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来讲,下肢力线就是“双腿的线条”,从生物力学来说,下肢力线就是“双腿的重力线”。从解剖学来看,下肢力线就是“下肢各组织的结构学连接线”。双腿的机能主要是负重和运动,运动和负重相辅相成,下肢的骨骼是负重的基础,肌肉是运动的动力,关节是运动的枢纽,其他的软组织是负重和运动的稳定结构。从人体立体结构来看,大腿呈外上斜向内下,小腿呈垂直状,因此,经股骨下传的重力方向也有顺应大腿外形的趋势,而经膝关节和小腿的重力方向则是垂直的。
当下肢各个关节不处于正常的结构和位置,下肢力线出现异常时,不但双腿局部出现变形或疾病,并且会影响上半身器官的机能。下肢力线最常见的表现是:O型腿X型腿和膝反张。这三种力线异常在亚洲人种非常多见。
下肢力线出现异常,年轻时主要影响美观,到了中老年以后,由于关节受力不均衡,出现退行性病变和骨性关系炎的机率会提高。最容易出现疼痛症状的是膝关节,尤其以中老年人多见。膝关节是全身发病率最高的关节,膝关节疼痛不仅涉及到关节内的各种病损,也常因各种关节外因素引起。膝关节产生的症状往往不具有特异性。如疼痛、打软腿、关节交锁等症状,既可以因为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引起,也可以因为髌股关节异常、关节软骨病变引起,甚至可能仅因为异常增生滑膜的嵌顿而引起。膝关节病主要包括:骨性关节炎、滑膜炎、髌骨软化、半月板损伤等。
疼痛康复科独创:膝关节疼痛“三步走”
第一步:针灸
取血海、梁丘、阳陵泉、内外膝腋等穴位进行针灸刺激,达到疏通经络、止痛的效果。
第二步:小针刀
直接作用到病变局部,达到消炎止痛,解除痉挛,消除粘连,软坚散结祛瘀生新,改善组织代谢的作用。
第三部:膝关节立线矫正
通过纠正下行力线,改变上行撞击向上力传递的通道,改善力线或髌骨运动轨迹,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
疼痛康复科李麦朵主任,采用非药物治疗“膝关节”疼痛,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还大大减少了治疗费用,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李麦朵,主治医师,疼痛康复科副主任,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擅长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膝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腱鞘炎、腰肌劳损、足跟痛、肱骨外上髁炎、脊髓损伤后神经痛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