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它的到来标志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仲冬时节正式拉开序幕。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小雪节气正是人体进补调养的大好时机,保养得当可以健康整个冬季。
自古小雪时节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虹为彩虹,也可以理解为下雨的意思。也就是说进入小雪节气,降水的形式逐渐从雨变为雪了,天上不再下雨,自然也就没有了彩虹。
天腾地降,体现了古人的阴阳观念,天为阳地为阴,阳气上升阴气下沉,阴阳不再相交,天地间自然一片死寂。阴阳相隔,万物沉寂。古代的冬季比如今要难熬得多,天地间不见鸟兽,人们在播种完最后一茬冬小麦之后,也纷纷躲在屋里开始过冬了。
小雪也是在提醒着人们,蓄以御冬,虽然外面天地一片寂静,但是颇有智慧的古人们,在小雪时节,也是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小雪习俗1、腌肉
民间至今都保留着“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时节,气温骤降,天气也越发干燥,这时候是加工腊肉的好时机,百姓们都开始准备香肠和腊肉,储备起来,而且还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2、观赏封河
到了小雪节气,北方很多的河都被冻住了,人们在上面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观赏雪景。
3、喝红薯粥
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人们在屋里屋外都需要注意保暖。鲁北地区有“碌碡(liùzhou)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小雪之后因天冷不再串门,只待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小雪后,天气越发寒冷,人们认为先“补重阳”,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小雪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小雪三补补肾气
肾水肾精不足肾气弱,而肾主藏精,肾气不足,人就容易觉得虚弱无力,没精神。而秋冬正是封藏之际,安安静静有助于肾气滋生,固护精气,冬季切记,莫要大汗淋漓。
除了身体不动,心也要静下来,这样才会肾气充足,阴阳平衡。让自己心静,最简单的便是数息法。
数息法,我们的意识很难被控制,而数息法是最实用的往内收摄的方法,吸气数一,呼气数二,吸气数三,呼气数四...吸气数九,呼气数十,再从十数到一。全心全意数自己的呼吸,随着我们的专注,呼吸也会变得深入顺畅。
很多人数着数着就走神了,不知道去想什么了,这时不用纠结在意,从头再来即可。
平腹深呼吸,两手交替,用手掌从胸口抚推到肚脐。鼻深吸气,嘴慢呼气。一分钟,心就静下来了。注意,手要从胸口窝处顺下去,一直顺到肚脐,安心定神;眼睛要闭上,有助于收回内心;呼吸,要用鼻子呼吸,长长地吸气,缓缓吐气,帮助我们内心的安定。
补元气:护腹暖膝
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入冬寒,我们腹部和膝盖关节最怕受凉,尤其中老年朋友,一旦受凉,轻则腹痛腹泻,重则关节疼痛,影响睡眠和行走。膝盖怕凉,可以戴上毛茸茸的护膝,温护我们的膝关节。
而肚子更为重要,尤其是肚脐,是元气的门户。胎儿时期,肚脐是帮助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和营养的生命开关,人体先天的禀赋与之密切相关。
到胎儿降生,肚脐便成为元气元神的门户,内通五脏,外达四旁,前贯任脉,后应督经,加上位处中州,故成为人体的重要枢纽。
我们平时吵架、生闷气、吃寒凉,都会产生浊气浊水,这种浊气停而不走,阻碍气血正常运行。
如果咱们有艾灸习惯,能够熟练操作的可以使用隔姜灸,在艾绒的基础上配合生姜,姜归脾、肺、胃经,且本身就是散寒的利器,对于祛腹内的浊气浊水等都有帮助,很多体寒体虚之人,特别适合用隔姜灸的方法,祛除陈寒浊气。
如果觉得明火烟大怕操作不当烫到自己,也可以试试这种新型的艾灸方式,艾灸宝。无烟无明火,非常安全,没有呛人的艾烟,也不对影响我们的呼吸,而且它的温度是可调控的,有9档控温,喜欢热一些的,可以开中高温,受不了太高温度的,可以中低温。
艾灸宝一共三层,外面是棉麻材质的,亲肤透气,里面有一层加热垫,可以连接外部的电源,插电使用。另外一层是艾草垫子,里面的艾草都是三年以上的桐柏山野生艾草,多年陈艾,出来的艾绒也细腻厚实,温阳驱寒的效果也更好。
而且它的面积很大,能把我们腹部都牢牢护住,在灸的时候能闻到浓郁的艾草香,家里有老人的,用不习惯传统艾灸,这个艾灸宝更安全,操作也一看就会,同样灸到我们的肚子潮红,灸热了即可,肚子暖暖的特别舒服。
两端有固定的弹力贴,可以固定住,解放双手,像我们平时在家看电视,看书或是工作,都不耽误,但在灸的时候一定要避风避寒,如果使用频繁,皆宜每三个月换一次里面艾草垫子,保证艾草效力。天气好的时候,也可以把垫子拿出去晒一晒。
电热艾灸宝艾灸温灸宝热敷宝家用无烟艾灸宝电加热温灸宝精选月销量¥1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如果你不喜欢这种太过温热的感觉,怕上火,还有一种更为温和的灸脐方式,是国学大师南怀瑾根据道家的灸脐法提出的。
他在《我说参同契》中这样写道: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调理肠胃。这是日本人把中国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日本温灸器,我教你们一个方法,什么年纪的人都可以用,比较保险。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时挑一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温灸器还要好。胃不舒服也好,腹部冰凉也好,老年人也可以用,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身体暖暖的。
里面的三味用料都是温阳的好物,艾草为地之阳,是唯一的纯阳之草,苦辛,生温,熟热,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温。无论我们体内有怎样的陈寒,都可以靠着艾草之力给它化解,驱散出去。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桂圆肉,入心经、脾经和胃经,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主要起到补益的作用。
这三味一结合,脾胃的寒气驱散了,阳气提升上去了,还有宁心安神的效果,非常适合护阳,用的时候贴在肚脐处,也能避免睡觉时阴邪的贼风从肚脐处进入我们的体内。
这三种都是平时很常见的东西,自己做也可以或是嫌麻烦也可以试试这种现成的肚脐贴,在南怀瑾老先生的方子上,又增加了酸枣仁和枸杞,枸杞能够更好地提升阳气,酸枣仁可以安神,艾绒选的是南阳的陈年艾,更适合做艾灸使用,表面还添加了花椒粉,加速身体吸收,胶布也用的无纺棉贴,舒适亲肤,透气性好。
每一颗小丸子都用蜡纸包裹好,放置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晚上睡前拿一颗贴在肚脐处,第二天早上10点前取出即可,经过一夜阳气的输入,体内这些阴寒都会被慢慢瓦解,元气也会越来越充足。
肚脐贴的好处就是比传统艾灸以及艾灸宝这种温热灸要温和,如果身体虚弱怕刚开始承受不住艾灸的火力,可以先从肚脐贴开始,特别容易上火的体质,可以在双脚脚心各贴一个。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艾草温灸贴艾贴精选月销量¥6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肚脐贴来调理下身体吧。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脾胃虚寒;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腹部凉,痛经,宫寒;
脸部、头发爱出油,痰湿重;
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体内湿气重;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补脾胃:饮食平补
这个秋季最后的节气,要好好为冬季囤储能量了。牛肉煲,羊肉汤,鸭子鲈鱼,一切美食都在向我们。
从养生的角度看,牛肉蛋白质高,脂肪低,加上味道鲜美成了人们此时进补的头号之选。且牛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还能暖身体,实为深秋的补益佳品。
若是容易上火的体质,轻易不吃牛肉,还可以选择鸭肉,滋阴润肺,适合干燥的秋末食用,特别是闽南地区,到了小雪时节,鸭肉成了家家户户的煲汤首选。在炖老鸭汤时,还可以加一些山药进去,健脾养胃又益肺。
小雪后,街头巷尾的糖炒栗子香藏不住了,“栗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炒栗子之美味,不但井市百姓,就连乾隆皇帝也格外青睐,据传,他曾专门写过两首诗赞誉炒栗子,“堆盘陈玉几,献岁同春椒,何须学高士,围炉等魁烧。”
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抵御寒冷,在小雪时节,不妨来点栗子吃吃吧。
依据往年的经验来看,此时进补多,但补不进去的也不在少数,每逢秋末大伙聚在一起时,身边朋友总会说,这秋天该进补,奈何咱吃了几口就撑,这东西也不往下走,只能看着美食干着急。
咱们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都对应着脾,秋天也不例外,此时脾当令,我们的食欲会好,特别想吃吃喝喝,但若是脾胃虚弱,一则扫了我们进补的性质,二则此时无法进补,身体能量就会缺失,吃进去的也无法转化为有用的气血,还给身体增加负担。
建议您在饭前饭后,都来上一块这个八珍糕,先把脾胃给养好了,再不迟。这个八珍糕可是从古时传下来的,在古代是为皇帝太后调养脾胃用的,古时宫廷饮食的奢靡都有耳闻,慈禧太后的满汉全席,常年食用这些肥甘厚腻的食物,那他们靠的什么养好脾胃的呢?
靠的就是这御医研制出来的八珍糕,由八种健脾养胃的食材组成,做法不难,只需备齐八种食材,想做着吃的朋友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做。
准备党参或人参30克、白术30克、薏米50克、茯苓、莲子、芡实、山药各50克、白扁豆30克、小麦粉适量。把上述食材研磨粉,加入水和成面团,喜欢吃甜可以加点蜂蜜,之后团成一块块小糕,上锅蒸熟,一般蒸40分钟即可。
孩子每天吃1块,饭前吃。大人每天2~3块,饭前饭后都。若是觉得准备的食材太多难以备齐,可以看商城这款现成的古方八珍糕,在选材上稍作了改动,口感吃起来更香糯,还额外添加了化积的好物,鸡内金。
但凡脾胃中有瘀堵,鸡内金都可以疏通,清理掉,为后续食材发挥性味清理障碍。砂仁化湿,有辛香温散的特点,入脾胃经,善芳化中焦之湿浊、温理脾胃之滞气。
麦芽甘平,行气健脾,尤其化淀粉性食物;茯苓健脾祛湿,让脾气得以上升,薏仁健脾利水,让湿浊得以下行,与茯苓搭配,一升一降。
莲子清心醒脾,让脾胃焕发生机;山药在健脾时亦有养肺之效;山楂味酸,增进食欲,这三味,既补脾又收涩,还能让我们的食欲大开。
这款古方八珍糕脆片,有补有通,有升有降,平和不偏,用山药去补,用茯苓去疏通;用莲子去补,用山楂疏通;用麦芽去补,用鸡内金疏通。薏米微寒,有砂仁的温和之性去化解,使整体达到平衡,补而不腻,补中有疏。
它既保留了八珍糕健脾养胃的营养特性,又增添了酥脆的口感,不像我们平时提起来养生食物那般寡淡无味。
这款脆饼在传统八珍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更适合现代人的脾胃需求,想要知道有没有用,关键看食材的搭配,这款脆饼的配料很简单,食材也较为丰富,有莲子、薏米、山楂、鸡内金、麦芽、茯苓、山药、砂仁、芝麻、白扁豆、人参、鸡蛋、食盐、水、小麦粉,而且没有添加蔗糖,用的是麦芽糖醇液,因此即使是不能吃甜不能吃糖者都能放心食用。
美丰道古方八珍糕健康脾胃无蔗糖成人儿童饼干芡实糕传统糕点精选月销量¥49.9¥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要知道食材也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你用心对待它们,珍惜它们,反过来也能得到食材回馈给我们的营养和健康。每天来2块,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当代的“懒人”,也不用费心思想着怎么搭配才能养脾胃,直接吃就行了。
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的,有股淡淡的焦香味儿,不同于传统养胃糕点寡淡无味的口感,这款适口性非常不错,轻薄酥脆。独立小包装,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养养脾胃。但因含有人参,故而14岁以下的小朋友不宜食用哦。
以下是八珍糕的适用人群:
1、八珍糕调养脾胃的经典名方,许多专家推崇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和四宝粥等,都是由八珍糕延伸而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2、山药、薏米、芡实在《神农本草经》中都被尊为上品,经常食用有益智安神、延缓老迈的保健作用。
3、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所以很适合用八珍糕调补。
4、都非常适用。多吃八珍糕可以培补体内血气,而只要人体的血气充足,那么才会有抵御外邪的坚实基础。
小雪时节,记得给身体补一补,这三方面的补益,可别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