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膝关节的正常生理运动

膝关节的正常生理运动是纵向的屈伸运动。在太极拳运动中要避免重力放在膝关节上。转移重心时,要脚底用力,膝盖外撑,重力自然会转移到胯部,这是人体力学原理。在太极拳运动中要先学会太极思维,改掉常人的用力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正确练习太极拳防止膝关节损伤在练习太极拳的整个过程中,膝盖是不用受力的,力要全放在胯部。膝关节仅是一个过力点,而不是受力点。避免扭动膝盖去转移重心。如果膝盖有旧患或受过伤,要更加小心。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的运动方向是直接向脚尖方向,但不可过脚尖。其主要方法是收胯,否则膝关节的前点容易造成疼痛。练习过程中,如有膝盖酸痛的感觉,心理负担不要太重,别害怕,休息过后,不适感会消失。如果是膝关节的拉伤或扭伤,则是刺痛的感觉。如有旧患,要加强对膝关节的保养,练拳前要充分活动膝关节,做足热身运动。练拳后注意不要用冷水洗或风吹,要热敷和按摩。正确的练习方法,不但不会引起伤痛,还会医治膝盖旧患。练拳时膝盖疼痛不用害怕。首先,练拳过程中一定要时时注意姿势的要求,如松胯,膝关节与足尖方向要一致等等。其次,练拳要慢慢练,放松练。心理紧张,容易造成动作紧张。再者,初学阶段,要注意运动适量,循序渐进地提高。

因为练习者动作长期做得不正确,造成了膝关节的慢性损伤。譬如:做“左虚步”动作,无论前脚掌踏地,还是后脚掌落地,右腿都为支撑腿,是主力腿;左脚为虚步,是附加支撑。很多练习者在完成这个动作时,根本没有注意到右膝关节的方向,经常是右膝关节内扣,右膝关节与右脚尖明显的不在同一方向上。再有,就是右支撑腿的脚尖与正前方的夹角超过45°,甚至于达到90°,使得右膝关节受力不均匀。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右膝关节副韧带损伤的原因,时间久了,就会造成韧带扭伤疼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右腿支撑时,右膝关节与右脚尖方向一致,右大腿、右脚在同一立面上。这时右腿的受力点绝大部分在右腿的股四头肌上,因此,右腿部肌群得到锻炼,缓解了膝关节承重的压力,并且也避免了由于膝关节方向不正确,造成膝关节受力过大,而产生向前俯身、突臀、左右歪髋的现象。

再如:由“挤式”变换到“按式”的动作,步法的变化是由弓步到“坐步”再回到弓步,腿部力量有一个虚实变化。“挤式”的右弓步,其左脚与右脚的夹角是45°,随着身体重心的缓慢后移,左腿屈膝后坐,左膝关节的方向仍然保持在45°,左大腿、左膝关节、左脚保持在同一立面。这时,左腿的受力点绝大部分在左腿的股四头肌上,使得左腿部肌群得到锻炼,缓解了左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此时,髋关节就可以放松,达到沉髋的目的。然后左腿缓慢自然蹬直,重心前移回到弓步。这样做就避免了由于膝关节内扣,造成膝关节受力过多而产生向前俯身、突臀、左右歪髋的现象。还有,弓步的步型,一脚向前,另一脚与前进方的夹角为45°,屈膝弓步,膝关节不超过脚尖,另一腿是自然蹬直。在这里强调的是“自然蹬直”,大腿与小腿要有一定的角度,尤其是膝关节微外撑,要做到大腿、膝关节、后脚在同一立面。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膝关节疼痛,又可达到“沉髋”“圆裆”的目的,既增强腿部力量,又提高了抗跌摔的能力。









































蹇冪悊灏忕煡璀樻壘鍒扮瑷e厛淇傝В姹哄晱椤屽槄濂?
瑙嗙綉鑶滈潤鑴夐樆濉炵溂搴曞嚭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