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日前,有小型研究显示,对于患有膝关节炎的人群来说,练太极能够起到与传统物理疗法一样的治疗作用。
膝关节炎是老年人疼痛和残疾的首要原因,骨末端的弹性组织损耗会引发膝关节炎。膝关节炎无法治愈,医生经常会给病患开出物理治疗或抗炎疗法的处方,以缓解疼痛,增强关节的活动性。为了弄清太极这种将深呼吸和缓慢流畅的身体动作相结合的中式冥想是否是一种可替代物理疗法的治疗方式,研究人员随意挑选了名患有膝关节炎的病患,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采取不同方式来治疗他们的关节炎。
报道称,在三个月以及一年后,两组病患的疼痛都得到了些许减轻。但报告显示,与做物理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太极组的病患在幸福感和精神健康状态上更胜一筹。
主要研究作者、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互补与综合医学部主任王晨晨(音)说,研究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病人之所以选择通过练习太极来解决肌肉骨骼方面以及精神健康方面的病痛,是有其道理的。“太极是一种多元化的中式传统身心锻炼方式,它将身、心、情、灵、动这五大元素相结合,能够从根本上促进身体健康,”王说。
在研究过程中,王和同事指定其中的一半病患每周参加两次一个小时的太极课程,共为期12周。其他病患则接受为期6周,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的物理治疗,并在结束疗程之后继续在家进行自主锻炼,每周至少四次,一共持续6周。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0岁,基本上都有超重或肥胖问题,饱受膝关节疼痛的时间长达八年之久。
《内科学纪事》月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称,虽然两个组的出勤率均不甚理想,不过太极一组有79%的病患,物理疗法一组有78%的病患完成了至少一半的设定课程和治疗。
作者称,由于病患清楚自己所接受的是何种治疗,因此他们对太极或物理治疗的潜在益处抱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可能也会对他们所报告的病症改善产生影响。此外,这项研究仅在单一学术医疗机构内进行,因此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情景也不好说。
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互补与综合医学研究中心的罗米·劳赫表示,即便如此,研究结果显示,太极可在为病患提供缓解的同时免去人们接受物理疗法的花费以及医药所带来的副作用。
“找到既有效又安全的干预手段是首要任务,”劳赫在电子邮件中写道。据悉,他并未参与此次研究。
“对于病患来说,包括太极在内的任何锻炼或许均有益处,可改善功能性残疾,同时还能影响人们处理问题的技巧,”劳赫说。
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理疗康复研究员让—米歇尔·布里斯米说,太极标志性的控制性动作或许对关节有益,因为它们可使关节中的液体在软骨中流动,改善关节弹性。“无论是太极还是物理疗法,都应提倡将治疗方式变成日常家居习惯,”布里斯米说。(编译/文怡)
推荐阅读:
太极练习误区——膝盖篇
练习太极拳由于方法不当导致膝盖伤病的主要原因
初学者
练太极拳姿势与膝盖关节损伤的分析
一个星期就可以让你的膝盖年轻10岁的动作
“艾灸养生,祛湿补阳”五步彻底去除全身湿气,拒绝做“湿”人!
中医
艾灸什么穴位好什么体制适合艾灸
艾灸:补肾最快最好方法不信你试试
养生就是固阳,治病就是治寒,艾灸占全了!农历五月祛湿好机会
艾灸神阙万病自灭。临床常规救命法、治病法、保健法”!
艾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体质不同,施灸有别——特禀体质艾灸法
冬季洗澡不能先洗头?(吓尿!原来我一直冒着生命危险在洗头啊?)
这6种情况下洗澡会要你命
这样洗澡会导致湿毒入体!
女性在5种情况下洗澡,易产生危险!
女孩天天洗澡四肢长出鱼鳞洗澡不要太勤
太极拳与书法艺术!写字如何发“力”
大悲法师:坐禅心法(十二法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去练太极拳?
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注解
放松不用力是练好太极拳的不二法门
练习太极拳如何做到“棉里裹铁”
九点要求做好太极拳的放松
太极拳松柔论
练习太术拳初学者不应该把“松”放在第一位
太极拳的松沉劲怎样才能练出来
拳术秘要:“阴松阳紧“
太极拳外入门,就是骨架摆对,身体放松,用腰胯档整劲。
练习太极拳“松”从“紧”中得“轻”从“沉”中来
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下肢
悟
太极拳的真言实话二十三句,让你领悟真实的太极拳!
练
练习太极拳怎样才能做到放松
练架子须逢转必沉
解密《柔克斋太极传心录》练架子须逢转必沉
杨氏老六路内功太极拳讲座:分劲、投针劲、化劲
学|太极名家的关于腰胯练法的要求
李和生杨氏内功太极拳讲座:发劲
李和生杨氏内功太极拳讲座:推手中必练的问劲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内功推手讲座——错劲化劲
李和生:太极腰的锻炼
李和生谈太极拳三步练法
杨式太极拳的腰、胯、肩
讲
庞明老师公开的松尾闾四步功诀
关于太极拳的核心功夫“腰胯”练习方法和心得分享!!
心得体会
太极拳抓住松腰,虚灵顶劲、含胸拔背自然做到!
太极拳腰胯之正确练习方法
太极拳入门真秘之三关于身弓
太极拳解密之松腰松胯
心得体会
练出颤劲后,慢慢就会有骨肉分离感
传拳不传腰,传腰师不高
太极拳腰胯练习方法
练
太极拳的“腰”指的是“人体中部肋下胯上的部位”
学
太极拳“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