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案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人们常说“有什么别有病”,这是因为疾病让人尝尽人间五味,历经悲欢离合,是人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因此,祝福别人健康,成为众多祝福语当中用的最多的一个。疾病给人们带来痛苦是有目共睹的,它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应该怎么样来预防疾病、拥有健康的体魄呢?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邪气留置的结果。这里的“正”是人体的正气,是用来抵御邪气的。如果人体正气充足,邪气入侵时正气可将其驱除出去,保护人体健康;如果人体正气不足,邪气入侵时正气无力抵挡,那么人就会产生疾病,比如我们常见的感冒,很多就是湿寒邪气入体导致的。所以,从中医的角度讲,预防疾病的关键就是提高人体正气。

养生

生活中,许多人认为下蹲姿势十分不雅,也正是如此,现代都市人练习下蹲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但是要提醒大家,多练下蹲有利于全身脏器的健康。多蹲可以活动关节、放松肌肉、提高身体平衡能力、改善体形,甚至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延缓衰老。每天进行蹲起练习,有助于完善血管生理功能,降低血压,能够使下肢微、小动脉血管扩张,减小心脏外周血流阻力,并且血管壁的弹性。

俗语说:“人老脚先衰,树枯根先竭。”所谓“养生先养脚”、“腿勤人长寿”,重视腿部、脚部的保健养生,可起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功效。人体最喜欢的姿势是什么?既不是躺,也不是坐,而是蹲!其实,当我们还是婴儿时,就在母体中保持着“蹲”这个姿势了,它让我们的身体在放松的同时,又能获得安全感。只要蹲的方式正确、幅度恰当,还能起到养生效果。

下蹲运动,蹲一蹲,利全身,“蹲”能减少脂肪堆积,对大腿、小腿、腰腹等肌群都有锻炼作用,能增强人体的灵活性和对称性,正确的蹲姿对健康有很多促进作用。

下蹲运动

从中医角度来讲,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气盛于足六经,但进入中老年以后,气逐步上冲,会形成上盛下虚的现象,这也是人老先老腿的原因,因此多进行下蹲锻炼有利。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重要起止部位。下蹲可增强腰、髋、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延缓关节的老化。关节如果活动少,会使骨骼变得脆弱。

经常使用和活动关节,是永保年轻的关键,常做下蹲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尤其是下肢的肌肉力量;两条腿的力量增强了,可有效预防跌倒,走路时会感到身体轻松,且生命充满活力。常做下蹲运动,可以扩张微、小动脉血管,减少心脏外周阻力,可以改善微、小动脉血管壁的弹性,有效地降低血压。

下蹲运动,姿势,动作

下蹲运动,通过刺激经络系统,可使脾经运化功能增强,促进血管壁粥样斑块的分解,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减少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促进脂代谢,进而改善血管的弹性。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下蹲运动主要靠两条腿的屈伸来支撑躯干以上身体的重量,当下蹲时,身体的重量向下挤压腿部肌肉中的血管,加快下肢的静脉血液流向心脏。

当身体起来时,解除了身体重量对下肢肌肉的挤压,从心脏泵出来的动脉血快速进入下肢,如此反复下蹲、起来、再下蹲,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加强,回心血量增加,有效促进心肌的血液供应和新陈代谢。

下蹲运动,姿势,动作

下蹲能消耗很多热量,可以减掉身上多余的脂肪,特别是臀部和大腿堆积的脂肪;另外下蹲时由于挤压腹部,促进腹腔脏器周围的脂肪燃烧分解,减少脂肪的积累,可刺激胃肠的食物消化,促进消化酶的分泌。下蹲可以暂且抛开烦恼,放下生活的压力、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调节情绪,增加生活乐趣,这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正确的下蹲要求,从动作开始到结束,头部到腰部的躯干要始终保持笔直伸展的状态,臀部要向身后撅起。全身放松,两腿分开,略比肩宽(或与肩同宽),自然地站立;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的方向为准;下蹲时,膝盖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长线上,这样做起来比较自然而不吃力。

下蹲运动,姿势,动作

膝盖弯曲,直到大腿与地而平行为止(视乎各人体力,老年人或初练者可先取用半蹲或1/4蹲);在完全蹲下时停顿片段最能锻炼肌肉。向上站起时的要点,是感觉整个脚掌在向下推压地面,直立站起。

下蹲的速度,大致标准是5秒钟1次(视乎体力,以舒适为佳),到了蹲的姿势时,有意放慢速度更好。一边下蹲,一边吸气;一边站起来,一边唿气。

下蹲运动,姿势,动作

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1天做30次以上为宜;体弱的人开始少做,有体力的人可多做。如果想维持健康或消耗脂肪的话,是应该每天锻炼的。

下蹲运动,动作时间与强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每次运动5~15分钟,一般每日1次或分2~3次进行。从锻炼时间上来说,从容不迫地下蹲5分钟,它的运动量可能相当于慢走1小时,等于跪膝20分钟,是一种省时间的有氧运动。

下蹲动作,乞丐蹲

“乞丐蹲”简单来说就是,双手抱膝蹲下,屁股尽量后蹲但不着地,腰、背、头尽量在一条直线上。下蹲是指膝盖向下弯曲,头部到腰部的躯干要始终保持笔直伸展的状态,臀部要向身后撅起的一种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具体步骤如下:饭后,找一堵墙,最好找一个舒适的软垫(不可太软)。站在墙前,屈膝下蹲,背要直,贴靠墙壁或靠在软垫上。女士两脚并拢,屈膝下蹲。男士两脚微微分开(不可两脚并拢),屈膝下蹲,这样不会夹紧裆部,可以放松裆部。双手交握,自然放在膝盖上,放松身心。头要正,屁股离地,紧压小腿肚上。

运动量的大小,要自己把握好,在每次活动之后稍有气喘,脉搏跳动1分钟在次以内,全身感到舒适最好。

下蹲动作,脚尖蹲

下蹲动作,脚尖蹲,两脚前脚掌着地,脚后跟抬离地面。双膝弯曲,大腿压着小腿。脚尖蹲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趾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刺激足三阴可温补肾阳。但因动作难度较大,半分钟就足够了,避免坚持过久拉伤或抽筋

下蹲运动,温馨提醒,如果练习之初出现肌肉酸痛,这是由于运动使得肌肉中产生的某些酸性物质在肌肉积存;坚持做几次轻微的下蹲运动,等酸性疲劳物质排出体外,身体就会轻松了。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练习。

下蹲运动,拉筋动作,弓步蹲

下蹲运动,拉筋动作,弓步蹲,迈出左脚,右脚脚尖触地呈脚尖蹲状态,两腿成弓步。将身体重量落到两脚之间,每练习30秒调换一次左右脚。臀部是腿部多条经络的总开关,也是连接人体上焦气血和下焦气血运行的桥梁,易受寒、湿和血瘀。弓步蹲时,会运用到臀部肌肉,从而达到臀部排毒的效果。

八卦蹲

八卦蹲

八卦蹲是从太极蹲演化而来的,即将太极蹲的下肢并拢变化成下肢分开,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平行,双膝弯曲小于90°,臀部不要左右扭曲,距地不超过10厘米,八卦蹲比太极蹲容易。练习时间为1~5分钟。

  • 上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