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们放暑假了,却收到不少关于“幼小衔接”的留言:
可以讲讲幼小衔接吗?身边所有的人都说上小学前要上个幼小衔接,否则上小学就是鸡飞狗跳。
幼小衔接一直是幼儿园家长关心的问题,特别是今年,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叫停各类提前学机构、各类专家评论幼小衔接班没意义,一方面又是爸爸妈妈们无处安放的焦虑和纠结。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做?又应该怎么准备呢?什么样的孩子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
带着大家的问题,我梳理了中西方各国教育部关于幼小衔接的建议文件、以及小学老师们对于“好学生”的看法,结果发现:
幼小衔接需要做!其它国家往往是幼儿园承担了幼小衔接的工作,家长不需要过多操心;而在中国,则需要爸爸妈妈自己来。
但是,幼小衔接不是“提前学”,也不包含“提前学”。各国针对幼小衔接的权威建议里,“提前学”并不属于幼小衔接的推荐内容,它并不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并且,在老师的心中,孩子的分数并不是第一位的,品行和态度才是。来看老师们的心声??
其实,比起“提前学”,做好下面这36项准备才是孩子不掉队的关键。为方便阅读,我将它们分为了三类来论述:
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环境
掌握小学生的必备技能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文章较长,《幼小衔接准备清单》总结在了文末,大家可以按需下载、打印、打勾。
01
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环境
////
?连续几天晚睡,今早孩子又爬不起床了,好不容易拖起来,那个磨蹭啊,眼看上学要迟到了,她还在跟她爸带着哭腔磨叽。
?穿衣磨蹭、吃早餐磨蹭、去卫生间磨蹭,总之没有做哪件事是快的,总是不着急的样子。时间观念不强,但是又找不到什么很好的办法让他快点。
很多小朋友的暑假过得本就是“慢生活”,等到开学,一下子切换要切换到小学的准点模式,不习惯的不止是小朋友,更是全家人。
幼儿园送孩子无所谓迟到,规定时间段到校就好,孩子如果有啥小状况,请假一会儿也没什么;更何况,孩子到校后的第一件事一般是吃早餐??。
△幼儿园的作息能有多安逸
可进入小学,基本不存在无故请假的情况,而迟到不仅会被老师批评,还会耽误晨读和学习的时间。
因此,比起开学后再来适应新的生物钟,不如在这个暑假提前进入“小学时间”,帮助小朋友和大人提前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具体包括:
#1.1调整入睡和起床时间
调整作息前,需要提前了解小学的作息时间表,计算出最适合孩子的起床和睡觉时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几点到校、起床洗漱吃早餐多久、出门坐车多久、午休、晚上睡几小时等。
记得把孩子磨蹭的时间也计算进去,只有这样留出的时间才是够的。
△例:由上课时间倒推出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
爱尔兰教育部建议最晚在开学前2周和孩子实践新作息。同时,还可以用孩子能懂的方式,画一份入睡步骤和起床步骤图,和孩子每天打卡:
△信息来源:GovernmentofIreland
在适应学校时间的同时,小朋友的屏幕时间也可以开始逐步减少。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建议,幼小衔接孩子的屏幕时间以每天不超过1小时,单次不超过15分钟为宜。可以用运动(每天至少1小时)、益智类玩具、游戏、看书替代玩手机。
孩子如果完成得很好,记得及时表扬哦!提前演习了小学的生活节奏,开学后会减少很多的压力和混乱。
#1.2按时吃早餐
有网友说,每次孩子爹一出差,自己带娃就会出现上学迟到、没有早餐吃、忘记带书包等情况……所以,做一个靠谱的家长也是需要练习的,要不然,苦的是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时,家长不用操心孩子早餐的问题;可进入小学,每天准备快手美味又营养的早餐成为了家长的必修课。吃早餐这件事听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容易犯三大错误:
面包+牛奶+鸡蛋≠营养早餐
曾经有一个调研分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三万多名小学生的早餐现状,结果发现,三大城市的小学生的早餐都主要由谷物、奶制品和鸡蛋组成,早餐有吃蔬菜、水果和肉类的小学生比例不超过20%。而且,有超过一半的家长会认为,早餐不需要食用蔬菜和水果,“白粥+油条或者牛奶+面包"就是营养。
但其实,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应当包括4种以上的食物,不仅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还需要包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早餐可以吃水果,早餐可以吃水果,早餐可以吃水果!
早餐种类少,结构不合理,不但会影响营养素摄入的均衡,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健康和发育,可能造成记忆力降低、肥胖、便秘、肠胃疾病等问题。
吃得快并不好
“绝大多数小学生会在20分钟内吃完早餐,其中,广州有超过一半的小学生只用10分钟就吃完了早餐,北京和上海有40%的小学生只用10分钟就吃完了早餐。”
看起来,孩子们吃早餐的速度都很快,可以高效出门。可是,孩子吃饭慢一点、细嚼慢咽,对营养的吸收会更有帮助。
早餐真的急不得。
坚持为孩子准备早餐
让孩子按时吃早餐这件事,实际上是对家长自律的考验——再困也要起床、压力再大也要精神抖擞、工作再累也要管好孩子的生活学习与教养……
现实却是,北上广每五个小学生里,就有一个没有坚持每天吃早餐,因为家长并没有每天准备。
是睡懒觉,还是让孩子拥有更规律的生物钟、更均衡的营养,选择权在家长自己。如果希望孩子帮孩子适应得更好,按时吃早餐也需要提前2周开始练习。
扩展阅读:
超全指南
白粥确实不好,强烈推荐大家把粥换成……
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
31天不重样的宝宝早餐搭配大法(适用于1岁半以上宝宝)
别人的老公系列之——3年,坚持为爱人做份早餐不重样
#1.3熟悉小学的环境
熟悉小学环境的本质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关于学校的信息。
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学校的故事、照片和视频资料,让孩子从书面上对于学校有个认识。甚至可以给孩子自制一本属于ta的学校图册,睡前讲给孩子听:
我们可以陪孩子多去小学周围走走,去的时候采用和上学时一样的交通方式,从而帮助孩子熟悉上学的路和小学周围的环境,减少孩子对于学校的陌生感和紧张感。
我们可以和孩子交流未来的小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小学的名字是什么?班上有多少个同学?有哪些课程?……可以让孩子问问题,了解他对于上小学的想法、感受和担心。
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学校不好,因为孩子会很容易被传染焦虑。更好的做法是与孩子分享爸爸妈妈读小学时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告诉孩子学校里有哪些活动是他感兴趣的。
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孩子提前去学校里走走、认识未来的同学和老师交流,都能够帮助他更快适应。妞妞在读小学前,幼儿园做了很多事来帮助孩子们了解小学——让小学部老师带着去参观小学、和小学生一起吃午饭、和小学的姐姐“结对子”一起玩……
给孩子读关于上学的绘本也很有用!这些书推荐给大家:
《我上小学了》
《我不怕上学啦》
《骑着恐龙去上学》
《小孩为什么要上学》
扩展阅读:
澳洲私立幼儿园的“幼升小”是什么样子的?
#1.4整理孩子书桌和文具
孩子上小学后,一定会需要回家完成一定的作业,以往在家写写画画做手工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可能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因此,我们我们也可以趁着暑假,把孩子上小学后的书桌整理出来。一个理想的书桌最好安置在采光好、无干扰、通风好的地方:
另外,保持房间干净整洁不杂乱,墙面不花哨,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好好学习。
孩子不一定要有书房,主要是得配一套高度适宜的桌椅,安排一个可以专心写作业的地方;也不一定需要花费成千上万购置学习桌,因为他们在学校里也是用普通的桌椅。选择合适尺寸的座椅,让孩子掌握好正确的坐姿才是关键:
尽量确保孩子坐在桌前时,双脚是平放在地板上。如果桌椅太高,可以在孩子脚下垫一个盒子。
△注意双脚平放地面,如果脚够不到地,
可以在下面垫一个盒子或者小凳子。
然后可以准备好孩子的校服、文具等,并做好标记,确保孩子的名字清楚的在上面,孩子能够辨认出来。
△一台可自定义文字的标签打印机就可以解决问题
淘宝上也有一些名字贴定制服务。
扩展阅读:
辅助这代小孩写作业的东西,有点太多了吧
02
掌握小学生的必备技能
////
?上课坐着就能睡着,他妈妈还打电话过来说孩子周末回家五门功课作业都忘记带回家了……
?孩子们下课到处跑,上课要踏着铃声去上厕所,第一周上课时,依然有无数的孩子在上课的中途要去上厕所。
?忘带语文课本、作业没按规范写、没等老师下课就开始整理书桌……孩子因此已经被罚检讨和扣分了,今天被扣了8分。
想让孩子认真学习,比起训练他的专注力,更重要的是减少让他分心的可能性。
有太多的事情会让孩子分心了:不会规划时间,导致上课上厕所、擦桌子、休息;不会收拾书包,导致忘带课本、作业;不会照顾自己,导致出现各种“小状况”……
除此之外,孩子还有可能不适应全新的人际关系。离开“像妈妈一样”的幼儿园老师,转而面对严格要求、有较高学习期望的小学老师;离开熟悉的幼儿园,如何结交新朋友……这些都给孩子造成了压力。
因此,暑假让孩子学会这些小学生必备技能很重要??
#2.1提高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上小学不仅是对学习的挑战,也是对独立生活能力的挑战——老师的重心在于教授知识,而不是照顾好每一个孩子的需求。这种情况下,独立生活能力强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也会轻松很多。
我整合了中国、新加坡、香港教育部门的建议,拟出来了一年级孩子需要掌握的独立生活能力,来看看你家孩子已经掌握了哪些呢?
其中,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常常做出危险动作而不自知,如在楼梯上追跑、不好好坐凳子等。
△上课时的危险坐姿
扩展阅读:
避免叨叨叨,用这个方法让孩子开心地做家务
#2.2教孩子沟通和交朋友
新的学校,一大堆陌生的面孔肯定会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让孩子练习一句简单的问候,就可以率先破冰啦:“你好!我叫……,你叫什么名字呢?”话很简单,但是对于第一天熟悉新同学来说,已经够用。
我们可以在家里和孩子练习打招呼,并教孩子记住新朋友的名字;我们还可以让孩子提前准备好几个有趣的话题、故事去和新朋友交流。
朋友在学校当语文老师,她发现小朋友们在沟通上还会出现以下问题??:
有的孩子上课时喜欢插话、打断老师;
有的孩子和同学玩时不讲规则、输不起;
有的孩子不会分组协作;
还有的孩子见到老师直呼姓名、一年级就学会骂脏话……
因此,在家里教好孩子礼貌用语、在玩耍时学会分享、分工和轮流玩真的很重要。
最后,可以教孩子把话说清楚??
1.说清楚时间的先后顺序
在孩子描述事情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加上一些描述先后的词语,让孩子说话更有逻辑,如:
上午……,中午……,下午……
首先……,然后……,最后……
第一……,第二……,第三……
几点几分……
2.学会全面地描述事物在孩子描述事物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更全面的描述:1)它是什么?2)它给谁用?
3)为什么要用它?
4)它在哪里使用?
5)什么时候要用它?
6)怎么用它?
7)它的形状?8)它的重量?
……
扩展阅读:
解决幼儿期社交难题的所有绘本,都在这里了
“快去和大家一起玩?”如何让害羞的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到一起去
#2.3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是各个国家教育部列出来的幼小衔接重点,也是很多老师反映的痛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条理性的缺乏主要体现在拖延和粗心马虎。
△来源:《年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每一天,有很多孩子忘带作业回家、弄丢文具、忘带课本上学、书包乱七八糟……
每一天,有很多孩子下课只顾着玩,结果玩到了上课铃响,还没来得及去上厕所、上课的课本也没拿出来……
每一天,还有很多孩子记错作业、记漏作业……
要改善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和家长双方的配合。
练习“听记作业”的能力
从去年开始,全国多个地方禁止老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