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深受膝关节疼痛的困扰,不论你是运动员、健身爱好者还是普通人。引发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髂胫束紧张、臀肌无力、股四头肌优势等。

彼得森起立

如果你被慢性的膝关节疼痛所困扰,有一个动作可以很好的帮助你。这个简单实用的动作叫彼得森起立(PetersonStepup),它不需要任何器械,只要有一个平台就能随时地进行训练。在健身房你可以使用踏板或跳箱来训练,在家里可以使用楼梯来练习。

注意事项:在做这个动作时注意抬头挺胸,核心收紧,保持脊柱中立位,动作之中让膝关节指向脚尖,注意离心控制发力。每条腿做3组,每组10次。

有些人能深蹲数百公斤,但在上下楼梯时膝盖疼痛难忍,腿部力量好并不等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好。在下肢训练中为了追求腿部肌肉外翻的效果,股外侧肌发展过多,股内侧肌力量不足,加上先天的结构劣势,很容易导致髌骨处于半脱位,引发髌骨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painsyndrome,PFPS)。

这个动作是看着简单,做起来并不简单。在股内侧肌处于抑制状态时,小腿容易代偿发力,如果动作之中能正确的募集到这块肌肉,它还是很有挑战性的一个动作。

彼得森起立除了可以训练到股内侧肌,还能提升足踝肌肉在接触地面时的离心发力,臀部肌肉作为骨盆的稳定肌,也能得到很好的刺激,这两个部位对于保持膝关节的正确排列非常重要。它对于跑步、上下楼梯以及跳跃时的膝痛都有很好的帮助。经过几周的持续练习,你不仅能减轻膝关节疼痛,还能让腿部更加强壮。

如果你想动作进阶,除了增加箱子的高度,还可以通过增加负重来提升动作难度。双手握住两个哑铃,遵循相同的动作要点进行练习。

在降低了平台高度以后,膝关节的控制依然不佳或者找不到股内侧肌发力的感觉,我们可以退阶到波里库恩起立(PoliquinStepUp)这个动作。

它去除了踝关节的运动,减少了运动范围,让动作更简单。具体的动作要求和我们上面讲的一样。这个动作幅度小,每组可以做20到30次,每天做2组练习。

被我们忽视的股内侧肌

股内侧肌是一块水滴型的肌肉,它属于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内侧。股内侧肌的远端附着在髌骨的内侧缘,并通过髌韧带附着在胫骨粗隆。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的张力平衡可以维持髌骨的正常位置,如果股外侧肌单独收缩会导致髌骨脱位。在膝关节伸展的最后15度,股内侧肌可以控制髌骨的运动轨迹,防止脱位。

研究证明,切断尸体标本中的股内侧肌纤维后,在膝关节运动时,髌骨的稳定性下降27%。另外一些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膝关节疼痛、髌骨半脱位或脱位的患者,股内侧肌都会先退化。

足外翻、单一的腿部训练动作、髋部不稳定等都会导致股内侧肌处于抑制状态,如果未加矫正,这会进一步让股四头处于抑制状态。股内侧肌像腘肌一样对膝关节上异常的内、外旋转压力敏感,由于股内侧肌辅助膝关节伸展的最后阶段形成锁扣机制,因此股内侧肌薄弱通常会导致腘肌过度负荷。

腘肌被称为膝关节的钥匙,它附着在外侧半月板上,能够影响半月板的运动轨迹,提供一个内旋扭矩引导屈膝动作。腘肌的离心发力可以减少内侧副韧带、后内侧关节囊以及前交叉韧带上的压力。如果腘肌出问题,会导致下蹲困难、半月板以及韧带容易损伤。

髌股疼痛综合征

髌股疼痛综合征是引发膝关节疼痛的最常见原因,通常都是因髌骨在膝关节运动中的异常轨迹所导致的,它也是骨科门诊中最常见的膝部疾病(占到骨科门诊中膝盖疼痛的25%)。髌股疼痛综合征又叫做膝前痛,髌骨软化症或跳跃膝,患者因为疼痛害怕做下蹲,箭步蹲以及爬楼梯这类日常活动。

除了篮球运动员、举重爱好者,髌骨疼痛综合征也常见于快速长身体的青春期孩子。75%的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有髌骨压痛表现。疼痛主要表现在膝盖前部疼痛或者髌骨后侧,通常在下蹲,爬楼梯,爬山,奔跑,久坐等加重髌股关节压力的动作后出现或加重。如果不加治疗,疼痛非常顽固、可以持续数年,它不会因休息而好转。

虽然髌股综合征很复杂、很常见,但针对性的训练股内侧肌,保持正常的髌骨运动轨迹,能很好的改善膝关节疼痛。

好课推荐

如果你对康复感兴趣,想学习一套实用的康复技术,推荐你学习这套肌內效贴课程。它针对全身的常见疼痛症状,从评估到贴扎,再结合其他治疗技术,帮助你科学高效的治疗损伤与疼痛。

关于我们

WalkToHealth运动康复中心

h

TEL: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