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olateralConer,PLC)或称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Complex,PLC)是维持膝关节后外侧稳定的重要结构,它是由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复合体、腘腓韧带、弓状韧带和后外侧关节囊组成的复合体,大体可分为三层结构:医院关节外科肖士鹏
第一层主要有股二头肌腱和髂胫束,
第二层主要有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和腘腓韧带,
第三层为关节囊、腓肠肌外侧头。
通常将股二头肌腱、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复合体、腘腓韧带看作是膝关节后外侧的主要结构,对膝关节后外侧发挥稳定、保护的作用,其中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复合体和腘腓韧带结构最重要,这三个结构在膝关节后外侧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有限制膝关节内翻和胫骨相对于股骨后移外旋的作用。
其中各部分解剖走行(见下图)及功能如下:
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侧髁外侧粗隆,止于腓骨头外侧方、腓骨茎突前远侧头;主要限制膝关节内翻,同时也限制胫骨外旋和后移。
腘肌起于胫骨近端后内侧,逐渐延伸并于外侧形成肌腱,止于股骨外髁外侧副韧带附着点前下方,它是膝关节外侧结构中重要的动力性结构;腘肌腱主要限制胫骨外旋,对限制胫骨后移和膝关节内翻也有辅助作用。
腘腓韧带起于腘肌与腱连接处附近,向远端和外侧走行,附着于腓骨茎突内侧面;在防止胫骨后移和膝关节内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限制胫骨外旋也有辅助作用。
膝关节PLC损伤占所有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的2%。膝关节PLC损伤后,表现为明显的膝内翻不稳和胫骨上端后外侧旋转移位的显著增加,主要症状为膝后外侧疼痛,过伸不稳定,行走时膝关节内甩等。忽视PLC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慢性膝关节后外侧不稳,严重者导致交叉韧带重建失败,最终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因此熟悉PLC的解剖特点非常重要,有助于对PLC的损伤作出正确诊断、避免漏诊,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膝关节损伤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