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这个话题,那是老生常谈了,好多文章也说了不少,但是练起拳来,效果却不尽人意。为此我再谈谈个人的一些练拳方法,或许对拳友们有所帮助。
。。。。。。。。。。。。。。。。。。。。。。。。。。
众所周知,猫步是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其实猫步是一个意识形态的东西,它是告诉你落脚不能有声音,如履薄冰。提腿犹如从泥里拔出来,不能有蹬力。在步法的运动过程中,为什么老师要强调慢练,就是让你在保持立身中正的前提下,给腿部一个静负荷量,逐渐增加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
我们练拳出步时,往往都是还没有站稳一条腿,虚实还没有分清,就匆忙迈出另一只脚了。这个时候,承重腿的胯关节挺出,膝关节加大了负荷,造成膝关节的第一个受损点。
每逢定式时,太极拳要求膝盖对脚尖的方向,而且最好是小腿垂直于地面,不能因为上肢动作的变化,影响到膝关节的扭曲,造成跪膝,这个是膝关节的第二个受损点。
下面我来谈谈第三个受损点,也是不被人所注意的关键点。每当在弓步形成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脚跟先着地,
二是踏平脚板给重心,
三是两腿同时蹬撑对拔形成弓步。
就是这第二步踏平脚板,被人们忽略掉了。出步以后,直接弓腿,造成了膝关节过渡前倾,没有了控制力(也就是撑力)。
改正的方法很简单,不做上肢动作,单独练习步法。从脚跟落地后,逐步感觉脚板和大地的亲密接触,就像坦克链条一样。
通过这样训练,不仅能够按摩脚底穴位舒筋活络,还能找到落地生根,两脚前后对撑的劲感。如果熟悉了以上训练方法,那么膝关节就不会再承重,不但不会疼痛,反而会轻松利落,脚下慢慢出现沉稳中见轻灵的态势。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在踏平脚板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去做转腰的动作。单纯看看文章可是治不好膝关节疼痛的,记得去实际练练吧。
太极这招被称为养生之王,你开始练了吗?练拳多年也没跳出这些误区,看看你有吗?习练太极拳的好处惊人,看完受益匪浅!,练太极的人都应该知道!本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或删除
▼点此领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