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临床上一些不明原因的膝关节疼痛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腰源性膝关节疼痛属于脊柱相关疾病,临床报道渐多,针对腰部原发性疾病治疗往往能见效。笔者结合临床手法治疗经验,愿与同道交流。
病例一:韩女士,女,73岁,山东济宁绿色家园B3号楼。年10月5日上楼回家,推开门就痛的倒在了房内。她儿子把我从诊所叫去,我们两个人把她搬到床上。经检查:左腿膝关节剧烈疼痛,内侧压痛无肿胀;右腿短3cm,腰椎L23左突出,椎旁压痛明显。
病例二:李先生,男,70岁,山东济宁绿色家园A10号楼。年10月8日就诊,走路跛行,右腿膝关节屈伸疼痛月余,检查:右膝关节无压痛,左腿短2cm,腰椎L23右突出,椎旁有压痛。
诊断依据:
①膝关节疼痛;可出现膝部松动感、感觉缺失样感,患者对关节疼痛的部位描述较为模糊。②膝关节周围可出现局限性压痛但位置不固定,关节功能可轻度受限,以膝关节负重活动时明显,不负重活动时可疼痛减轻。③疼痛多为问歇性,起步痛,关节屈伸位(上、下楼梯)活动痛。④患者自觉可无明显腰痛症状,但检查第二腰椎棘突患侧则有明显压痛。
治疗方法:
⑴侧卧摆髋法:患者侧卧位,两助手分别把持腋部、踝部,由轻渐重对抗牵引,在牵引患肢情况下,点按腰部夹脊穴及臀中肌压痛点1min,然后前后摆动髋部。
⑵俯卧旋盆法:患者俯卧位,两助手对抗牵引,术者两手把持患者髂骨两翼左右交替旋扳骨盆,使骨盆旋转角度大约为20°左右,手法应轻缓,防止猛扳,左右交替旋扳各3次。
⑶屈膝屈髋法:术者双手把持小腿,双下肢屈膝屈髋,使双膝贴近胸壁至最大限度,持续6s左右后,伸直下肢至自然体位。
⑷腰部按压法:患者俯卧治疗床,胸前垫两个枕头(总高度为25cm),两下肢分开;术者手掌压住腰椎上段(以第二腰椎棘突为中心),嘱患者抬高头部,于呼气末下压腰椎(注意控制幅度,否则造成胸椎迸气伤)。该手法可纠正腰椎关节的前后移位。
⑸点按髌周压痛点及血海、梁丘、委中穴(力量大小适中)1min左右。
⑹中药穴位贴敷:将元胡、秦艽、川芎、威灵仙、泽兰、薄荷等中药超微粉,黄酒调用,贴敷环跳、阳陵泉穴位12h。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膝关节疼痛感消失,膝关节屈伸活动自如。显效:膝关节疼痛感消失,屈伸活动时膝关节仍有疼痛感或膝部不适。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腰椎神经异常对下肢肌肉的影响:
第二腰椎神经(L2)的异常::腹股沟至膝部有麻痛的感觉,大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肌肉也有疼痛,走路时大腿内侧面肌肉活动异常。L3/L4神经支配骨神经,股四头肌的收缩令膝关节伸直。第三腰椎神经(L3)的异常:股四头肌无力,膝伸直动作困难腰肌无力,髋骨屈回动作困难。膝反射迟滞或完全无反应。第四腰椎神经(L4)的异常::腰痛、膝腘窝痛,换腿外伸困难。LS/SI一4神经支配坐骨神经,股二头肌、半腿肌、半膜肌收缩令膝关节屈曲。第五腰椎神经(L5)的异常:大腿外侧肌肉麻痛感,腓骨肌无力,脚外翻动作困难。以上脊神经的病变都会引起膝关节相关肌肉疼痛和萎缩,以及功能障碍。
讨论:
“腰源性膝关节疼痛”还没有列为正式病名,只见于杂志。一般认为其发病与上段腰椎关节紊乱有关。膝关节由腰、骶丛神经所支配,其皮肤感觉节段位于腰3至骶2的脊髓节段。膝部感觉支配的神经:前方为股神经前皮支;后部为股后皮神经;外侧为股外侧皮神经、腓总神经;内侧为闭孔神经、隐神经。腰1-腰3椎(L1-3)为脊柱生理弯曲的交叉段,受到的剪切力较大,当患者上身体重过大或负担过重时,有引起Ll-3错位的倾向,当腰椎1-3关节发生病理性错位时,可直接刺激或压迫神经,股神经受到刺激后,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感觉异常,并引起病理改变从而出现了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出现脊源性膝痛,从而加重膝关节炎症状,脊柱疼痛与髋、膝、踝关节有一定关联,当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时,会影响人体力学平衡,导致骨盆倾斜,使应力集中于一侧,使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膝关节炎相互影响,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治疗时运用腰膝同治,从而消除相互致病因素。
对抗牵引松解椎旁软组织痉挛,矫正椎间小关节微小移位和骨盆的倾斜,使之结构对称,相对扩大神经根管的储备间隙,间接减轻椎间盘内压力,缓解神经根的卡压,从而改善腰椎灵活性。对抗牵引亦可缓解膝关节周围痉挛的软组织,减轻膝关节内压力,促进软骨修复,缓解膝骨关节炎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臀中肌反射性痉挛,点按臀中肌、摆髋可松解髋周软组织痉挛,改善臀周软组织的张力,通过摆髋带动骨盆,矫正骨盆矢状位或冠状位微小倾斜,间接作用于脊柱,缓解神经卡压,有利于旋盆手法。牵引下左右旋盆矫正骨盆矢状位或冠状位微小倾斜,通过腰骶关节带动腰椎小关节的活动,恢复骨盆—脊柱的力学平衡。
梁丘穴为足阳明胃经穴,常用于治疗膝部肿痛;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常用于治疗腰背部疼痛,下肢痿痹等症;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疼痛,局部点按可以松弛软组织痉挛,缓解腰腿疼痛症状。
中药元胡、秦艽、威灵仙、泽兰、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功效,薄荷中含有的薄荷醇能促进透皮吸收作用,贴敷于环跳、阳陵泉后可共同起到缓解髋周、膝周软组织痉挛、消炎止痛的作用,达到腰膝同治的目的。
手法治疗该病主要纠正腰椎关节紊乱,解除对股神经的刺激和压迫,使膝关节疼痛得到缓解或消失。笔者从临床观察体会到手法治疗该病一般疗效好,往往能及时见效。取得疗效的关节是准确诊断,诊断的要点为腰椎上段棘突同侧旁压痛,发病椎体往往轻度后突;对于一些老年人治疗过程中存在引起胸部迸伤的风险,避免的方法是严格掌握手法适应症,患者年太大,骨质疏松,脊柱活动度差的患者应慎重;肥胖的患者由于体重过大,疗效维持时间较短,效果较差,本组两例患者均年老肥胖,治疗一次痊愈。
曹氏整脊正骨,
以提高国民脊柱健康为己任,一直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