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积液的患者,髌骨盖摸着会有明显发热,这也是判断是否有积液的一个经验之一。治疗膝关节积液,也就是西医所谓的膝关节滑膜炎,我这些年经历了从外敷药、内服药、火针点刺、刺血拔罐、推拿挤压手法、针筒抽积液、注射玻璃酸酶并加压包扎等等多种方法和治疗过程。都是极少数治好了,大多数患者总是反复不愈,找不到一条更合理更有效的道路,令人非常头疼。
调理脾胃治疗膝关节积液年前某日看书,书中谈到古人治理大自然的经验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突然醒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正是如此做的么?为什么在治病方面,我们就不能加以运用这个道理呢?道理如此简单,我们却视而不见,正如《周易》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中医的脏腑中,脾胃的五行属土,五行里也惟土主湿,很显然,按照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来分析,我们通过调理脾胃来治疗膝关节积液应该是有效的。
水来土掩,很有道理,但如果洪水浩荡,就会形成堰塞湖,这就是积液很重的现象,这时候仅仅用土掩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泄洪才可以。
我四年前曾经遇到过一个急性膝关节滑膜炎的患者,膝关节肿大如球,当时我还采用的是用抽水的方法,抽出来的积液居然达到毫升这么多,这种状况就类似大自然发生灾难之后形成的堰塞湖了,水满为患,必须及时治理。抽水是抽不完的,因为上游源源不断还有水来,而这个水源我们又不可能截断,最明智的方法就是泄洪了。
积液泄泻疏导——梁丘、血海泄洪怎么泄呢?在膝关节附近,足阳明胃经有郄穴梁丘,足太阴脾经有血海穴,血海又叫血郄。这两个穴位太重要了。郄,在古汉语里,是孔隙的意思,中医针灸里,郄穴的特点,是善于调治各种急性病。而梁丘穴,顾名思义,就是如山梁一样的土堆,那么用粗针刺梁丘,在土堆里打个洞,就可以起到开闸放水的作用。
血不利则为水——刺血曾提出一个观点:血不利则为水。我曾经采用刺血的方法治疗过一些膝关节积液的患者,有的也确实能见到明显效果,可见此说法有理,只是我们运用还不得要领而已。那么,脾经的血海,顾名思义,也就是主管血的聚集,在我的针灸观念里,穴位只是一个开关而已,所以,我就采用针刺血海,来起到调利血水的作用。
活动膝关节——犊鼻穴那么积液泄泻疏导之后,我们还应该做一件什么事呢?那就是让膝关节活动活动,以利于关节局部气血的运行和组织修复。手法是一方面的作用,效果是其次的,针灸里面,与膝关节相关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犊鼻穴。古人为什么把这个穴位叫犊鼻呢?我认为一方面是膝眼这个地方的外形如同牛的鼻子,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并不明白,其实这个穴位,是能够让膝关节活动自如的,因为我们只要牵着牛鼻子,牛就会乖乖跟着我们走。
所以,现在我们就明白了,古人治疗膝关节积液,只须取针灸针,扎梁丘、血海、犊鼻这三个穴位,就可以了。
总结:
本方法的特点是无痛苦、无切割、无撕裂、无损毁、无烧灼、不注射、不吃药,不敷药,不会产生任何后遗症和毒副作用,是一种简便、快捷、立竿见影的优秀疗法,值得推广运用!
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一点经验(二)
我说的这个治疗方法,是临床上实践摸索出来的,疗效是真的,并不忽悠人。其实不仅仅是治疗膝关节肿痛,对于其他很多膝关节疼痛、酸、冷等症状,效果更好。只不过,日志里我只是浅略的说了一下穴位的名称,并没有详细的穴位定位,以及取穴方法,这是我故意埋下的一个伏笔。
果然不出所料,几乎没有人留意到我如何取穴的问题,这令我感到很失望。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传统的观念里面,穴位就是书上、针灸穴位图上所标注的那样,也就是那个位置而已,既然扎针嘛,朝这个部位扎就是了,还会有什么奥秘呢?
呵呵,有一句话,叫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大家应该懂得这意思。其实我所说的血海、梁丘、犊鼻这三个穴位,与大家心目中的穴位,取穴方法是不一样的,对这几个穴位,我有我自己的理解方式,这决定着疗效的高低。
没有人问这个问题,那日志里评论中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我心里就在想,似乎都没明白我说的到底是什么,怎么操作的,一看到我说话就开始拍巴掌欢迎或扔臭鸡蛋砸,这从何谈起呢?
穴位定位:
请揣摩琢磨《灵枢经》和《针灸甲乙经》相关内容。
扎针要点:
血海和梁丘,伸直腿取穴。犊鼻,屈膝取穴。
膝关节疼痛在临床很常见,多因各种关节损伤、感染、退行性改变等引起。对受寒及退行性改变引起的疼痛,针灸治疗有立竿见影之效。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如下。
1
交经巨刺法
根据患膝疼痛位置的不同,取对侧肘部之曲池、尺泽、天井、小海等穴。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泻法,至患处疼痛减轻或消失为止,并留针30分钟。
2
针刺内关法
取患侧内关穴,进针得气后,持续缓缓捻针,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膝或以手按压患处,疼痛减轻或消失后,留针20分钟。
3
膏肓穴刺络拔罐法
取背部患侧膏肓穴,以拇指在其附近按压,找到压痛点后,以三棱针点刺数下或以皮肤针叩刺出血后,加拔火罐,留罐10分钟。拔出瘀血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4
局部刺络拔罐法
在膝关节疼痛部位寻找青色之静脉,以三棱针点刺后,则出血如豆,然后加拔火罐。为了预防火罐漏气,可在罐口涂上超声耦合剂,留罐10分钟。或者在压痛点上以皮肤针叩刺后再拔火罐。本法对久痛不愈及扭伤所致者,疗效显著。
5
委中刺血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患膝下垫上塑料纸、草纸或药棉。如见委中附近有怒张之络脉,则以三棱针点刺,任其血液流出,始为深紫色,渐变为淡红,后自停止,以75%酒精棉球擦去污血。
6
腹部敏感点针刺法
膝痛患者在腹直肌第4节处可有明显的敏感点,且多以患侧为明显。患者取仰卧位,以拇指在其腹部找到敏感点后,用针刺入,得气后留针30分钟。
以上数法,根据临床需要,可单独应用,亦可联合使用。
——END——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