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普通人开始参加这项运动,明星们也开始纷纷加入。除了前面提到的Selina,还有参加了首届武汉马拉松的范冰冰!4月10日当天,陈赫、韩栋、李思澄等近百名演员参加了横店马拉松。同天,贾静雯也晒出跑完10千米马拉松的照片。
马拉松引领跑步时尚,然而多跑真的健康吗?据芝加哥马拉松官方训练计划制定者霍尔·希格登曾对多名田径运动员所患伤病进行过调查,32%的跑者肌肉拉伤,30%的跑着膝盖受伤,还有很多其它伤痛。很多跑步爱好者称自己的膝盖疼痛为跑步膝。医学上说,跑步膝可分为髂胫束综合症和髌股综合症。
髂胫束综合症膝关节外侧疼痛通常出现在长跑运动员和长距离骑自行车的人身上。其中最常见的损伤是髂胫束摩擦综合症。主要是由於髂胫束和股骨外髁过度摩擦引起的过度使用损伤。引起的原因主要是结构性异常,不正确/不合适的训练技巧,过度训练,不合适/陈旧的鞋和髂胫束柔韧性不够以及髋外展肌群的无力。因此,合适的伸展,髋外展肌肉和髂胫束的拉伸,合适的训练设计,合适的鞋和训练设备的选择可以説明处理和预防髂胫束摩擦综合症。髌股综合症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也称跑步膝(RunnersKnee)(膝关节正面的疼痛)这是一种典型的很模糊的疼痛,痛点一般位于膝盖下部,很难说到底是哪里痛,在上下楼的时候疼痛会加重,做下蹲动作或者登山远足时也会加重,而且更奇怪的是下山会比上山(下楼会比上楼)更疼,因为下山的时候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引起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训练不当,髌骨(膝盖正面的骨头)是块小骨头,当你屈伸膝盖时,髌骨的移动要跟身体移动的方向相协调,如果出现了不协调,就可能产生非正常的压力。怎么跑步才能不伤膝盖?
1.控制跑量:关于跑量的递增量有不同说法,比如每周不超过10%,或是5%。但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极大,而且跑量基数也不同,单纯用百分比来控制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结果,并不非常合理。因此每次跑步时的感受非常重要。这种感觉就是肌肉和身体的疲倦程度。在跑过一段时间后,都能够比原来更精确的感觉疲倦。每天的温度,身体情况,饮食情况等多种因素都会让身体出现的疲倦点不同。腿部肌肉疲倦,除了速度减慢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步伐和落地时的控制变差。肌肉越疲倦,半月板承受的冲击力越大,当超出了其的缓冲范围就会伤害到股骨头。而半月板和股骨头的很多损伤是不可修复的。
2.减少速度训练:同等跑量的情况下,更高的速度意味着更大的冲击力,对膝盖伤害的可能更大。同时更高的速度,跑姿就会变形,为了拉大步伐,提高速度。不自觉的腿部在落地时没有任何弯曲,丧失了通过关节弯曲时的肌肉缓冲能力,而将冲击力直接传给了膝盖。3.调整跑步姿势:跑步姿态对膝盖的冲击在NHK的纪录片《马拉松军团》中已经有详尽的描述。合理的控制跑姿能够让帕特里克马考(马拉松世界记录保持者)比日本的顶级马拉松选手减少25%以上的膝盖冲击力。虽然普通人无法做到马考那种惊人协调的跑姿。但是普通跑者几个对膝盖损伤最大的姿势如下:首先是脚落地的位置在膝盖的前边,造成膝关节伸直,甚至锁死(在每次站起的时候,能发现膝关节在最后的阶段仿佛卡起来了,这是个自然机制,为了增加站立的稳定性)。此时有相当向前的力量都通过地面反馈,冲击到膝关节。所以,在落地的时候控制脚踝的位置尽可能在膝盖的正下方,或是略偏后一点。膝盖处的弯曲将起到极好的缓冲作用。
其次是脚部落地点尽可能控制在前脚掌,尤其是重心最好落在正对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前脚掌位置。这个重力位置为腿部合理排列的受力点。受力点无论是更靠脚的外侧,内侧还是后部都会造成对膝盖侧向的冲击力,导致受伤。还有就是控制身体的稳定,不要左右摇晃。因为左右摇晃会让重心位置在侧向不断改变,给膝盖侧向冲击力。而膝盖正面承受体重的能力最强。因此在跑步过程中不要过度摆臂,过度向前跨步,因为这些都会造成身体不稳定性的增加。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白癜风早期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