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是人体最大、最复杂、活动最多的关节,它由大腿骨、小腿骨和膝盖骨组成。人们的活动、出行等都离不开它,但它又十分脆弱,稍不注意,便会留下隐患,日积月累下,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习惯,都会引起膝关节损伤,导致膝关节过度劳损。
在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经常有患者咨询医生自己是不是得了膝关节疾病,症状涵盖每天晨起时感到膝关节僵硬、刮风下雨时膝关节感到酸痛、上下楼梯时膝关节“咔咔”响……
有些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时,关节处的皮肤不仅发红、发烫,甚至可以看到膝关节周围皮肤的皱纹消失,出现肿胀情况。关节炎前期,一般在起立时或久坐后,还会出现膝关节僵硬、迈不开腿的情况,经过活动后方才缓解,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这种情况会越来越频繁。
那么,膝关节疾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保养呢?
相关因素
年龄、性别:膝关节炎在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29.7%,其中以女性居多,与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
体重:肥胖女性膝关节炎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女性的4倍,而男性则为4.8倍。肥胖患者不仅增加了膝关节的负荷,且由于肥胖患者多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导致受力不均,引起了软骨的破坏。
损伤:关节脱位、韧带损伤、开放性关节损伤等伤害,通常由暴力造成。
过度使用:关节过度使用会导致关节的负荷过大,导致关节软骨退变加速,引起疼痛、压痛,关节活动受限。
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由年龄增高、劳损、创伤、关节畸形、先天性异常等因素引起。
日常保养
控制体重:超重会加重关节软骨的负担。超重或肥胖的人首先要将体重维持在标准体重;其次控制进食总量,摄入量要低于活动与代谢所需。糖尿病病人则要根据自身情况控制体重及饮食,避免低血糖反应。
改变习惯:避免长期蹲下和过度负重等。避免做给膝关节带来高负荷的动作,例如:久蹲、跪、爬楼、爬山、提重物、深蹲等。
适当锻炼:加强膝关节的功能训练。建议做低负荷、低活动量有氧运动,如平地散步、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但要注意避开急性发作期。发作时需要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
注意保暖:天气转凉时可进行膝盖的保暖热敷。随着气温的降低,要更加注意膝关节部位的保暖。夏天时避开空调电扇,穿长裤,不要露出膝关节;冬天则建议戴厚一点的护膝,晚上睡觉穿长裤。
关于功能训练运动,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表示,在各种运动锻炼当中,太极桩对下肢的肌力帮助最大,且有益于整体的身心调养,每天少量多次进行训练,长期坚持,慢慢就会有效果。此外,八段锦、五禽戏、广播体操的动作比较柔和,更加适合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