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运动的解剖学特点
毽球运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在我国普及性很强,毽球运动的基本动作有直踢、磕踢、盘踢、交替,这些基本动作都是围绕膝、髋、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进行练习,有利于提高这些肌肉,韧带的功能。
从解剖学角度看,直踢有利于提高股四头肌的力量和髌韧带功能,也有利于髂腰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功能,左、右盘踢有利于提高膝关节左右两侧的腓侧副韧带和胫侧副韧带的功能,也有利于提高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等肌肉的力量,左右盘踢还有利于提高踝关节内侧的三角韧带、外侧的跟腓韧带、距腓前韧带等的功能。磕踢有利于提高股四头肌的伸展性和髂腰肌的功能。
02毽球运动的运动学特点
毽球重量轻,毽球运动基本可称为无负荷运动,毽球运动中,运动腿只有髋、膝、踝关节的屈伸动作,没有其它外在的负荷,支撑腿一般处于直立位,或者微屈位,没有半蹲后的屈伸动作,因此支撑腿膝关节的负荷也小,由于膝关节负荷小,患者踢毽球时膝关节没有打软或疼痛症状,能顺利完成毽球运动动作,这也是毽球运动和其它运动项目相比很重要的一个优点。比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在运动时都包含有大量的深蹲动作,使膝关节的负荷加大,不适合膝关节疼痛患者运动。
毽球运动娱乐性高,踢毽时,有运动、有休息。一次运动时间可以保持在0.5h和1.5h之间,有利于保证膝关节运动的时间,毽球运动技术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膝关节病患者在运动的初始阶段,由于水平低,踢不到球,故运动密度,强度小,不会使膝关节出现过度疲劳症状,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膝关节肌肉、韧带功能水平逐渐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运动强度会逐渐加大,这样也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逐步提高,毽球运动时间长就克服了膝关节疼痛患者运动时间短的缺点,毽球运动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的特点就能够避免膝关节疼痛患者犯急功冒进的错误。
毽球运动身体活动范围广,直踢动作就可以训练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前后相关屈伸功能的肌肉和韧带,左右盘踢有利于提高髋、膝、踝关节内外侧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功能,因此毽球运动能克服运动治疗中身体活动范围小,仅限于膝关节活动的问题。
毽球虽然轻,运动负荷小,但是随着运动技术的提高,毽球运动的强度和运动量也会逐渐加大,在进行比赛时,一定要有分寸,要多踢一些和平球,多进行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和短距离的传接练习,一定要注意不要进行连续的发球训练,大脚踢球,以及连续多天的长时间运动,这样将有可能使膝关节出现疲劳以及产生新的损伤。
03毽球运动的社会学特点
毽球运动灵活性强,趣味性高,可以1个人踢,可以2、3个人踢,也可以2对2、3对3、4对4进行比赛,毽球在中国有很好的传统,所以只要在居住小区运动,很快就能吸引周围的人参加,马上形成一个踢毽球的团队,同时也会形成一个每天固定的踢球时间,使毽球运动能够长期坚持,避免了膝关节疼痛治疗中不能长期坚持的问题。
04小结
毽球运动不但具有负荷小,娱乐性高,易坚持,锻炼腿部肌肉、韧带范围广的优点,而且还有技术动作相对固定,蹲起动作少,膝关节不易受伤等特点,完全符合膝关节疼痛患者运动治疗原则,且能够避免膝关节疼痛患者运动治疗中常出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认为长期毽球训练对膝关节疼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毽球在线中国毽球协会官方指定媒体,报道国内外最新毽球赛事,深入解读毽球人物,发布专业毽球知识,打造毽友交流互动平台,宣传毽球文化,致力于毽球这项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
办公-
图文传真:-
建议邮箱:
wo.cn投稿邮箱:
qq.中国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防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