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有效缓解关节冷痛案一例    

◎作者:张丽霞倪颖张盼

                      

小贴士: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下面分享一则以温针灸法有效治疗膝关节冷痛的案例——

患者女,41岁,自诉常年右腿自膝关节以下冷痛,若遇风或天气变冷则关节冷痛加剧,严重时犹如皮肤暴露在外。

中医辨证为风寒之邪侵入下肢的经络、肌肉、关节,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下肢局部疼痛或麻木等症状。诊断为痹症。

施治:给予温针治疗以达到散寒除湿、温通经络、通阳止痛的作用。

治疗: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主穴:鹤顶、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效果:温针5次后,自述疗效显著,冷痛感逐渐消失,双脚也已有温热感,睡眠好转,偶有小风也无惧。

温针灸治疗膝盖冷痛

除此之外,温针灸对治疗腱鞘炎、类风湿关节痛、肌肉萎缩、足跟痛等病症均有较好疗效。

(真气堂雁滩门诊灸疗室供稿)

      医师推荐

张丽霞:真气堂雁滩门诊灸疗科主管医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高级按摩师,高级灸疗师,毕业于甘肃中医学校,学习并从事中医临床治疗十余年,年起跟随谈昇院长及马延红老师系统学习中医六经辨证思想及传统灸疗的临床运用,善于运用多种灸疗方法治疗临床常见疾病,年治疗量多人次,对灸疗的运用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学术认知。

擅长领域:有着较深的中医基础理论及灸疗理论功底,能熟练运用罐灸、雀啄灸、麦粒灸、温针灸、艾塔灸、铺姜灸等治疗方法治疗宫寒痛经、周身关节冷痛、胃脘痛、恶寒怕风、产后体痛、鼻炎、风湿等各类虚寒性疾病。

      

科室介绍

    

真气堂灸疗科创立于年,是甘肃省成立最早的专业灸疗科室。科室开展多种传统灸法,包括直接灸(瘢痕灸、麦粒灸)、间接灸(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艾条灸(悬灸、雀啄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对于痹症、虚寒性胃肠病、急慢性腹泻、遗精、阳痿、鼻炎、中风脱证、虚脱、晕厥、胎位不正、慢性肠疡、神经性皮炎、湿疹、胃下垂、脱肛等均有较好疗效,长期治疗亦可用于调理易感恶寒等虚弱体质及防病保健。

科室在传统灸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婴幼儿体质及患病情况,率先开展儿科小灸,即针对患儿年龄、体质等调整灸疗范围及时间,对婴幼儿腹泻、积食、纳差等虚寒性脾胃疾病有很好疗效。

科室年均接诊患者余人,培训进修学习人员十余人,接待观摩人数上百人,已经发展成为甘肃省灸疗方法最全、就诊人数最多的专业灸疗诊治中心。

      

隔姜灸

gejiangjiu

悬灸

xuanjiu

    信息导航

我们已开通关键字回复功能,在本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治白癜风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