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奶奶有几个老闺蜜,平时常在一起相约买菜逛街,无话不说。但最近接连有两位老太太都发生了骨折,一位是坐车时颠簸了一下,就诊时被诊断为腰一椎体压缩性骨折。另一位左手提重物,从椅子站起时用右手撑了一下,最后被诊断为右侧腕部骨折。
张奶奶去探望时才得知,她们受伤时都疼痛感并不严重,开始都没有在意,几天后疼痛越来越明显,直到不能活动。
张奶奶不禁产生困惑难道我们都真是老的不行了?这么点磕碰就发生骨折,那以后该怎么生活呢?真是有点防不胜防的啊。
其实,虽然两位老太太的受伤方式、骨折部位完全不同,但她们的受伤机制和病理基础却完全一样。这属于一类轻微暴力导致的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这类骨折有两个特点,首先是患者受伤时所受的外力并不大,常见的形式有走路滑倒、跌坐在地上、从矮床或矮凳上滑落、肩膀撞在硬物上以及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如坐车时颠簸,甚至突然剧烈的咳嗽也可能导致骨折;其次是这类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那就是骨质疏松。其中尤以老年女性患者多见。
骨折好发部位
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主要有四个:
1.脊柱压缩性骨折,尤其以胸腰段的压缩性骨折最为常见;
2.肩部的肱骨上端骨折;
3.腕部的桡骨远端骨折;
4.髋部的股骨近端骨折。
都以局部的疼痛肿胀,甚至不能活动关节为特征。
如何防治
一旦发生这类骨折,需要手术或长期卧床保守治疗,而且这类骨折一旦发生一次,那么其他部位或同一部位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我们的预防和治疗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预防跌倒或其他意外发生是预防这类骨折发生的前提,治疗原发疾病骨质疏松是防止第一次发生骨折及二次再骨折的重要措施。
骨折的发生只是表象,其疾病的根本在于骨质疏松,只有针对根本的治疗才能更有效的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
祖国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骨质疏松症在中医文献中未有此名,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骨枯、骨痹、骨痿等类似本症的记载。综合历代医家认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可归纳为肾精不足、脾胃虚弱、肝失调达、外邪侵袭和瘀血阻络五种证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中医以肾藏精,主骨,生髓的理论为基础,冬令时节运用中药膏方采取以补肾为基础来治疗各类的骨质疏松症,是中医理论治病必求其本的具体体现。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而且其服用、携带方便。
膏方集中了药物中的精华浓缩而成,量少而纯,不含纤维素及杂质,服用起来不损伤胃气,便于消化吸收,药效温和持久,对于平素胃肠功能不佳、体弱多病者尤为适宜。
膏方治疗骨质疏松症适宜人群
以下三类是膏方调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佳人群:
1.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的患者;
2.已发生过至少一次脊柱的压缩骨折或轻微暴力导致的肩部、腕部及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
3.妇女绝经后三年,自觉腰酸背痛,双胁疼痛,肢体游走性疼痛,四肢乏力,行走无力而排除其他疾病的患者。
李勃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跟随博士导师袁浩教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后于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拜石印玉教授为师,学习中药治疗脊柱、关节退行性疾病及膏方调治骨质疏松症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石氏伤科经验,成为石氏伤科第五代继承人。曾长期医院、医院骨科中心进修学习。
膏方门诊时间:
每周五下午(大柏树总院)
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四上午(大柏树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