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腰椎间盘突出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病”,甚至取代了头痛脑热的地位。以至于大家打招呼的方式已经从“今天天气真好”变成了“我腰痛又犯了”。
首先是腰突的诱发因素:
1、增加腹压:临床上约有1/3的病例于发病前有明确的增加腹压的因素,诸如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甚至“虚恭”动作等,即可使腹压升高而破坏椎节与椎管之间的平衡状态。
2、腰姿不正:无论是睡眠时还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实际上,在此体位时,椎间隙内的压力也较高,易促使髓核向后方突出。
3、突然负重:一个训练有素者,多先做准备活动,或从小重量开始负重(如举重、挑担等)以防腰部扭伤或椎间盘突出,但如果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不仅有可能引起腰部扭伤,也易引起髓核突出。
4、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松弛易于使椎间盘膨出。对此,作者进行了有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此时,孕妇腰背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5、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6、受寒与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担裂。外在因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接下来教你一分钟自测你的腰椎好不好!
①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时还有麻木感,咳嗽时加重。
②在急性腰扭伤(即闪腰)后,出现走路一瘸一拐现象。
③在平躺睡觉的时候,腰背疼痛不能直,需要用手或枕头托住,或侧身睡觉。
④腰酸背疼,坐下休息疼痛不能缓解,侧躺着休息可以缓解。
⑤在下腰部脊柱左右边1横指的某个点,按下去有明显疼痛。
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被测试者平躺,伸膝,另一人抬高腿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腰、臀部疼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如果您有以上6个症状中任意一个,医院进行检查,通过CT可检查出腰椎退化程度。
腰椎一病伤全身,严重时甚至可能瘫痪,因此,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腰椎很重要,那么,怎样太能挽回腰椎间健康,消除坐骨痛呢?
注意:因每个人的病情、体质不同,方法也因人而异,一定要在专业的指导下使用,否则后果自负,祝大家早日康复!
败酱草泡酒
操作方法:取败酱草克,切碎,于白酒0.5公斤中浸泡7天后,每天服药酒2~3次,每次25毫升,
连服1周以上。脾胃虚弱者慎用。败酱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治疗关节红肿跳痛,对腰腿酸痛,活动不利有较好效果。
白矾加米醋
具体做法:取白矾克,米醋克。用砂锅文火煮化后外敷患处,温度适中,每日2次,每次25-30分钟。局部外敷时避免烫伤患处,15日为1疗程。白矾外敷液中白矾味酸寒,性专收涩。能消痰、燥湿、解毒医疮。醋味酸苦温、散瘀血、消痈肿、强筋骨、破血运、除坚积,两药合用能温中散寒通脉。
除此以外,腰突还有一些锻炼缓解疼痛的方法!
1、收腹训练
仰躺,膝关节弯曲,双足底平放于地面。收紧腹部肌肉,用力使下背部往下压,紧贴地面。维持该动作5秒钟左右,然后放松。每组10次,连续3组。
2、部分仰卧起坐
仰躺,双膝关节弯曲,双足底平放于地面。收紧腹部肌肉,使背部紧贴地面。下巴紧收,双手前伸,上半身慢慢抬起,直到肩部抬离地面。维持该动作3秒钟左右,过程中不要屏住呼吸,在肩部上抬时呼气,然后放松。每组10次,连续3组。可以通过双手抱头增加训练难度。
3、臀肌牵拉
仰躺,膝关节弯曲,平放于地面,使其中一只脚翘在另一只膝盖上,双手抱住(亦可不抱)下方一只腿,然后朝胸口方向牵拉该腿。维持该动作15-30秒钟,重复3次。更换另一只腿,重复同样的动作。
最后,腰突的预防其实是最重要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前先进行腰部的各种准备活动,使肌肉灵活起到保护作用。
2.抬东西时,采用正确姿势,即在下蹲姿势下,用腿的力量将重物抬起,以免造成腰部损伤。
3.经常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以减少腰肌损伤机会。
4.弯腰拿东西时,应该弯腰保持直立,然后蹲下去。捡东西时,上身直立蹲下。
5.腰部已有损伤的人,需注意保暖,以免遭受风、寒、湿的侵袭诱发损伤。
要遵循治病为主,方法为辅的原则,才是正道,再就是要坚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注意,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