太极,可与今人练太极的状态完全不同,古代修习者是除了吃喝拉撒睡,一睁眼就练,所谓“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内功更讲修“子午功”,每天练十几个小时都不止。陈发科公有日行拳30遍的说法。而现在的太极拳老师或教练,多只是参加过短期培训班,更有的是看书看录像“自学成材”,怎么能够保证太极严谨的技术体系和清晰的教学次第,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贯彻传授呢!?

太极拳虽是人人可练,人人都有一太极,除了太极拳的共性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需要“量身定做”,需要满足每个习练者的个性化需求特征,不是千人一面的整齐划一,就好比穿鞋子,都需要合脚,但每个人”合脚“的具号码是不一样的,鞋子款式、颜色也不一定不同,又好比时下流行的“ofo”小黄车,在骑车前,通常要调整车座的高度,以适合自己,而许多太极教练和学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