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218/i9utdps.html

前段时间在ufc比赛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选手崴脚骨折的惨案——康德曼在攻击对方的过程中自己的脚踝当场骨折,并最终受伤倒地直接退赛: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他们如此健壮的身体还会出现崴脚导致直接骨折的情况呢?对我们来说,在生活中是否会发生同样的惨案?发生之后又该如何处理?今天我们就来打破专业运动员与普通人之间的壁垒,聊一聊关于踝关节的那些事儿~

1踝关节结构

想要解决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来认识一下人体中这个总是“伪坚强”的踝关节——它主要由胫骨、腓骨两根小腿骨的远端,和足部的距骨构成。支撑着我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行走、站立和跑步等多种动作。

但是要注意了,作为人体关节中一员的踝关节,拥有“灵活”这个特性的同时他也具备了“不稳定”的致命缺点。这也就是接下来我们要向大家解释的重点,即为什么人会这么容易崴脚:

2为什么人容易崴脚?

踝关节中的距骨滑车有着比较特殊的一种骨性结构——即前宽后窄。当我们在足屈(绷脚尖时),较窄的滑车后部就会进入关节窝。这时踝关节就会变得非常不稳定,所以在当我们下楼梯、下坡、或者脚尖点地时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崴脚的情况。

这种特性也会导致我们在运动的过程中经常突然“翻车”。第一次可能没什么,但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于突然引起骨折的时候,你还会觉得是自己不小心吗?

答案是NO!

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你在第一次崴脚受伤时就处理不当,导致关节处的肌肉和韧带新伤叠旧伤,再突然接受一个强大的外力,当它们一起“破防”时,你的再一次崴脚和骨折也就随之而来了。

3崴脚后我该怎么做?

说到这里大家都清楚损伤的原因了,所以到崴脚这一步时,医院进行专业治疗之前,我们所能做的最及时、最关键的缓解方法有哪些呢?其实不难,以下这几点只要你学会了不仅能自用还能帮助他人:

崴脚程度:韧带小部分撕裂、活动受限。

处理方法:

1.冷敷:出现损伤1-2天内一天3次,每次15分钟

2.做踝关节固定保护,平躺时稍抬高患肢,高于自己的心脏。

3.疼痛缓解后开始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力量、本体感觉训练。

关于上面的一些方法,我们在之前的文章给大家分享过更详细的一篇《崴脚之后怎么办?》,里面还会有几个比较专业的提示踝关节稳定的锻炼方法,适合大家在平时自己练习。

4踝关节骨折后该怎么康复?

最后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不幸骨折之后的专业康复思路:手术之后你的脚踝会在足踝功能位下固定很长一段时间(2-8周),但是这个时候要做的不是一味静养,而是需要及时进行康复,已达到防止踝关节发生僵硬,步态偏颇,行走不良的目的。

如果踝扭伤造成了踝部骨折,在骨折术后的康复中也是需要进行分期治疗而不是一蹴而就,最后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康复计划会有所不同,小动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专业的康复流程,有需要的大家可以自己保存学习。

固定与保护伤口愈合,控制疼痛及水肿,减少瘢痕形成。

02

严格伤口管理,防止感染发生。

03

避免被动牵伸、热敷、长时间下垂。

04

改善邻近关节肌力和活动度,逐渐开始主动足趾屈伸练习:勾足趾,再打开足趾,向下缩足趾,还原。10-15次/组,2-3组/天。

减轻肿胀疼痛、避免患肢萎缩、保证邻近关节活动和力量良好。

02

01

避免踝关节的负重主动运动。

02

防止踝关节僵硬(提高被动关节活动度):由康复师/家人辅助完成背屈、跖屈、内翻、外翻的被动翻转。10-15次/组,2-3组/天。

03

踝关节等长肌力训练:由康复师辅助完成在背屈、跖屈、内翻、外翻的四向等长力量训练,过程中膝关节保持不动,10秒/次,10-15次/天。

确保关节未僵硬、全范围的被动活动度、足够肌力、可下地步行。

足内在肌恢复:站立,患侧足底放置一块毛巾,张开足趾,抓住毛巾回缩,然后松开,重复动作,8-12次/组,1-3组/天。

02

本体感觉训练:在平衡垫上保持平衡,适应后可逐渐增加不平衡因素,如轻微外力等。10分钟/次,2次/天。

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恢复一定的主动活动度。改善本体感觉,逐渐恢复正常步态。

跑步训练:尝试跑步,慢跑,10-15分钟/次。

02

折返跑:6-10米距离,在起点与终点间来回往返跑步,5-10来回/次,3组/天。

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恢复步态,恢复正常肌力、恢复正常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无障碍完成日常活动。

最后小动想说的是崴脚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容易被我们所被忽视,但真的要再一次提醒大家:

崴脚之后的情况一定要加以重视

可能导致慢性踝不稳,并且对日常生活运动有极大影响,踝扭伤后需要及时、正确的诊断及病理分度,在正确处理前提下,急性期合理运用police原则,根据扭伤情况及进展进行康复治疗。最后希望大家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