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年7月5日,脊柱甘露语林发布「BMJ:膝关节痛之大众科普」,着重阐述了髌股痛之诊疗科普,MRI无益于诊断髌股痛。
MRI优点在于提供膝关节软组织之确切信息,缺点在于①预约检查耗时、于患者于医保皆昂贵;②MRI之发现并非总有意义:45岁以上人群,MRI检测到半月板损伤之高发率,可无症状,亦可有骨关节炎、膝关节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退变重者,平片即可照见,MRI功效有限。
平片比MRI经济,负重位平片可精确照见膝关节间隙变窄,缺点在于X线辐射。近期,华盛顿大学的Adelani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章发布在JAAOS上[1],值得借鉴,以实现就诊之时间和经济最优。
许昌以琳儿童救助之家冯祎沛作品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例初次就诊患者(年龄≥40岁),接诊医师记录就诊时影像资料,MRI片和/或平片,若无负重站立位膝关节正位片,则加以补拍(双膝站立位正位)
记录站立位膝关节正位片上,关节间隙变窄情况:以mm表示,与对侧对比
对推荐之治疗方案加以记录,并评估影像资料对治疗方案之功效
研究结果
例患者平均年龄53岁(40-81岁),男/女为/例,最常见诊断为骨性关节炎(39%)和半月板损伤(29%)
例就诊时有MRI(22%),这些患者中,58%在MRI检查前拍有平片,仅13%有站立位平片。所有例患者中,45%关节间隙变窄,17%膝关节间隙变窄超过50%(图1)
图1A52岁女性,右膝关节矢状位T1相MRI示内侧半月板损伤;B膝关节正位片(非负重位);C和D膝关节站立负重位片,内侧关节间隙变窄
48%的MRI检查,未能有助于治疗方案;而对于膝关节间隙变窄50%的病例,95%者MRI检查均无必要
结论与意义
对40岁以上膝关节疼痛者,MRI未必有助于临床决策
站立位膝关节正位片上,膝关节间隙变窄50%者,拍片足以帮助制定治疗方案,应避免再行MRI检查
参考文献
1.AdelaniMA,MallNA,BrophyRH,HalsteadME,SmithMV,WrightRW.TheUseofMRIinEvaluatingKneePaininPatientsAged40YearsandOlder.JAmAcadOrthopSurg.Sep;24(9):-9.doi:10./JAAOS-D-15-.PubMedPMID:.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朱子治家格言》
温馨提示
此文为脊柱甘露语林白颠疯图白斑和白殿疯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