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对于每一个喜欢爬山的人,都不可避免的觉察到诸多问题。登山后通常会膝盖疼,而膝关节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留下伤很难再恢复,想保护膝关节,就要注意平时锻炼!

一般来说,登山中的下山、日常生活的下楼梯、跳跃的落地过程是对膝关节关节软骨影响最大的几个动作。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都是运动学所定义的闭链运动(ClosedKineticChain,CKC)。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概念,简单来说,闭链运动时指肢体远端固定而近端关节活动的运动。

谈谈负重拉练的几项原则:

1、因人而异:要达到训练的目的,并不是绝对的负重越大、行程越苦就效果越好。理论上,关于平时负重训练有负重量不超过个人体重1/3的说法,但也要根据个人的状况予以调整,最好找到合适自身的重量。

、循序渐进:避免突然的加大负荷,人体的自适应机制是逐步完成的,切忌头几次就达到满负荷。

3、区别对待:不同的线路安排、天气状况,负重量要有所调整。一般在极为酷热的季节,或特别艰难的路线,要相对减轻重量。

4、装备技巧:负荷较大时,要选择背负系统比较好的背囊,以免肩、腰、背等部位不必要的损伤。学会装包的技巧,比如上山时重心要稍高、下山时重心可偏低。需要以特别姿势通过的路段,注意重心的平稳移动。等等。

最重要的是预防

1.训练前热身活动一定要充分,不要直接上大运动量,损伤的发生最常见于疲劳或精力不足的时候。

.跑步时注意跑步姿势,不要只用某只脚的一侧着地;

3.注意运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盖受到来自脚下的直接冲击;4.出现膝盖不适症状时,适当减小运动量和运动频率,避免进行剧烈的跑、跳和负重运动;

5.平时注意膝部保暖,特别在夏天,不要贪凉;

6.运动后对腿部肌肉热敷;

7.负重拉练时,特别是下坡时,避免膝盖受到冲击;

8.肌肉的发达可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多做腿部肌肉锻炼,尽量减少对膝盖的承受力。有意识地加强对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增强股四头肌内侧及大腿肌肉力量(比方说负重深蹲),结合采用肌肉伸展拉长,步行,马步或贴墙练习等方法,为髌骨在股骨端糟内平稳运动铺好道路。

9.登山前要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润滑夜对膝盖的保护;

10.伸展拉长的腿筋及髌股关节,有利减少膝损伤的机会建议把爬山当回事的人,还是多注重注重脚下,在不去爬山的日子里,多运动锻炼。

抛开作为训练的负重拉练,许多强人都体会过那种极端疲惫时的某种快乐。而且还容易上瘾。

简单的快乐,再增加一点点自我维护,就象一部好的吉普车,别开了几里地就坏了,保养好,可以一直开到天边。再出去撒野的时候不必要盲目追求负重量和速度,保养好自已的膝盖,那是继续玩下去的本钱。有两样东东一定不要忘了哈:护膝!登山杖!《摘自在那遥远的地》

李娜膝盖上的神奇肌内效贴布具体自己Google下

肌内效贴布的神奇之处肌内效贴布怎么有这么强大的功能呢?这是因为,肌内效贴布具有弹性,但是它的伸缩率比人体肌肉的伸缩率小。因此,当在受伤肌肉部位贴上肌内效贴布后,皮肤受到肌内效贴布的牵拉,使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的间隙增加,从而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缓解疼痛,并加快肌肉损伤的恢复。

不是运动员也能用

贴扎贴扎不是只给运动员用的。常人遇到肌肉酸痛、劳损的情况时,同样可以使用肌内效贴布。在使用时,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沿着肌肉的走向以及特定部位的运动解剖学结构进行贴扎。

记得在半年前的一期文章中,编就说过,如果你没有这些人的天分、专业的科学训练教练,运动恢复及医疗团队,营养保障团队。。。你就保持每周5次、30公里的量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