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痤疮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09/9044587.html
正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24分钟

回顾前几期考点预测解析:

(以上五门中医、中西医都共用)

在更新这15个系列之前,我写了关于以下7个问题的文章

1.关于更新考点预测解析的说明

2.笔试考试时间说明3.笔试改革趋势的分析4.中医及中西医单元分值预测5.模拟卷做题分数分析及分值投票6.机考考试指南7.临考心态

具体阅读可点击:

09

中医儿科学

今天说一下中医执业/助理中医儿科学的考试情况。中医执业的中医儿科学近几年及一试的考试情况,第四单元分别是考中外、中妇、中儿,外妇儿的分值都是50分。儿科的特色病考点多,比如年考儿科考了出疹的顺序: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出齐的表现在手足心疹。比如顿咳和急喉风的声响等,这是重点,小儿母乳喂养、牛羊乳喂养大便情况(年二试考)也是儿科非常有特色的地方,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年麻疹这个疾病就考了5-6分。且在A3题型中出现。

这段时间的复习,尤其是外妇儿的复习,一定要分配充分的时间。对很多人来说,这三门是新鲜科目,每年翻车的考生除了大部分基础不行没把考试当回事的,就是外妇儿因为复习时间不够导致考的很不理想的。

关于中医儿科学的学科概况及编排情况:外科辨病、妇科选方是各自的特色,相对而言,儿科病和内科病较类似。儿科是外妇儿中复习起来较为容易上手的,儿科学的选方和一些疾病其实和内科病很像,在儿科的考试中,要突出儿科病的特点,所以包括其中儿科学基础是重点,包括涉及到儿科特色的章节:新生儿疾病、儿科传染病和儿科其他疾病,其中儿科传染病是重点。科目的重点还是肺、脾、心肝、肾系儿科相关病证,这几单元,和中医内科病相似的,可以对比记忆。同时需要抓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选方上小儿和内科学中病证相同时,有的并不是内科的方,需要照顾小儿脏腑娇嫩、病变迅速等特点而选用别的方。

儿科的编排体例包括,前两个单元总论的基础、儿科保健,3-10为各论的具体疾病单元,包括肺、脾、心肝、肾(四个单元是类内科的,也有儿科特色疾病)、传染病(儿科特色)、虫证(儿科特色)、其他疾病(儿科特色)。

关于中医儿科学的编写逻辑,具体而言,儿科每个疾病的两个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疾病的病因病机还是疾病的辨证论治,比如肺系的感冒、咳嗽;脾系的泄泻、便秘,心肝的汗证、痫证,肾系的水肿等代表疾病,可以和内科对比学习,当然要注意儿科的特点,比如感冒因为小儿小儿具有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肝火易亢的生理特点,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脾胃系泄泻,除了常证和内科很相似,因为小儿脾常不足,会出现变证,气阴两伤和阴竭阳脱的情况等等情况。总之是常(对比内科)+变(小儿特点)的情况,这样复习起来就轻松一些。

一试的中医执业的中医儿科学情况,总论部分,考到了2岁胸围大于头围,每年两公斤;乳婴儿中药用量三分之一;还有问小儿个人史,不包括哪项,具体疾病包括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儿科川崎病与多细胞传单气营两幡証的治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气阴两燔——清气凉营,解毒化痰等。选方包括川崎病和传单气营两燔的选方,麻疹的宣毒发表汤考三次;五迟五软心脾两虚选方;注意力缺陷运动障碍痰火内扰选方;腹痛脾胃虚寒选方;厌食脾失健运选方;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卫失调选方;皮肤粘膜淋巴结结综合征:气阴两燔——清气凉营,解毒化瘀;儿科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小儿泄泻选方等,其他的还有病毒的实验室检查,还有疳积,四肢浮肿的血清蛋白低于多少?水痘邪伤肺卫的方剂,麻疹邪犯肺卫的方剂;儿科紫癜的分类;反复呼吸道感染;缺铁频克数;疳証表现;夏季热等。A3有小儿腹痛的病証方治法等。

儿科助理情况(师承和专长助理也是类似的),总论部分考到了小儿年龄分期1-3岁什么期;不属小儿生理特点的是;四诊++望诊;添加辅食原则。具体疾病考到了不属于生理性黄疸是产后24小时出现黄疸;厌食脾胃阴虚表现、治法;水肿、血压高、尿血表现辨哪种肾炎;痢疾,小儿泄泻,麻疹的特征以及恢复后隔离期;佝偻病钙剂服用时间;幼儿期是1到3岁、佝偻病停药时间、儿科水肿风水向博的选方、小儿多动症的表现;遗尿、肾气不足表现。选方的题包括,肺炎喘嗽痰热闭肺的表现选方;反复呼感营卫失调的选方;疳气、疳积选方;多动症--肝肾阴虚表现?选方杞菊地黄?不确定是否有个心脾两虚的表现的;手足口病邪犯肺脾?选方;痄腮热毒壅盛表现的选方;水肿风水相搏得选方。A3题考到了如佝偻病脾虚肝旺表现?选方,佝偻病+期维生素D用多久等。

另外,中医儿科学,年细则较年的变化情况:

9、《中医儿科学》变化不大,部分疾病的辩证治法方药有删减或变化,只有个别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有较大的变化。如“抽动障碍”(助理不考)一病内容剧变,全部更新。01.体重1岁以上体重(kg)=8+2×年龄(版本是2岁以上);02.肺炎喘嗽治疗原则改为宣肺开闭、化痰平喘;03.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突然的心率加快(改变),婴儿超过次/分、幼儿超过次/分、呼吸加快超过60次/分,极度烦躁不安,面色明显发绀;心音低钝,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X线检查示心脏扩大;肝脏迅速扩大;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等;04.哮喘辨证论治风寒束肺、痰热阻肺证型改为:寒性哮喘、热性哮喘;05.泄泻辨证论治变证气阴两伤、阴竭阳脱治法分别改为:益气养阴、回阳固脱;06.厌食辨证论治中脾胃气虚代表方异功散、参苓白术散改为异功散;脾胃阴虚代表方养胃增液汤、益汤改为养胃增液汤;07.抽动障碍辨证论治:以八纲辨证为主,重在辨阴阳虚实;其标在风火痰湿,其本在肝脾肾三脏,尤与肝最为密切;治疗原则——息风止动;外风引动:疏风解表,息风止动——银翘散肝亢风动:平肝潜阳,息风止动——天麻钩藤饮痰火扰神:清热化痰,息风止动——黄连温胆汤脾虚肝旺:扶土抑木,调和肝脾——缓肝理脾汤阴虚风动:滋水涵木,柔肝息风——大定风珠08.水肿辨证论治风水相搏的治法改为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选方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湿热内侵的治法改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选方改为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水凌心肺治法改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水毒内闭治法改为辛开苦降,解毒利尿;09.遗尿证型脾肺气虚改为肺脾气虚;10.麻疹辨证论治逆证的邪陷心肝治法改为平肝息风,清心开窍;11.痄腮辨证论治证候热毒壅盛改为热毒蕴结,邪陷心肝选方改为清瘟败毒饮;12.紫癜证型风热伤络治法改为疏风清热,凉血安络,选方改为银翘散;证型阴虚火旺去掉大补阴丸。

关于中医、中西医总的分值分布和中基分值情况如图:

年中医执业及助理笔试各科目及分值分布预估

(目前预测单元分布及分值,仅供参考,最终以考试试卷为准)

具体各单元分值,请参阅

中医儿科学的冲刺复习,要抓住儿科概述儿科特点+儿科特色病的辨证论治+儿科重点病特别是传染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除了小儿生理常数、生理病理特点、喂养及诊断治疗方法外,肺系的哮喘,肺炎喘嗽,脾系的小儿泄泻,肾系的水肿,肝系的惊风,传染病的丹痧,手足口病都是历年来考试的热点,需要重点学习。对照笔记,通读全文,可以掌握儿科至少90%的内容。中医儿科学具体展开如下。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需要掌握记住的东西很多,本单元出题大概在6-8分。其中小儿的生长发育(重点,2-3分),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儿科诊法概要(重点,3-4分)是本单元的重点,是必考内容。

小儿年龄分期标准要掌握,注意两次发育高峰和各分期的临床意义,各期容易出现的意外和疾病。小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各项衡量指标及其计算要重点掌握,可以考2-3分,今年儿科数值计算有新的变化(改了一次,又改了一次),年考了呼吸血压脉搏和小儿年龄的关系,年考了牙齿的发育。现在考试重心有一定的转移,不再是每年再算身高、体重了。掌握身高(>2岁75+7n)和体重(,0.7/0.25/2,半岁和1岁分界)的计算。

注意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的临床意义(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凹陷、凸起为——陷虚(阴伤液竭)凸实(热炽气营)。头围、胸围计算也要求掌握。牙齿:乳牙20颗,2岁以内:牙齿数=月龄-4(或6),6岁左右出第一颗。呼吸脉搏血压考了:呼吸愈快、脉搏越快、血压愈低。感知运动语言发育主要记住:出生伸欠哭哇哇,二三抬头笑认妈,四五翻身笑出声,六七会坐学咿呀,八九爬行叫妈爸,一岁开步说短话。发育个体差异大,综合衡量判断佳。本部分2分左右。

小儿的生理、病因、病理特点要求掌握,生理特点理解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纯阳(生机篷勃,发育迅速)的含义;病理特点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肺、脾、肾),脏气清灵、易趋康复。这里也爱考,考1分左右。

儿科四诊特点主要掌握关于儿科特征性诊法、囟门、大便、声音、指纹等,儿科诊法尤其重视望诊。望诊望形态中注意五迟五软、前囟及眼窝凹陷的意义、疳积的表现。审苗窍分察舌(弄舌、吐舌、草莓舌的意义)、察目(寐时眼睑张开而不闭,流口水,是为脾虚气弱之露睛)、察鼻、察口(口疮、鹅口疮)、察耳、察二阴等。其中笔记中有颜色标记的需要重点记忆,也是儿科特色病(有别于内科)的症状表现,是考试的绝对重点内容。

辨斑疹需要结合儿科传染病单元具体疾病,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斑疹特点,如麻疹、风痧、水痘等区别,非常重要。

辨斑疹

特点及临床意义

麻疹

疹细小状如麻粒,潮热3-4天出疹,同时见麻疹粘膜斑

风痧

低热出疹,分布稀疏,色泽淡红,出没较快

奶麻

发热三四天后热退疹出,疹细稠密,如玫瑰红色

丹痧

或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壮热,肤布疹点,舌绛如草莓

瘾疹

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没,瘙痒难忍

水痘

丘疹、疱疹、结痂并见,疱疹内有水液色清

脓疱疮

疱疹相对较大,疱液混浊,疱壁薄而易破,流血脓水

察二便注意果酱色常为肠套叠、洗肉水为尿血,注意母乳喂养、牛羊肉喂养大便情况。察指纹在中诊重点强调过: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

闻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注意咳嗽声(年考到):咳声嘶哑如犬吠者,常见于白喉,急喉风;伴鸡鸣样回声者为顿咳(百日咳);啼哭声嘶,呼吸不利者为急喉风。问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注意2岁以内问婴儿实足月龄,夏季热的表现,睡中玠齿(虫积)、睡中露睛(久病脾虚)、睡中磨牙(胃气不和)的临床意义。注意按诊结合望诊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临床意义。儿科脉诊一息6~7至为常脉。注意按头颅的情况,之前反复提到。

①囟填:囟门隆凸,按之紧张多为风火痰热上攻,肝火上亢,热盛生风

②囟陷:囟门凹陷,常因阴津大伤,若兼头颅骨软者为气阴虚弱,精亏骨弱

③解颅:颅骨开解、头缝增宽,囟门宽大者,多属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髓热壅竭

儿科辨证概要主要结合临床疾病设题,一般不单独考。儿科治法概要掌握儿科常用内治法的用药原则: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处方轻巧灵活;注意固护脾胃;要重视先证而治。新生儿用药为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1/3,幼儿用1/2,学龄儿童2/3或接近成人用量(年考到)。最后注意外治法及对应的适应症。

第二单元胎儿期保健一般考2分左右,重点在母乳喂养的方法、优点、注意事项和断奶时间和新生几种特殊生理状态(马牙、乳房隆起、假月经、螳螂子的表现)。母乳喂养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开奶,12个月时最适合断乳。添加辅食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

第三单元新生儿疾病一般考2分左右,包括胎怯、硬肿症、胎黄,其中胎黄是本单元的重点病。助理只要求胎黄这个疾病。

胎怯(胎弱)相当于西医的低出生体重儿。一般体重低于g身长<46cm,早产儿胎龄未满37周,病变脏腑在肾、脾,病因是先天不足,注意其辨证选方。硬肿症的主要表现是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注意其诊断标准(低体温,全身或手足冰凉,体温<35℃,严重者<30℃,腋-肛温差由正值变为负值)及分度,治疗原则:温阳散寒(参附汤)、活血化瘀(当归四逆汤)。

胎黄是重点病,相当于新生儿黄疸,注意鉴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首辩)。

病理性黄疸诊断:胆红素>?mmol/L,出现早(24h内)、发展快、3周不消退、病情重、退而复现。治疗以利湿退黄为基本原则,辨证选方是本单元最重要考点。中成药(茵栀黄)和西医(蓝光)治疗也要注意。

第四单元肺系病证分值在6-8分,一共六个疾病,其中感冒、肺炎喘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年考到)是重点病,注意和内科病区别。肺系疾病多是冬春发病(传染病也多是)。

感冒易出现夹痰(肺)、夹滞(脾)、夹惊(肝)的兼夹证,注意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是考试的重点。乳蛾以咽痛,吞咽困难(热毒壅结咽喉)为主要症状,治疗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基本治疗原则,选方一般了解。咳嗽多发于冬、春季,病位在肺,常涉及脾,基本治疗原则宣通肺气,辨证选方注意参考内科咳嗽病。

肺炎喘嗽是重点病,以热、咳、痰、喘、煽为主,冬、春季多见。基本病机是肺气郁闭。治疗上,重在辨常证和变证,治疗原则为宣肺开闭、化痰平喘,辨证论治治法和选方是绝对重点。肺炎合并心衰要掌握其诊断要点及治疗(心率加快,婴儿超过次/分、幼儿超过次/分、呼吸加快超过60次/分——西地兰)。哮喘多发于春、秋,发作的机制,在于外因引动伏痰,痰气相合。注意哮喘的诊断鉴别是重点,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辨证论治是重点。反复呼吸道感染1—3岁婴儿最常见,病位主要在肺,常涉及脾肾。注意其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需要掌握(去年考到)。

第五单元脾系病证也是重点单元,一般考8分左右。一共九个病,其中泄泻、积滞、疳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重点病。

鹅口疮(状如鹅口,又名“雪口”,由白色念珠菌-2%碳酸氢钠溶液感染所致,多发育新生儿)要注意和口疮鉴别,病位在心、脾,辨证论治治当清火,辨证论治要掌握。

口疮(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称“口糜”或“燕口疮”,好发于婴幼儿,2~4岁为多见)病位在心脾胃肾,主要和白喉、残留奶块鉴别,辨证论治:清热泻脾清心脾,虚火上浮知柏地。

①鹅口疮:多发生初生儿或体弱多病的婴幼儿。口腔及舌上满布白屑,周围有红晕,其疼痛、流涎一般较轻;

②口疮:2~4岁为多见,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

②手足口病: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春夏季流行。除口腔黏膜溃疡之外,伴手足臀部皮肤疱疹

泄泻是儿科重点病(重症:10次以上,脱水阴亏表现),病位在脾胃,病机是脾虚湿困,辨证论治中常证重在辩寒热虚实;变证重在辩阴阳,治疗原则以运脾化湿为主,选方是重点,要注意和内科对比,特别要注意变证的选方:阴伤人参乌梅汤,阳脱生脉救逆汤。

厌食的病机是脾胃失和,纳化失职,要注意和疰夏(春夏剧,秋冬瘥)鉴别,治疗以运脾开胃为主,选方要掌握。积滞要注意和厌食鉴别,厌食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一般无脘腹胀满、大便酸臭等症。积滞久病脾胃伤,会导致进一步加重变成疳证。本病治疗以消食化积、理气行滞为基本原则,注意辩证选方(乳消食保)。

疳证是本单元最重点的病,是儿科特色病和多发病,包括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其主要病变脏腑在脾、胃。疳的含义常考,在病机:“疳者甘也”—小儿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成疳,在症状:“疳者干也”—气液干涸,形体消瘦,面黄发枯作为解释。注意眼疳、口疳、肺疳、骨疳、疳肿胀的临床表现。本病治疗原则以健运脾胃为主,注意疳气、疳积、干疳证的特点,辨证常证、变证的选方是要求掌握的重点。

腹痛治则调理气机,和中缓急,辨证论治选方要掌握。便秘注意和先天性巨结肠和机械性肠梗阻鉴别,治则:润肠通便。辨证论治要掌握。贫血规范了病名改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辨证论治:六君归脾左右归。注意使用铁剂治疗,一般用硫酸亚铁口服,同时口服维生素C有助吸收,服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再停药。

第六单元心肝病证一般考6分左右,一共七个病,重点病包括汗证、惊风、痫证等。夜啼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病因,要注意辨证选方。汗证多由体虚所致,补虚是其基本治疗法则,要注意不同出汗的病机不同,汗证的辨证的症候特点及选方是重点。

病毒性心肌炎(3-10岁多见)要掌握其诊断要点(辅助检查),辨证论治需要了解,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一般需休息3~6周,重者宜休息6个月~1年。(并发心力衰竭后,应卧床休息3-6个月)。注意力缺陷运动障碍(以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正常)以虚(先天禀赋不足)为主,治疗原则以调和阴阳为主。抽动障碍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密切相关,肝风内动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治疗以平肝息风为基本原则。

惊风是本单元重点病,临床抽搐时的主要表现: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古人称之为惊风八候。急惊风(痰、热、惊、风四证具备,高热、抽风、神昏为表现)的病位在心、肝,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神志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惊风的病位在肝、脾、肾,治疗大法应以补虚治本为主,急、慢惊风的辨证论治的治法和选方需掌握。

痫证注意和内科病比较,多发于4岁以上,临床表现突然仆倒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叫喉中发出异声,常见病因为惊、风、痰、瘀,辨证论治选方是重点。注意西医的处理:癫痫持续状态选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第七单元肾系病证考4分左右,一共四个疾病,水肿是其中的重点病。

水肿的基本病机是水液泛滥,注意鉴别

1.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为主,且伴低白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浮肿多为指陷性)和急性肾炎(以血尿为主,浮肿多为非指陷性)

①单纯型肾病: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其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必备;

②肾炎型肾病:明显血尿+高血压+持续性氮质血症

2.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史+浮肿+尿少、血尿+高血压+其他重症。

治疗原则:利水消肿,辨证选方是绝对重点。

尿频和遗尿(以温补下元、固摄膀胱为主)需要掌握辩证选方,特别是遗尿。五迟、五软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五迟:指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病位在肝脾肾,治疗以补为治疗大法,辨证要求掌握。

第八单元传染病是儿科特色病重点病,一共八个病,其中麻疹、风疹、水痘、丹痧、痄腮、奶麻又是本单元的重点病。一般考8分左右,重点要求掌握各病的特点,诊断要点和相互鉴别。去年考到了川崎病与多细胞传单气营两幡証的治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气阴两燔——清气凉营,解毒化痰等。选方包括川崎病和传单气营两燔的选方,麻疹的宣毒发表汤考三次等等,非常非常重要。

麻疹(感受麻疹病毒,见麻疹黏膜斑)冬春季多发,6月-5岁儿童多发,病程:发热→出疹→消退、糠麸脱屑、色素沉着。主要病变在肺、脾两脏,论治上首先判断证候顺逆,治疗原则以透为顺,以清为要,故以“麻不厌透”、“麻喜清凉”为指导原则,辩证选方是重点。麻疹患儿,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隔离至出疹后10天。奶麻(发热3-4天后热退疹出为典型特征)冬春多发,主要病变在肺、脾。风痧(玫瑰色斑丘疹)主要病变在肺、卫,表现为全身症状轻,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丹痧(烂喉痧、猩红热—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又称“烂喉痧”,西医学则称为“猩红热”)冬春多发,2-8岁多发,病位在肺胃二经,西医治疗首选青霉素。辨证论治都需要掌握。水痘(皮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四世同堂)冬春多发,6-9岁儿童多发,病位在在肺、脾两经,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基本原则。以上各病的潜伏期也要求掌握,知道各病的相互鉴别,特别是皮疹特点。手足口病(离心性分布,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病位在肺、脾,注意和水痘和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对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7~10天。治疗原则为清热祛湿解毒。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冬春季多发,3岁以上小儿多发,病位常证在少阳经为主,变证在少阳、厥阴二经,治疗原则: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选方要重点掌握,生病期间应隔离治疗,直至腮部肿胀完全消退后3天为止。辨证论治是重点。顿咳——百日咳(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白狗炖鸡)的治疗重在涤痰清火,泻肺降逆,注意辨证选方。第九单元虫证主要考察蛔虫病,一般在1分左右。蛔虫病以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需要和肠虫证、蛔厥证、虫瘕鉴别,本病治疗以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之法,辨证选方要掌握(蛔厥证)。蛲虫病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并见到蛲虫为特征。第十单元其他疾病包括夏季热、紫癜、皮肤粘膜淋巴结结综合征(川崎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五个病,分值在2-4分。其中紫癜是重点病。夏季热又称暑热症,半岁-3岁多发,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夏天时,秋凉后好),治疗原则:清暑泄热、益气生津,辨证选方一般了解。紫癜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瘀斑瘀点,压之不褪色,3-14岁多见。病位在心、肝、脾、肾。特别注意过敏性紫癜(诱因+血小板正常)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明显减少,束臂试验阳性)鉴别。治疗原则:实证以清热凉血为主;虚证以益气摄血、滋阴降火为主,辨证选方是重点。皮肤粘膜淋巴结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注意其诊断要点,病变脏腑则以肺胃为主,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位在脾肾,治疗原则以调补脾肾为要,注意其辨证论治,西医治疗以维生素+钙剂为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脾破裂。儿科的复习,最主要遵循我上面说的,就基本吃透了儿科,要抓小儿的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生理上要注意顾护小儿脏腑嫩,肺、脾、肾的不足的特点;病因上要注意易外感、食伤的特点;要注意病理易病易传易变易趋康复的特点,在治法和在用药上各方面兼顾,构成中医儿科的特色,能够和内科区别。在背方的过程中,其实能做到,选择题可以排除干扰选项,能作对题目,有较高的把握就可以,和实践技能相比,这对背病证方的要求轻松了很多。中医儿科学的病症有不少是和中医内科接近的,也是外妇儿里面最接近中医内科的,可以对比学习,一般来说不考儿科中和内科病证方一样的选方,这里要突出中医儿科的特色:特征四诊、特色疾病临床表现,特色儿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希望各位参考本篇,把儿科串一遍。最后还有12天左右时间,希望各位考友回归知识点,笔记+梳理文章+串讲,特别是笔记上彩色标记的知识点对照本系列重点梳理文章再自己一遍,心态放平,抓大放小,有所取舍。不要再盲目做题,不要去信押题,更不要走旁门左道买答案搞小抄。未完待续

后续中医、中西医执考其他科目的考点梳理,会陆续更新!

版权声明:

。如有需求、意见或建议,请。

/kl(不接文案,勿扰)

(以上五门中医、中西医共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