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肠胃疾患高发季节,饮食稍有不慎(多因进食生凉瓜果、烧烤煎炸、海膻发物等)就容易出现脘腹疼痛、胀满、腹泻或便秘,伴发纳呆、口干口苦、舌体胖大、舌苔厚腻中有裂纹,或见身体倦怠乏力,精神萎靡,或见夜不能寐,辗转不宁,或见夜寐流酸馊口水,磨牙啮齿,或梦呓。多数患者在西医做各项检查都鲜有阳性征象,常常会因为腹痛、胃胀给予消炎止痛和促进消化的酶类制剂或灭活杆菌制剂予以调理,用药后效果未必明显。故而寻求中医诊疗者屡见不鲜,只要耐心辨证多能发现病因、病机,进而根据证候及病机处方用药,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痛症,中医比较优势的治疗措施是针灸,针灸可以通过刺激人体腧穴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效,从而治疗“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我个人在临床多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综合治疗脾胃系痛症。

谢某某,男,七岁,年9月8日初诊,因“脘腹疼痛四日”来诊。四日前,患儿父母旅游返回,捎带一些土特产风味小吃,患儿大快朵颐,进食各类零食,而后又进食冰镇酸奶,继而出现脘腹胀痛、绞痛,需蜷曲抱膝以缓解脘腹疼痛。其医院急诊,经影像学和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消炎止痛药物治疗,虽能止痛一时,而至夜晚不得安睡,常常每隔一刻钟就要被痛醒。在居所附近看社康门诊,予以双歧杆菌调整肠胃菌群,亦不见好转。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就诊,刻下患儿面色微黄,精神萎靡,痛苦面貌,以手护腹,哀声连连,腹部压痛“+”,反跳痛“-”,局部肌肤尚且柔软,未触及明显包块或条索状物,胃脘部闷痛,不欲饮食,大便干硬,小便黄涩,舌体胖大质红,舌尖微紫,舌苔黄腻,脉滑数。拟以小儿胃脘痛病(食滞胃脘,郁久化热证)诊治,予以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选穴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行平补平泻手法,在腹部予以温灸,温灸过程中(十分钟左右)患儿酣然入睡,候孩子苏醒后取针,在腹部施以摩腹手法促进肠胃蠕动,消食化积。患儿精神明显恢复,虽然针刺的时候有些哭闹,但是治疗后却满心欢喜。

为巩固脾胃运化之机,给予消食化积方:布渣叶30克,花槟榔10克,春砂仁10克(捣碎后下),草果仁10克(捣碎后下),广木香10克(后下),蒸陈皮10克,大腹皮10克,紫苏梗10克,延胡索10克,徐长卿10克,苏木6克,炒莱菔子10克(捣碎),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包煎),鸡内金10克,怀山药30克,杭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温服。

年9月9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