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健康
鹤膝风在中医指结核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大,象仙鹤的膝部。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形如鹤膝,故名鹤膝风。病由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饰所致。大多由“历节风”发展而成。
01
鹤膝风症状
症状
病后膝关节肿大变形,股胫变细,形如鹤膝者。该病多由经络气血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致肌肉日瘦,肢体挛痛,久则膝大而腿细,如鹤之膝。亦名鹤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见《外科心法》卷五)。本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统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骨膜炎以及其他以关节肿大、积水、变形为特征的关节疾病。
鹤
膝
风
02
鹤膝风病因病理
病因病理
鹤膝风起于禀赋体虚、调摄失宜、足三阴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湿热壅阻,或湿流关节。因其禀赋不足、三阴亏损、督脉经虚,风寒湿邪结于经络、血脉不流,而导致筋缩而股瘦。或因邪蕴化热、则湿热流注关节,引起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若失治或误治则邪陷深变,成为肿疡化腐证。妇人可由胎产经行失调,或郁怒亏损引起。小儿多因先天所禀,肾气虚弱,阴寒凝居于腰膝引起。或因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膝肿大而胫枯。本病虽发于膝、肘关节局部,但局部病变往往影响到全身。早期不甚明显,在中晚期尤为明显。因其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久必损及阴阳:偏阳则可发展为阳虚阴疽,偏于阴则可发展为肝肾阴虚证。
03
鹤膝风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
1.寒湿凝滞证证候:单侧或双侧关节肿大、疼痛较剧,难以履步,发热恶风,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略青。苔白滑舌质紫黯,或淡。脉沉紧或沉迟。治法:祛寒利湿,散阴寒凝滞之邪。
2.湿热壅阻证证候: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关节局部扪之灼手,按之濡软,面色黄而带浊,小溲黄,大便先干后溏,舌质淡红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法:清热化湿,除壅阻之热。
3.肿疡化腐证证候:关节局部漫肿胀剧痛,势如虎咬,屈伸困难,伴神萎心烦,口渴不欲饮。偏寒者关节局部皮色不变,且有阴凉感。舌淡白而润,脉滑;偏热者关节局部皮色红,按之热感,身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且干,脉滑数。治法:属寒则以温养散寒通滞为主,属热则以清热解毒通络为主。
4.阳虚阴疽证证候:关节局部漫肿沉痛,或不疼或酸,活动时疼痛加剧,难以转侧,畏寒怕冷,面色苍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大便不实,小溲清长,舌质淡白或嫩胖,苔白腻而润,脉沉缓,或沉细无力。治法:温补肾阳,填充精血,扶阳以配阴之法,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5.肝肾阴虚证
证候:关节肿大,不红不热或微热,按之应指,关节活动痛甚,多为跛行,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午后两颧潮红,口干喜饮,盗汗,形体消瘦,溲赤便秘,舌淡白或淡黯红,苔薄或少苔,脉细数或细无力。治法:甘寒养阴,滋补肝肾。育阴以涵阳法,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膏珍堂中医名医在线》是由膏珍堂独家创办的一档中医健康线上直播节目,节目每日特约膏珍堂名医堂中医名家做客直播间,为收看直播节目的观众现场解答各种医疗问题。本期《膏珍堂中医名医在线》特约膏珍堂名医堂知名中医专家霍传江主任,霍主任从事中医医疗工作42年,先后在骨伤科,康复理疗科工作,在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及康复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有鹤膝风问题的朋友,请收看《膏珍堂中医名医在线》,今晚19:00与您不见不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