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无影灯、不断跳跃的计时数字、闪烁的心电图监控、一声声简洁有力的口令……医院手术室里一台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场景。
为了适应人造膝关节,骨关节科手术团队应用3D打印和数字化骨科技术,为膝关节置换手术提供了术前规划和术中辅助假体植入的精准化定制服务,助力攻克骨科难题。
膝盖剧痛腿发软,关节病变困住老人
本次手术主刀医医院集团首席专家、医院副院长、骨关节科主任。手术前,他向小编讲解了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基本原理。“健康的膝关节汇合处表面是光滑柔韧的软骨,可避免骨头之间的直接接触,使膝关节在活动时没有阻力和摩擦,也就不会产生疼痛或者不适感。”
而随着年纪的增加,膝关节会产生一些退行性病变,例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软骨磨损、关节变形等,这些病变都会引起关节疼痛,行走不便。
这次手术患者陆奶奶已有80岁高龄,最近两个月感觉膝关节使不上力,疼痛发软,严重时连走路都困难。此前经过系列保守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属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
患者术前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磨损损坏严重。
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医生要在患者大腿骨(股骨)的“下端”和小腿骨(胫骨)的“上端”分别安装特制的人工股骨髁和胫骨平台,然后安装胫骨垫片,以骨水泥进行固定后,再植入膝关节假体,以此模拟人工膝关节的构造功能。
3D打印技术让手术更精密
“这台手术的难度在于患者身高不足cm,体型瘦小,常规小号假体也未必匹配。”手术第一助手、骨关节科主任助理熊建尉介绍,传统的关节置换手术,如果没有合适的假体,不仅成功率不高,而且会因对骨骼进行“削削减减”以适应假体而带来更大的困难与风险。
通过进一步的诊断分析,手术团队决定在术前引入3D打印技术。通过利用CT扫描收集骨骼数据,再打印出1:1的膝关节模型,逐一对比找到合适的、可用于植入的膝关节假体。
此外,这项技术还能让医生在术前对病变部位进行全方位的直观地观察,制定适宜的手术方案,对截骨范围方向、截骨量及旋转方向进行精密控制,也将术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风险降到最低。
与传统手术操作相比,3D打印技术不仅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更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
通过3D技术让受伤的“关节”真实、全面、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术前规划:通过3D模型对病变部位进行全方位的直观地观察,制定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
进行手术预演
手术预演显示,选取的人工关节假体与患者的膝关节适配,王仁副院长带领的手术团队正式施行膝关节置换手术。责任医师苏嘉主任向家属展示手术预演的效果,并征得手术同意。直击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一刀准”
手术开始后,王仁副院长在手术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开始安装人工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假体要在保证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功能性和患者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患者的骨丢失。”熊建尉主任说,要保证这些不仅仅需要假体“型号合适、安装到位”,对于假体安装的角度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主刀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到“一刀准”。
在手术台上,王仁副院长精准截骨,把提前准备好的适配关节假体完美植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用时不到1小时,手术时间短意味着手术创伤少,也更利于术后的快速康复护理。
在主刀医生王仁的带领下,3名手术助理医生配合默契。
主刀医生王仁正在对患者的骨头进行“修整”以安装人工膝关节。
术后关节假体完美植入如果你也被关节疼痛折磨已久如果你正苦于骨关节炎晚期想要摆脱疼痛重回无医院骨关节科让你重塑“膝”望专家简介
王仁主任医师
医院集团首席专家/医院副院长/骨关节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兼)
年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特招入伍,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在复杂骨与关节创伤、骨不连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伤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炎的保髖、保膝及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方面也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