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你的膝盖还好吗”,那时正赶上有几位童鞋练拳遇到这样的问题,就顺手写了一篇,后来由于有点忙,一直没有接着写下文,一转眼从三伏天快到数九天了,又有几位童鞋,遇到此类问题,催促这写下文,于是乎就接着上回那篇续下文。

话说上回书说道,练拳膝盖疼大部分人的原因是由于膝盖长期受力造成的,要想膝盖不受力就要做到中正安舒,所谓的中正安舒简单讲就是身体重心全部落在脚跟上,尾闾骨坐在脚跟上,后脑勺再拎着尾闾骨,这样的话全身的重量就落在了脚跟了,膝盖就不受力了。

那么如何尾闾骨坐在脚跟上呢?后脑勺如何拎着尾闾骨呢?

就是从基本的要领练起,所谓的后脑勺拎着尾闾骨就是虚领顶劲,后枕骨虚虚领起来,头顶就像顶了一盏茶,茶不能掉下里,下巴想着夹一颗鸡蛋,鸡蛋不能掉下来,记得一定是虚虚领起,脖子要放松,不能用劲,否则就不虚了。然后就是松肩沉肘,肩膀往下松,肘关节往下沉,肩膀往下松和头上领形成一种对拔的状态,这样就把颈椎拉开,所以练太极可以治疗颈椎病。

再者就是含胸拔背,关键是含胸,能做到含胸就能拔背,含胸不能太过,有的人含的太过了,就成了驼背。我自己的经验是胸部两乳正中有一个穴位叫膻中穴,把膻中穴微微往里一收,两肩胛骨微微往里合即可,这样就可以了。再往下走就是松腰坐胯,要想做到松腰必须得坐胯,所谓的坐胯就是坐在盆骨上,就像整个脊柱插在盆骨里面一样,屁股不能超过脚后跟,尾闾骨正好坐在脚跟上,上面头领住,要想尾闾骨坐在脚后跟上必须先得敛臀,也就是把屁股往里收,然后往下坐,坐在脚后跟上,这就是坐胯,坐胯做好了,腰自然松开,所谓的松腰就是腰椎都拉直,拉开,而不是软塌。这就基本做到了上半身的中正安舒。

这个听起来比较简单,要想做到实属不易,初学的童鞋可以以静态练习为主,动态练习为辅,也就是多站桩,少盘拳,在站桩中体会比较容易一点,在拳架动态过程中考虑的更多很难做到。等到站桩到了一定的火候,形成动力定型之后,可以多在盘拳中体会!

这回咱们主要讲了上半身的要领,下回再讲下半身的要求,供拳友们参考!

更多好文请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
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