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练太极拳时,如果方法不对,很容易让膝盖受伤。
正确的太极拳训练不仅不会造成损伤还会修复损伤的膝关节并使之康复。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说,练了太极拳之后膝关节损伤反而更严重了,这就是错误的练习方法造成的。
那如果膝盖已经因为错误的动作和方法导致很疼了,连拳都没法练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快来看下面的视频吧!
学会这招,练太极时膝盖不疼范德治
说到这个话题,那是老生常谈了,好多文章也说了不少,但是练起拳来,效果却不尽人意。为此我再谈谈个人的一些练拳方法,或许对拳友们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猫步是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其实猫步是一个意识形态的东西,它是告诉你落脚不能有声音,如履薄冰。提腿犹如从泥里拔出来,不能有蹬力。在步法的运动过程中,为什么老师要强调慢练,就是让你在保持立身中正的前提下,给腿部一个静负荷量,逐渐增加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我们练拳出步时,往往都是还没有站稳一条腿,虚实还没有分清,就匆忙迈出另一只脚了。这个时候,承重腿的跨关节挺出,膝关节加大了负荷,造成膝关节的第一个受损点。
每逢定式时,太极拳要求膝盖对脚尖的方向,而且最好是小腿垂直于地面,不能因为上肢动作的变化,影响到膝关节的扭曲,造成跪膝,这个是膝关节的第二个受损点。
下面我来谈谈第三个受损点,也是不被人所注意的关键点。每当在弓步形成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脚跟先着地,
二是踏平脚板给重心,
三是两腿同时蹬撑对拔形成弓步。
就是这第二步踏平脚板,被人们忽略掉了。出步以后,直接弓腿,造成了膝关节过渡前倾,没有了控制力(也就是撑力)。
改正的方法很简单,不做上肢动作,单独练习步法。从脚跟落地后,逐步感觉脚板和大地的亲密接触,就像坦克链条一样。
通过这样训练,不仅能够按摩脚底穴位舒筋活络,还能找到落地生根,两脚前后对撑的劲感。如果熟悉了以上训练方法,那么膝关节就不会再承重,不但不会疼痛,反而会轻松利落,脚下慢慢出现沉稳中见轻灵的态势。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在踏平脚板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去做转腰的动作。单纯看看文章可是治不好膝关节疼痛的,记得去实际练练吧。
往期回顾
感谢那些曾经嘲笑你练拳的人吧不能毁灭你的必将使你强大!
有人投资买房有人投资金融我用太极投资健康!
掌握“胸腰折叠”五规律,运劲打拳不是事儿
太极拳,国学的最高技术!
这篇文章只有一个字—“掤”!
喜欢就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