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针刺血疗法
、刺法
针刺前,针具煮沸消毒,针刺部位,常规用75%酒精消毒。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左手拿位患者针刺部位,在某些穴位,需以左手作捏、按、提拿动作配合,便于找准放血点。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下列各种刺法:
1.缓刺:用针缓慢地刺入静脉0.5一1分深,随即缓慢放血。适从于肘窝、腘窝部等处放血。
2.速刺:用针迅速刺进0.5一1分深,挤出少量血液。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
3.挑刺:用三棱针挑破细小静脉,挤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胸背部和耳后等处。儿童挑疳积,也常用挑刺。
4.围刺:围绕病痛区,肿处四周点刺,一般常配合拔
火罐。
5.丛刺:用三棱针在某一较小局部,多次点刺,使之出血。丛刺多结合拔火罐。
6.散刺:又叫豹纹刺,用于点刺较宽的面积或循经点
利,结合拔火罐、运走罐等方法,也可以用手拿提点刺部位出血。
7.顺利:由下向上作斜刺,在放血前可由上到下推至放血点,以除恶血为主。
8.逆刺:由上向下作斜刺,在针刺前可由针刺点向上下推揉,分推血液,然后针刺,以放邪气为主.
六、注意事项
三棱针疗法针刺时不可过深,出血也不可过多,一般出血后,要用酒精棉球擦揉按压止血。凡治疗部位都要严密消毒,防止感染。针刺出血者,可1日或隔日针1次,出血较多时,一周针2次。针刺出气者,可1日3次,以肤红为度。并常结合火罐拔吸,以肤湿为度。
第二节 梅花针刺血疗法
第三节 拔罐疗法
第二章 辨血论
第一节 辨血
五、气血与经络
手太阴肺经多气少血;手阳明大肠经气血俱多
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足太阴脾经少血多气
手少阴心经多气少血;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
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足少阴肾经多气少血
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手少阳三焦经多气少血
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
第二节 辨血色
一、血呈深红色
针刺部位出血后,血的色泽为深红色时,从中可以判断,疾病多属于热症。
二、血呈黑红色
凡在体表刺出血后,血的色泽为深红色,可分为外伤、内伤辩证。1、外伤一般是在阿是部。多由于气血结聚所致,青紫斑痕是由于局部络脉血溢所致。2、内伤:四肢深部内伤,多因瘀血阻滞经络,头、身躯部内伤,多因恶血聚集脏腑,一般是在属该脏腑部位疼痛。
三、血呈淡红黄色
一般是在肘部、膝部关节处针刺出血,血的色泽为淡红黄色,多为风湿痹症。
四、血呈青紫色
在背部、腹部、十指等部位针刺出血,色泽为青紫色,多因寒邪入里,窜入机体,伤于脏腑机能。
第三节 辨刺血时血的动态
一、出血清淡难凝
当针刺出血时,血液清淡而稀疏不易沉凝,是血虚的表现。凡刺出血为清淡者,临床上多以放气为主,在对症刺血时,血不止应禁刺。
二、出血沉凝易结
针刺出血时,血液容易沉淀并凝结,多因气虚所致,而多实证。凡此类情况,可以泻血为主,兼调气补虚。
三、出血缓慢
针刺肌肤后,出血缓慢,多需几次刺血,仍断断续续出血者,多因气血亏虚,瘀血阻于脏腑,脏腑气机衰弱,气血循环而不归经。在对症施治中,应充分掌握补泻关系,以放气活血为主。
四、出血急促
针刺肌肤后,出血急促,多为热盛。施治中,应以放气为主,兼刺血泻热。但凡有习惯性皮肤紫斑者,应禁针或慎针。
第四节 辨其它
一、血挟脓汁
凡在针刺部位出现脓血,多因外伤后恶毒犯内或长久内伤化脓所致。施治中多以刺脓排毒为主,在深部脓血可采用放气活血化脓之法。
二、粘性白液
凡在四缝穴、背心、胸部、鱼际等处挑刺出白色粘性液体,多因小儿疳积、水谷运化失调,气血机能不畅,局部络脉供血不足所致。针刺四缝穴等处,可以起到调脾胃补虚损的功效。
三、白色粉质物
……此多因络脉长久瘀气、瘀血阻结,失去血脉正常循行,而在肌肤内转化成肿结。……在民间中往往用挑刺挤压除去肿结,消除后,就用一枚硬币贴于患处,然后用布包扎7天后取下,肿结自然消失。如果不用硬币贴于患处,不几日肿结会重新长起来。
四、透明性水液
……此病多为浮肿。……此证不应多泻,可配合药物治疗。
五、水珠悬罐
……这种现象多属体内寒湿过重。……凡以上现象,临床上多采用走罐法驱寒邪,留罐法泻风湿。
六、罐中气暖
…..则此种情况,是多因体内湿热过重。湿热入里,行之经络血脉,则多发于手心、脚心、背心皮肤湿润。因湿热过重常出现头痛、发热、身重而痛,腹泻食少,腰酸背痛等。……临床上泻湿热,多在手心、脚心、大椎、命门、委中、承山、脐中等处。
第三章 常用刺血经穴
第四章 常用刺血经外奇穴
第五章 常见病刺血验方
第一节 急救刺血
一、昏迷、休克
昏迷形成的病因比较多,如脑疾病、中毒等,严重时,用各种强刺激均无反应,意识完全丧失。
引起休克的原因也很多,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唇绀,血压下降,脉细无力,意识障碍等。
人中、十宣、中冲,三棱针放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从印堂-百会,印堂-太阳,梅花针循经弹刺出血。
人中、太阳、百会、涌泉、内关、足三里,放血,以上穴位间隔1小时后再刺。
用小刀片或竹尖针刺十宣穴,放出血。
一般昏迷、休克可用缝纫针、大头针等针具轻微点刺人中穴,然后手挤捏人中出血。
苏XX,男,37岁,系由重庆到成都的火车上一旅客,年4月8日急诊。
他人代诉:在车上突然昏迷,不知人事。
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脉细无力。
论断:昏迷、休克。
治则:救逆回阳。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人中、十宣、中冲出血,然后用指点揉人中、百会、外关、内关、合谷穴,术后,病人立愈。
二、中暑
中暑一般是夏季出现的疾病,因外界高热,人体内脏阴气虚脱,而造成中暑。
凡遇中暑患者,应迅速将病人扶(或抬)至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擦干汗水,用风扇驱热,并喝一些淡盐水或冷饮。如果中暑严重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可采用针刺放血疗法。
中冲、委中、十宣、三棱针放血。
大椎、命门、委中,火罐拔吸2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1、人中、十宣、十二井,三棱针点刺出微血。
八髎、曲池、承山,火罐拔吸5分钟。
昆仑、涌泉,梅花针弹刺出血。
2、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重点刺胸背、腰背部、肘窝;人中点刺,指尖放血,手法中度或较重刺激。
用瓷汤匙或破瓷碗边(必须光滑圆钝)蘸水或油刮病人的前胸、背部正中,双侧腋窝、肘窝,直至皮下出现紫红色斑点为止。
1、用瓦针(三棱针)刺十个手尖的部分十宣穴或手弯筋(曲泽穴)、足弯筋(委中穴)。针刺前,必须在每一穴的上部,把血拍打到穴位上,使之充血后再行针刺出血。
2、用三棱针在少商刺血,如果手指冷,应先使充血后再刺。
3、将患者口撑开,看患者舌下处有紫筋三股,并用男左女右方法,刺出紫血一点,患者立即苏醒,但切不可针刺中间一根筋。
袁,男,53岁,四川省峨眉县城郊公社农民,年8月15日初诊。
医者因旅游路过,见一人昏倒在地,即诊治。
症状:初起目眩,心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皮肤潮红,发热口干,舌质红绛,脉象洪大,继则昏倒,神志不清。
诊断:中暑。
治则:泻热,开窍,醒神。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十宣出血,血为鲜红色,用梅花针弹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火罐拔吸大椎、命门10分钟,罐内热气涌盛;半小时后,患者复苏。
三、痧症
此症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它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胀累,麻粟感等。多因患者体虚,正气不足,外界秽浊、疠气之邪乘虚侵入机体,使机体气血阻滞,气机运动失常而发病。
十宣、委中,三棱针放血。
肘窝、脊椎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大椎、命门,火罐拔吸10分钟。
舌下静脉(金津、玉液),三棱针刺出血。
委中,梅花针弹刺加火罐10分钟拔吸出血。
1、用大号缝衣针挑刺肘窝、膝窝出血,然后用酒精或生姜片涂擦。
2、用手蘸冷水拍打肘、颈后部,然后两手挟提成红紫色,再挑刺出血。
3、十宣处放血。
吴XX,女,47岁,云南省昆明市金碧路某工厂工人,年7月28日初诊。
他人代诉:刚才突然在路上昏倒,脸色大变。
症状;发病急,头痛如裂,呕吐腹泻,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唇色青紫,肠鸣绞痛。
诊断:痧症。
治则:回阳救逆。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十宣、人中出血.梅花针弹刺委中,用火罐拔吸出血,血出为紫红色.半小时后基本恢复正常。
四、电击
凡抢救电击者,应迅速将电源关闭,或用干竹竿、木材等绝缘物将电源与患者分开,并将患者移至通风处,轻的可很快恢复;重的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可采用放血疗法。
人中、十宣,三棱针放血。
涌泉,梅花针加火罐拔吸3分钟。
脊柱两侧、前胸,梅花针弹刺出血。
合谷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内关、中冲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五、溺水
将溺水者俯卧,足高头低,人工呼吸。将舌头拉出,以免回缩堵塞呼吸道。或者撬开嘴,擦去鼻腔、嘴里的泥土、杂草及泡沫,以免阻塞呼吸道。若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同时也可采取针刺放血疗法。
人中、会阴,三棱针放血。
大椎、肺俞、膻中,火罐拔吸5分钟。
百会、涌泉,梅花针弹刺出血。
用三棱针刺十宣、中冲放血,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和前胸,用火罐在胸前、背部进行走罐拔吸。
六、误死
误死者多见于死者平素无病,突然因卧或坐、行走时倒地昏死,或同他人争吵,情绪激动或过度喜、怒、悲、恐,忧、思、惊而突然昏死。
人中、十宣、涌泉,三棱针刺出血。
膻中、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头部、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少商、委中,三棱针刺出血。
太阳、印堂,梅花针循经弹刺。
将患者口用铁器撬开,以三棱针或竹尖刺金津、王液二穴,血出即活,不可刺正中。
七、虫蛇咬伤、狂犬咬伤
患者被毒蛇咬伤后,应迅速用带子或布条在伤口上端(约3-6厘米)扎紧,以阻止毒液向上扩散,并立即进行放血治疗。
在被毒蛇咬伤的患部用三棱针或梅花针刺出血,用手挤或火罐拔吸。
在针刺放血时,应将患肢放低,进行针刺后,应用手在上都往下推挤压,以促使毒液排出。
当被毒蛇咬伤后,患者可立即用小刀或锐利物划破患肢部位,然后自己迅速用口吸吮或用手挤捏出血。
如上肢被咬伤,刺八邪穴出血;下肢被咬伤,刺八风穴,均用粗针或三棱针,梅花针沿手背(足背)横刺出血。
冯XX,男,30岁,四川省广元县千佛岩生产队社员,年5月5日初诊。
主诉:半月前走夜路被毒蛇咬伤,一直红肿疼痛。
症状:左脚背上红肿,拒按。
诊断:毒蛇咬伤。
治则:消肿泻毒。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患部,先用手挤出毒血,然后火罐拔吸10分钟出脓血,术后外用药贴上,一周后红肿消失,疼痛减轻,另配服中药一剂,服后痊愈。
钱,男,42岁,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房管所临时工,年12月3日初诊。
主诉:5月前,曾被毛虫咬伤,当时红肿疼痛,经治疗红肿消失,但疼痛至今未减轻。
症状;左脚掌按之疼痛,有一硬块物,无红肿。
诊断;毛虫咬伤。
治则:泻毒镇痛。
治法:在局部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为紫黑色,隔5分钟后用火罐再度拔吸出血,血为紫黑色,另外用蚤休磨醋外擦3日,疼痛消失。
八、晕车、晕船
当患者晕车晕船时,最好闭目休息,意守脚掌趾,不可向窗外观看,以静为主。由于空气不流通引起者,应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同时也可采取放血疗法治疗。
人中、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从印堂一百会-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l、用三棱针在少商处放血。
2、用梅花针从肘窝-腕关节弹刺。
3、火罐沿脊柱两侧循经走罐3次。
手指弯曲,用食、中二指第二指关节蘸水挟弹病人的印堂穴及颈部两侧和背部脊柱两旁的皮肤,直至皮下出现紫红色斑点为止.可用锋利物点刺微出血。
九、煤气中毒
在发现煤气中毒患者时,应立即把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如停止呼吸者,应采用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当患者苏醒后可进行针刺放血。
人中、太阳,三棱针点刺放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梅花针重刺后颈部、头部百会-风池穴、骶骨。
用手从患者肩臂抱推至十宣放血。
在人中、大椎两穴点刺出血,患者即可苏醒。
十、食物及药物中毒
由于患者误吃了有毒食物、变质食品和有毒药物,产生昏迷,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应立即进行抢救,最好立即进行催吐。将患者吃过的东西吐出,然后配合服中、西解毒药物,也可采用放血疗法治疗。
十宣、大椎,三棱针刺出血。
腹部,走罐拔吸10次。
脊柱、肘窝,梅花针弹刺出血。
人中、十宣两穴用三棱针放血。
1、然谷、上巨虚点刺出血。
2、委中穴,三棱针点刺出血。第二节 内科刺血
一、中风
病人平素正气不足,脏腑阴阳失调,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情志郁结,饮食不节,肝失健运,痰热聚集。如血随气逆,风痰上扰,上冲于脑,则突然昏迷,为邪中脏腑;如风痰走窜经络,致使气血运行失调,则口眼㖞斜,半身不遂,为邪中经络。虚则补,实则泻。
人中、手十二井穴,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命门,火罐拔吸5分钟。
后颈部、翳风、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十宣、足三里,三棱针刺出血。
脊柱两侧,火罐循经走罐。
在患恻的有关经脉上沿经叩打,阳经与阴经交替施术。
用柳条轻微抽打患侧或脊椎两测,肤红为度,然后用锋利物叩刺出微血。此法体弱者隔天一次,体强者每天一次。
1、用三棱针刺手十指和十二井穴。
2、用三棱针刺委中、足三里。
刺络拔罐肩髃、环跳。
梅花针弹刺合谷、曲池、阳陵泉、悬钟等穴。
甘XX,女,49岁,四川省江油公厂工人,年4月19日初诊
主诉:一周前突然口眼歪斜,说话不清楚,右半身无力。
症状:口眼向右侧歪斜,面部皮肤麻木,语言失利,口角流诞,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脉象浮数而弦。
诊断:中风(中经络)
治则:活血祛风,通经活络。
治法:三棱针点刺患侧百会、上星、地仓、太阳、少商等穴位;用梅花外弹刺印堂一百会-大椎穴10次,再从印堂-太阳-风池-肩并穴10次。火罐拔吸大椎、命门、肩髃,手心、脚心分别10分钟,另配合服用中药数剂,加强功能锻炼,经9次施术治疗,症状消失,获得治愈。
二、头痛
头痛是一种自觉症状,由于外感风寒,邪气上犯,寒凝血脉,脉络不通,或感受风热,邪气上扰;或外受湿邪,邪气上侵;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脾气不足,不能化生气血,气血亏虚,脑府失去充养等。此外因损伤头部,血瘀于脉络之中也可发病。体虚者配合用药.实证则多泻气血为主。
太阳、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风门、肝俞,火罐拔吸5分钟。
额前、颈后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列缺、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神道、肺俞、脾俞,火罐拔吸5分钟。
梅花针沿肘窝横纹与腘窝横纹叩打。
1、在头痛处用针刺出微血,然后用头巾包于额顶部,
以避邪风。
2、用带刺的树条在头痛处进行反复叩打,然后白酒洒
在头上进行摩擦,此法镇痛效果好。
1、针刺百会微出血,头痛者立愈。
2、偏头痛者:梅花针沿印堂-太阳弹刺患侧,微出血。
额顶痛者:梅花针沿印堂-百会-大椎弹刺,微出血。
额后痛者:用梅花针从百会穴分别弹刺至肩并穴,微出血,可在大椎拔罐5分钟。
曹XX,男,46岁,四川省沙州市兰田坝气矿工人,年10月9日初诊。
主诉:前天受凉,微觉发冷,昨日起开始头痛。
症状:头痛位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区,有时后枕区亦痛,恶风寒,项背强,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头痛(风寒)。
治则:疏风散寒。
治法:三棱针点刺太阳、百会穴出血,疼痛立止;梅花针沿印堂-百会-大椎弹刺,然后推揉此经穴,一日后痊愈。
张XX,男,43岁,湖南省岳阳市农机厂工人,年4月13日初诊。
主诉:前额及两侧头痛1年余,影响工作。
症状:头痛发作较急,病势剧烈,时而恶寒发热,脉浮数。
诊断:风热头痛。
治则:疏风解表。
治法:用梅花针从印堂-百会-大椎;再从印堂-太阳-风池弹刺,然后两指提捏针刺部位微出血;三棱针刺行间,血出为淡红色;火罐拔吸大椎10分钟,另沿脊柱两侧走罐5次;用姜蘸白酒擦揉背部,肤热为度。术后患者汗出,头痛立愈。
三、胃痛
胃痛即胃脘痛,由于痛近心窝部,民间有称心窝痛,此痛多由忧郁,恼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气机阻塞;或气滞日久,造成血脉凝涩,瘀血内结;或脾胃虚弱,阳气不足,中气下陷,内生虚寒,寒凝血脉,脉络不通。此外,过食生冷及湿热虫积等皆可形成。虚则放气,实则刺血。
足三里、膏肓,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脾俞、胃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腰背、胸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中脘、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梁门、身柱,火罐拔吸10分钟。
中脘、内关、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1、用手蘸酒拍打痛部,肤红为度,用大头针挑刺出血,立止。
2、前胸从腹正中线,后背从脊椎线,分别用梅花针由上至下循经叩刺至肚脐和命门。
张XX,男,28岁,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街工人,年7月1日初诊。
主诉:胃部及胁部反复窜痛6年,今日疼痛更甚。
症状:胃脘胀满,有时痛连胁下,用手按熨感到舒适,时而呃逆,舌苦薄白、脉弦。
诊断:胃脘痛(肝气犯胃)。
治则:疏肝理气。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太冲、足三里、少冲、二间出血;梅花针弹刺肝俞、胃俞、中脘区域,然后用火罐拔吸出血。一次治疗后,疼痛立愈。
四、腰痛
此病多由于年老体弱,或劳累过度,以致肾精亏虚,腰府失养;或居处潮湿;或因跌打损伤,血瘀于脉络;或涉水冒雨,感受寒湿之邪,造成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虚则补气补血,实则泻气泻血。
腰俞、委中、三棱针刺出血。
阳关、阿是穴,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腰背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肾俞、腰阳关,三棱针刺出血。
命门、肚脐,火罐拔吸10分钟。
腰两侧旁、环跳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1、用酒拍打膝窝部,肤红为度,挑刺红点出血。
2、用树条或软竹条醮姜水,拍打腰部,然后用大头针点刺出血。
昆仑、委中、承山放血,腰痛立止。
林XX,男,32岁,贵州省遵义市八五厂工人,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两月前抬重物时,不慎闪腰,当时卧地不起,经各种方法治疗,稍有好转。
症状:弯腰则痛如刺,不得转侧,脉沉涩。
诊断:血瘀腰痛。
治则:活血通络。
治法:用三棱针在委中、阿是穴放血,血为紫黑色。火罐再次拔吸出血,血为紫红色。大椎、命门、环跳、承山火罐拔吸l0分钟。另外敷药,再煎服加味四物汤。
3天以后,患者腰痛大减。用梅花针沿腰部弹刺,腰俞、环跳点刺留罐10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另用“海马追风膏”加外用散末外贴,一月后患者来信告之病愈。
五、胸痛
此病分为外感胸痛及内伤胸痛。外感胸痛,多为湿热犯肺;内伤胸痛,多为寒痰壅塞,水饮留积胸胁,心阳不足或心血瘀阻所致;亦有因肝火上犯所致者。虚则顺气宽胸,实则泻血通络。
心俞、膻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膻中、脊柱,梅花针弹刺出血。
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心俞,火罐拔吸5分钟。
足三里、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胸痛用梅花针或大头针顺胸肋弹刺,并进行深呼吸,吸气弹刺。
陷谷、期门针刺出血,胸痛立止。
王XX,女,32岁,湖北省经阳县古隆中大队社员,年7月6日初诊。
主诉:有反复胸痛史,这次发病已两天,因感寒而起。
症状:胸部闷痛,有时有针刺样痛,严重时痛至背心,有时也连及肩臂,舌面有紫斑,舌苔薄白,脉略弦。
诊断:胸痛(气滞血瘀)。
治则:化瘀通络,活血理气。
治法: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出血,梅花针弹刺心俞、膻中,用火罐拔吸出血。用手指点按内关、外关穴各l分钟。走罐法推运胸、背部10次,肤红力度。每日施术1次,经3次治疗,胸痛消失。
六、胁痛
肝脉布于两胁,七情郁结,肝气失其条达,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故发病多胁痛;亦有因经血亏损,血少不能濡养肝络;或因闪挫络脉停瘀等,均可导致胁痛。虚则用药配合,实则泻血补气。
阳陵泉、窍阴,三棱针点刺出血。
辄筋、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胸胁痛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肝俞、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肾俞、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椎两旁,梅花针弹刺出血。
1、用梅花针弹刺胁痛处,走罐10次,然后再弹刺出血。
2、术者双手指尖分别左右顺胸胁间,由慢到快,由轻
到重地推揉,肤红为度,然后大头针点刺红点出血。
1、丰隆、厉兑、支沟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陷谷穴三棱针刺出血,胁痛立止。
3、大椎、肝俞、身柱、阿是穴等,用火罐拔吸15分钟。
郑XX,男,33岁,家住河南省郑州市二七路纪念堂街,年7月9日初诊。
主诉:胁痛一日,逐渐加剧,有时左右走串不定,以胀痛为主。
症状:两胁下痛甚,伴有胸皖胀闷,有时呃逆,沉闷寡言,不欲饮食,苔薄白,脉弦。
诊断:胁痛(肝气郁结)。
治则:疏肝理气。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阳陵泉、陷谷穴,胀痛立止;然后用梅花针弹刺期门、肝俞,加火罐拔吸出血。一次治疗后,病痊愈。
七、腹痛
腹痛多由暴怒伤肝,肝气郁结,以致腹中气机阻滞;或过吃生冷,寒邪内停,收引脉络;或脾阳不振,寒从中生,凝滞血脉;或因饮食不节,食滞中焦,气机不利等形成。亦有由虫积引起的。肠痈不包括在内。虚则放气,实则刺血。
足三里、厉兑,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身柱、气海,火罐拔吸15分钟。
下腹部、天枢、关元,梅花针弹刺出血。
下脘、天枢,三棱针点刺出血。
脾俞、气海,章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腰背一肚脐,梅花针弹刺10次出血。
1、用手蘸酒拍打膝窝处,挑刺委中穴。
2、用手从大腿上方抱推往下至商丘,针刺放血,然后下推至厉兑,针刺放血。
1、点刺神阙、公孙放血,痛立止。
2、三里、内庭放血,腹痛止。
贺XX,女,18岁,四川省达县市蒲家公社四大队社员,年11月5日初诊。
主诉:小肚腹疼痛5天一直不好。
症状:脘腹胀痛,胸闷嗳气,喜怒,脉弦苔薄.
诊断:腹痛(血瘀气结)。
治则:理气祛瘀。
治法:在气海、阿是穴、足三里先用火罐拔吸10分钟,然后梅花针弹刺,再次拔罐出血,用手指点按内关、外关、合谷穴5分钟。另外贴膏药,服药3剂。经治疗2次痊愈。
八、痹证
痹证多因体质素虚,卫外不固,腠理空疏,汗出当风,涉水感寒,久卧湿地等而成。风寒湿邪侵入关节经络,痹阻于血脉,气血运行不畅而成风寒湿痹。有因经络先有蕴热,又遇风寒湿邪侵袭,里热为外邪所郁,气血失于宣通;或因风寒湿邪郁于肌肤脉络之间,留而不去,化成热。行痹、着痹,以放气除寒湿为主;痛痹、热痹,以刺止泻热镇痛为主。
(一)上肢
腕骨、合谷、手三里、尺泽,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贞,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肘部、腕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曲池、外关、阳溪,三棱针点刺出血。
从肩部向下走罐,肤红为度。
四指间放血,用梅花针沿腕弹刺手指。
1、梅花针蘸上药水沿上臂循经弹刺上肢,在患处多重叩。
2、在肘部、腕部或患处用大头针点刺出血后,白酒擦揉,然后用艾火灸1分钟。
3、梅花针点刺出血后,用姜、艾叶合水而擦洗数次。
(二)肩背
大椎、肩髃,三棱针点刺出血。
肩外俞、身柱,火罐拔吸15分钟。
肩部、脊柱,梅花针弹刺出血。
肩井、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髃,火罐拔吸15分钟。
沿肩胛呈圆形弹刺,梅花针弹刺出血。
1、用有刺的树条抽打患部,肤微出血为度。
2、用大头针点刺肩髃处,火罐拔吸出血。
腰俞、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秩边、殷门,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患部,梅花针刺出血。
八髎、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环跳,火罐拔吸15分钟。
腰部,梅花针刺出血。
1、在膝窝处用大头针刺出血。
2、在膝窝处用刺条抽打出血,也可在腰部抽打出血。
3、火罐在腰、股痛处拔吸2分钟,然后针刺拔罐出血。
(四)下肢
厉兑、解溪、阴陵泉,三棱针点刺出血。
承山、涌泉,火罐拔吸15分钟。
膝部、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丘墟、阴陵泉、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大椎、承山,火罐拔吸15分钟。
阿是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1、用刺条蘸酒拍打患部,肤红微出血。
2、术者用手从大腿抱推至脚趾,然后脚趾放血。
李XX,男,48岁,重庆塑料机械厂工程师,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双肩关节痛4-5月,经多方治疗,臂仍不能抬举。
症状:上臂局部冷痛,得热则减,手臂不能上举,前后抬举则痛,右侧为甚。
诊断:痛痹(肩周炎)。
治则:温经,通络,镇痛。
治法:(1)右臂用走罐法来回10次,肤红为度。梅花针弹刺阿是穴,另拨罐出血,血为紫红色。在大推、肩髃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为紫红色。然后用祖师麻膏药加外用散末贴于痛处。(2)左臂先用推揉手法,然后用祖师麻膏药加外用散末外贴。
经过临床对照,3天后右臂疼痛大减,可以举臂。左臂痛稍减,仍不能举臂。
第二次治疗,双臂皆刺血。梅花针沿肩肿呈圆形弹刺后,顺经络弹刺至手指,用三棱针点刺肩髃、阿是穴出血,血出紫红色。外用祖师麻膏药加散末贴。并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经5次放血治疗,两月后回访,举臂灵活,基本痊愈。
孙XX,男,32岁;陕西耀县城东药王庙大队社员,年6月18日初诊。
主诉:两膝关节疼痛1年余,走路时不得力。
症状:风寒湿邪侵袭四肢,手脚疼痛,酸软无力,喜温怕冷。
诊断:痹证(痛痹)。
治则:活络镇痛。
治法:三棱针刺厉兑、解溪、阴陵泉出血。用梅花针弹刺膝部,火罐拔吸出血。贴外用祖师麻膏药。经两次治疗,症状全消失。
九、痿证
此证多因热邪犯肺,耗伤肺津,筋脉失养:或因湿热之邪蕴蒸阳明,筋脉驰缓不用;或因久病体虚,房事过度,肝肾精血亏损,筋骨失养所致。虚则补,实则泻。
(一)上肢
腕骨、肩贞,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肩髃,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腕部、四手指,梅花针弹刺出血。
曲池、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大杼,火罐拔吸15分钟。
颈肩部、外关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下肢
窍阴、悬钟、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腰俞、命门,火罐拔吸15分钟。
阳关、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下巨虚、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环跳、承山,火罐拔吸15分钟。
膝部、足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背部脊柱由上至下拿提,肤红为度,点刺出血。
秦XX,男,28岁,湖北省十堰市四堰厂区工人,年8月13日初诊。
主诉:半年前一场病后,上肢手臂痿软无力,平常心烦意乱。
症状:上肢痿软无力,身重,小便浑浊,胸闷,两手心发热,苔黄腻。
诊断:痿症(湿热浸淫)。
治则:清热利湿。
治法:在大椎、肩贞、腕骨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弹刺肩髃和上臂阳经穴(循经)。火罐拔吸颈肩部走罐肤红为度,另配合膏药,4次治疗效果良好。
十、癫狂
癫征是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多因七情所伤,心神不能内守。癫证一般为情志不逐,谋虑太过,积忧久郁,损伤心脾,也可因气郁生痰,蒙蔽心窍所致。狂病多因暴怒,损伤肝胆,气逆化火挟痰,上蒙清窍;或因惊恐,神明不能自守而成。
少商、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骶部、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百会、十二井,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心俞、涌泉,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头部、行间,梅花针弹刺出血。
将患者两大指绑上,然后用三棱针重刺少商穴出血。
用针刺长强穴呈梅花形,然后挤压出血。
十一、眩晕
此证多因肝肾阳虚,肝阳土亢;或脾失健运,内生痰湿,阻遏清阳;或先天不足,劳伤过度,导致肾精亏损,精不生髓,脑府失充,或久病耗伤血气,或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两亏,气血不能上荣脑府等形成。虚则补气养血,实则泻血放气。
百会、太阳,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心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足三里、商丘、太冲,三棱针刺出血。
身柱、神道、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用梅花针弹刺。
1、人中、十宣放血。
2、用手从肘部推至少商处放血。
在印堂、太阳、百会穴放血,治疗眩晕。
曾XX,女,40岁,重庆市合川县东渡公社一大队社员,年4月11日初诊。
主诉:头晕眼花耳鸣已7天,看见房屋旋转,不敢睁目,不敢走动。
症状:头部胀痛,眩晕耳鸣,口干苦,心烦多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诊断:眩晕(肝阳上亢)。
治则:泻热熄风,平肝潜阳。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百会、太阳、十宣放血。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火罐拔吸大椎、心俞、肝俞。配合服中草药。经5次治疗,症状消失。
十二、心悸
此证多因忧虑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突然受惊恐,致心神不安;或因失血过多和病后血气未复,致使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或因痰火内扰,以致心气被阻;或因心阳不振,水停心下;此外尚有肾阴亏损,阴虚火旺等引起。虚则用补,实则宜泻。
心俞、神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脊柱两侧,火罐拔吸走罐10次。
内关、膻中,梅花针弹刺出血。
足三里、三阴交,三棱针挑刺出血。
大椎、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在十宣处连续用大头针点刺出血,由轻到重。
1、在心俞处挑刺出血,三阴交用梅花针弹刺。
2、神门、少冲、然谷、阳陵泉等穴,点刺出血。
十三、不寐
此证多因思虑劳倦,脾气受损,生化不足,心血亏耗,心神失养;或因房劳伤肾,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或因情志抑郁,心神不安等多种因素导致而成。虚则益气补血,实则放血活气。
神门、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神道、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骶部、头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头窍阴、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心俞、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中脘、关元,梅花针弹刺出血。
1、用梅花针在头部循经弹刺,隔日1次。
2、用三棱针在足三里处挑刺出血。
康xx,男,36岁,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蔬菜五队社员,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失眠数月,胃脘部胀气不舒,干呕,大便不好。
症状:失眠,胃脘不适,肠鸣腹胀,食纳减退,大便失调,脉弦滑,舌苔白腻。
诊断:不寐(胃气失和)。
治则:和胃安神。
治法:在神门、行间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在头部循经弹刺。火罐拔吸足三里、大椎、中脘、肾俞穴各10分钟。另外,早服保和丸,晚服香砂养胃丸,半月后痊愈。
十四、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多因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或风热等邪气所致。邪气侵袭机体,多以表皮或口鼻而入,使胃气失宣或肺气不利,出现邪气束表或邪气犯肺等症状。寒则放气拔罐,热则刺络放血。
少商、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沿肺经叩打,梅花针弹刺出血。
。
大椎、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府、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膀胱经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1、用姜蘸莱油在患者背部抱刮肤红,或挑刺出血。
2、用酒擦于肺部(肺俞穴)肤红为度,大头针挑刺出血。
3、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肘窝,大、小鱼际、鼻部、风池、合谷、曲池、迎香穴等出血。
1、大椎穴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吸。
2、然谷穴三棱针点刺出血。
唐XX,男,34岁,四川省内江市火车站工人,年10月16日初诊。
主诉:受凉2日,鼻塞,头痛,流涕,全身不适。
症状:鼻塞流涕,全身不适,发烧口干咽痛,微咳无痰,面赤,舌淡苔薄白,脉象浮数。
诊断:感冒。
治则:解表祛邪,疏通经络。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太阳出血;梅花针弹刺大椎、肺俞,然后拔罐出血;最后用走罐,顺脊柱两侧走罐10次,肤红为度;温灸大推、命门、合谷各5分钟,一次治愈。
十五、咳嗽
咳嗽为肺脏的常见病症,其致病原因有两方面:一为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从口鼻及皮毛而入,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二为其他脏腑有病影响及肺,或七情所伤郁久化火,肺中燥热或牌虚生痰,上塞于肺而成。虚则用药,实则刺血放气。
太冲、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气管两侧、中脘、内关、太渊等穴,梅花针弹刺。
少商、丰隆、风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胸、背、腰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在肺俞、膻中穴点刺拔罐出血。
1、针刺列缺、少商出血。
2、梅花针沿肺经叩打出血。
赵XX,男,61岁,四川省白沙工农区万福铁厂退休工人,年9月8周初诊。
主诉:发烧,咳嗽,流涕,4日药后咳嗽仍不止,咳时胸部隐痛。
症状:咳嗽不止,面红,口干发热,舌红苔黄薄,脉沉数。
诊断:热咳。
治则:清热祛邪、宣肺止咳。
治法:在太冲、少商、丰隆穴用三棱针放血;用梅花针在大椎、肺俞、膻中等穴弹刺后火罐拔吸出血,经4次治疗痊愈。
十六、哮喘
此证可分虚实两类。虚证,主要指肺、肾,由于肺气虚,气无所主,则肃降失权。肾气虚,下元不固,则气失摄纳。实证,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邪气犯肺,则宣降失职。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积湿生痰,痰浊犯肺而成。虚则补气,实则刺血。
列缺、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中府,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胸、背、腰胁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膻中、丰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膏肓、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颌下、气管两侧、膻中,梅花针弹刺出血。
在华盖、腹中穴用手指点揉次,然后大头针点刺出血。
在肺俞、天突穴上挑刺出血。
十七、呕吐
此证多为忧郁恼怒伤肝,肝气犯胃,导致胃气上逆:或饮食不节,食滞中脘,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虚弱;或胃阳不足,胃纳失常;或因寒热之邪犯胃,胃气失和等形成。虚者宜补气为主,实则宜泻,刺血为主。虚实兼顾,配合药治。
足三里、公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腹部任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大椎、脾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下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足阳明胃经、内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承浆穴出血(点刺后双手挤捏出血)。
在金津、玉液穴放血。
十八、吐血
此证多为脾、胃、肝三经阴阳不合。由于胃热过甚,血浮于上,或思虑伤脾,不能统血;或暴怒伤肝,血随气逆等而成。用放血疗法治吐血,主要以泻胃热,平肝怒为主,血不可多出。虚则补,实则泻。
内庭、胃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膈俞、期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厉兑、丰隆,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足三里、合谷、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在厉兑、足三里、胃俞等穴挑刺出血。
十九、泄泻
此病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慎,或因脾胃虚寒和肾阳不振等所致。虚则少放血,实则多泻血,另配合服中、西药治疗。
曲池、内庭、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三阴交、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间、上巨虚,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胃俞、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旁,下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用针点刺脐中四边穴出血。
1、用三棱针点刺长强穴出血。
2、火罐拔吸脐中15分钟,然后用针点刺出血。
二十、黄疸
此证多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损伤肝、胆、脾、胃的机能,以致湿邪停留或湿热蕴积而成。病性偏于热者为阳黄;偏于寒者为阴黄。寒者多拔罐,热者多泻血。
行间、胆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期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胸胁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肝俞,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胆俞、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大椎、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在颈后部,用梅花针挑刺出血.然后加上3个火罐拔吸再次出血。
1、在颊里穴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在百劳、足三里、中脘等穴挑刺出血。
3、用三棱针在脾俞穴上挑刺出血。
二十一、阳痿
此证多因早婚纵欲,房事过度,肾气亏损,以致命门火衰,精气虚竭;或因恐惧伤肾,均能导致阳痿。虚则宜补,实则宜泻。
肾俞、复溜,三棱针点刺出血。
关元、膀胱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腰背、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三阴交、命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肾俞、气海,火罐拔吸15分钟。
下腹部、三阴交、关元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用梅花针弹刺腹股沟内侧出血。
l、在然谷穴放血。
2、在大赫穴挑刺出血,然后拔罐5分钟。
二十二、疟疾
疟疾俗称为打摆子,多发于夏秋季节。因感受风寒暑湿等邪,伏于半表半里,营卫相搏,正邪交争而发病。如久疟未愈,反复发作,耗伤气血,痰凝结于胁下,形成疟母。
陶道、阳辅,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后溪、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背部,火罐走罐拔吸20次。
曲池、合谷、间使、梅花针弹刺出血。
用粗缝衣针挑背部红点出血。
1、用三棱针刺十宣出血。
2、用三棱针挑刺十二并穴出血。
第三节 妇科刺血
一、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等有了改变,
并且出现其他症状而言。此证多因忿怒郁结,思虑过度,损伤肝、脾、冲、任四脉,或气血虚弱,寒热之邪客于血分等所致。常见症状有经期超前、退后、或无定期。虚则多放气,实则多泻血。
三阴交、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行间、肝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期门、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关元、足三里、间使,梅花针弹刺出血。
用梅花针弹刺天枢、石门、照海等穴。
二、痛经
痛经即是经期腹痛,以缓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多因行经期感受寒邪,客于胞宫、凝滞经脉,经行受阻而痛:或因精神紧张,抑郁暴怒,气滞经行不畅;或因平素体虚,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以致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运行无力,以致痛经。虚则用药,实则泻气血。
太冲、大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关元、中极,火罐拔吸10分钟。
胸腰背部、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行间、三阴交,三棱针点刺出血。
膈俞、肝俞、天枢,火罐拔吸10分钟。
气海、三阴交、期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在阿是穴上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在地机、次髎二穴处挑刺放血。
周X,女,34岁.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某公社干部,年6月12日初诊。
主诉:经期不正常已半年多,近两月,月经来时小腹急痛。
症状:行经不畅,平时心烦善怒,胸闷,经前小腹胀痛,拒按。腰部隐隐作胀,舌色青紫,脉沉涩。
诊断:血瘀痛经。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治法:用三棱针在太冲、行间放血,血为鲜红色.梅花针在关元、中极弹刺,火罐拔吸5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然后用姜蘸酒擦揉关元、腰俞、大椎。另用狗皮青加外用散末贴于关元、腰俞穴。内服隔下逐瘀汤5剂。并嘱患者用灸条在痛处每日早晚各灸5分钟。第二次行经时,症状消失,病告痊愈。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