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它能有效地解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注重以及民众认知度的提高,接受并选择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人越来越多。
那么膝关节置换术后,就一切OK了吗?经常会有患者问:“这关节能用多长时间?”“手术过后啥时候能动、能走?”“疼不疼?”“手术以后有啥并发症没有?”这次我们就来说说膝关节置换术后那些事儿……
假体能用多长时间?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曾经对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发现:90%以上的假体术后使用10年以上;84%的假体术后使用15年以上,78%的患者能够使用达20年以上。
假体使用寿命与患者对假体的使用强度和频率有直接关系,使用强度大或者频率高,那么使用寿命就相对短,使用强度小或者频率低,使用寿命则较长。
当然,还有些问题可以造成假体使用寿命下降,如:假体松动、关节不稳、感染、假体周围骨折等。
患者想要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一、应该完全相信所用假体的质量和类型,一个合格的关节外科医生会严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关节假体,它的质量对于满足自身的正常使用完全没有问题。
二、需要对自己高要求,严对待,控制体重,并且根据康复医师的建议,进行适量而准确的术后功能康复训练,选择合适的运动,不去做有害于关节寿命的动作,降低外伤的可能性。
三、预防各种潜在的感染。如果在术后,出现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症状,都不能忽视,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术后什么时候能动?
因为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假体种类繁多,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尽相同,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方案,需要骨科手术医师、康复师的充分沟通后,制定和执行适合自己的计划方案。
通常情况下,我们建议患者术后两周内通过康复锻炼使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屈曲达到90°;出院以后,膝关节锻炼仍要继续,我们建议膝关节屈曲达到~°。术后的康复锻炼确实有些困难,不过按照科学的方法努力练习,均可达到让您满意的活动度。以下,我们介绍一些一般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方法。(按术后时间顺序介绍)
术后当天
膝关节置换术后尽早使患肢活动可以有效减轻不适。手术后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肿胀、疼痛而不敢动,如果能在术后及早活动,就会大大减轻这些不适。术后恰当的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肢肌力、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恢复,还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几率。一般我们建议患者术后麻醉一旦恢复,即可适当活动患肢了。
手术后1-3天
⒈持续被动活动,每2小时按摩10分钟。恢复膝功能外,还有牵拉挛缩组织,避免粘连,促进下肢血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作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陪护人员完成)
手术后1-3天
⒉主动训练,肌肉等长舒缩练习,每隔1小时10下,每个动作持续10秒。
3.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合理安排扶助行器练习平路行走。
手术后4-7天
膝关节屈伸锻炼,每隔2小时5~10下。
手术后8-14天
逐渐增加锻炼难度,增加锻炼负荷,每组坚持5~7秒,每天练习3~4组,每组20次
手术后15-28天
相对高强度锻炼,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力度和强度。
术后2月后
门诊拍片复查,无异常后继续上述康复练习,直至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日常生活。此阶段已可以开始从事游泳等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3个月后应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注意事项:
一、所有的活动,在术后第一次执行时,都需控制时间。避免一开始就过长时间,需根据自行状况,逐步、逐次的增加时间及难度;并且,避免在疼痛下进行。
二、不论是回归职场角色或是从事体育活动,都需要足够的平衡能力、肌力、耐力等等。因此,持续地、甚至更进一步的康复相关之肌力训练、平衡及本体感觉训练,是必要的。
注意事项:
一、训练中不应憋气,以防发生心血管问题;对有心血管问题的高危患者,尤要加强预防措施。
二、患者若发生局部的不适、疼痛、痉挛等局部肌肉疲劳现象,和全身不适等全身疲劳现象时,应及时报告,以减少训练所致的肌肉疼痛。
三、对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疾病和心肺功能障碍疾病,要特别注意运动量。
四、训练中应有3分钟~4分钟休息恢复期。
五、注意避免过度工作或过度训练现象。
六、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替代运动。
术后什么时候能走?
前面讲术后康复时,我们就知道术后第二天,在医师或护士指导下即可借助助步器下地行走。适当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肢肌力、活动度的恢复,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几率。但是,过度的行走可能加重膝关节的肿胀、疼痛,因此我们建议,患者没有必要进行高强度行走锻炼,不过要多下地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必太长,随着患肢力量的逐步恢复,逐步增加行走量。
术后吃点啥?有忌口吗?
患者早期应该以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只有合理的营养膳食,才能达到既增强营养促进愈合和疾病康复,又不至于营养过剩、增加不必要的热量。手术后病人的饮食要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为原则。尤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不易从食物中得到,必要时可用药物补充。
详细可见
骨科术后吃点啥/医院骨一科科普
术后疼不疼?
一般术后早期疼痛多由于手术创伤、血肿、组织反应引起,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疼痛,而且和患者的耐受程度有直接关系。通常随着手术创伤的愈合、修复,患者除了觉得手术部位发紧感以外,已经没有什么疼痛感。以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围手术期,为了减少患者痛苦,我们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术前超前镇痛,术中鸡尾酒镇痛,术后镇痛剂的梯度合理使用。方法有口服、静脉及镇痛泵等。
当然如果是持续疼痛、甚至加重;或者术后中晚期出现疼痛,那一定要注意,可能是有问题了,如:感染、血栓、关节不稳、关节假体异常、假体周围骨折等等。那就需要及时复诊了!
有啥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很安全的手术,技术也很成熟。大部分病人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尽管如此,置换手术后的并发症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栓塞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发深静脉血栓,血栓从深静脉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DVT和PE在形成过程、发病机制及治疗均颇为相似,是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类型,属于同一疾病病程的两个不同阶段,DVT和PE总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
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的临床表现较为隐匿,有些会出现下肢肿胀,有些表现仅为小腿后侧疼痛、不适,相当一部分无明显临床表现,往往被忽视或不易察觉,临床上早期诊断较困难。
预防的方法主要有药物预防、物理预防(下肢足底泵、穿戴弹力袜、理疗、参与膝关节功能训练)等。围手术期DVT形成的高发期是术后24小时内,所以预防应尽早进行,但术后越早进行药物预防,发生出血的风险也越高。因此,确定DVT形成的药物预防开始时间应当慎重权衡风险与收益。一定要按照医嘱用药,保持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出血或抗凝不足。物理预防同样重要,利用机械性原理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加速,避免血液滞留,以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
有啥并发症?
感染
感染是造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最主要原因。造成感染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高龄、营养不良、肥胖、激素使用、皮肤溃疡、术前住院时间过长以及内科合并症的存在(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银屑病关节炎和既往膝关节感染史等)。
关节外科的大咖吕厚山研究认为:术后中后期患膝仍然明显肿胀,局部皮温明显升高,活动度很小或者轻微活动时,患者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夜间出现明显的静息痛时,一定要考虑到有潜在的低毒力感染造成的细菌类滑膜炎的可能性。如果局部皮肤发红或明显的一小片区域发红或暗红伴明显肿胀。一般都提示患膝有感染。应高度警惕感染的可能性并加强复诊和观察。
文章中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院骨一科,以精湛的技术和饱满的热情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和咨询,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