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等。
一、病因:关节软骨的退化和损伤;诱因:肥胖、运动过多、韧带损伤、职业体育运动、软骨坏死、软骨直接损伤、慢性类风湿性节炎,化脓性膝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等等。病程:持续发展加重,不可逆,直至关节软骨完全破坏、关机僵硬等。
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上楼梯大腿酸痛无力,下楼梯膝关节周围疼痛,或劳累后大腿酸胀和膝关节不适,膝关节周围偶有疼痛发生、关节活动不灵活、畏风怕冷等出现,休息或者保暖后缓解。
1、疼痛1)疼痛开始时常不被觉察到,夜间、走路时疼痛,尤其是下坡下楼梯时明显;2)疼痛部位膝内侧疼痛最多见,前侧或者后侧有时也有,外侧疼痛少见,自觉疼痛部位与压痛部位基本一致;3)走路时疼痛,休息后减轻;4)下蹲时疼痛加重,伸直时疼痛加重;5)大小便时不能下蹲,站起时加重,并感到膝关节内有咔嚓咔嚓响声。
2、关节僵硬:多见于关节不活动后,但一般时间不长。
3、其他:关节肿胀、畸形、关节弹响、肌肉萎缩。
4、膝关节X线提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
三、治疗目的:减轻或者消除疼痛,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矫正畸形,改善生活质量。
四、治疗原则:治疗应个体化,根据病人的需求、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制定的联合治疗。方案包括:功能锻炼、休息和关节护理、缓解疼痛、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中医治疗。
1)首先要控制体重,使关节受累,加速关节间软组织的磨损引发骨关节炎;其次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强肌健骨,但要避免运动过量引起关节的损伤;此外长时间坐时要注意姿势,避免关节长期处于负重状态;合理饮食平;防止外伤;防止过度劳累,不要长时间低头和弯腰;改变过量饮酒等生活习惯。如果已经患了骨关节炎,采取以下措施以减缓病情的发展:秋冬季节注意关节保暖;少爬很陡的楼梯,少走上下坡路;避免机械性损伤,避免跑步和球类等剧烈体育运动。美国科学家提出警告,穿高跟鞋的女性,因膝关节压力过重,长期下来,将出现退化性膝关节炎,建议少穿,应避免蹲跪或爬楼梯动作。
2)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止痛比如芬必得、西乐葆等;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用于治疗和预防全身各种关节的骨性关节炎,6周为一个疗程或根据需要延长。每年重复治疗2-3次。
3)存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同时常常伴有骨质疏松,应常规补钙;其次,专家建议:还可以摄取天然锯峰齿鲛软骨粉,促进关节软骨再生。
4)可以关节腔内注射玻璃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玻璃质酸钠能润滑关节腔减少关节间摩擦,另外还可以改善关节滑液质量,保护软骨,减轻疼痛的作用,减少口服用药,据报道,77%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获得改善,持续时间平均为8个月;接受第二个疗程治疗后,则87%的病例关节功能可获进一步改善;
5)保守治疗无效可以关节镜治疗,这是一个既有效,损伤小、安全、恢复快,介于非手术与手术之间,但是关节镜不是治疗膝关节炎的根治方法。当出现严重的关节疼痛、不稳、畸形、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则需行膝关节置换,这需要骨科专科医生评估。
五、自我评估:膝关节炎开始没有什么症状,但若出现下列情况,医院进行检查:
1,下蹲、转身、蹦跳、上下楼梯、久坐后站起,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其他时间没有或不明显。
2,膝关节晨起有僵硬感,稍活动后减轻。
3,膝关节屈伸时会听到“咔吧,咔吧”的弹响和滚珠的摩擦感。
4,遇寒后膝关节疼痛加重。
5,关节变形,蹲下起不来、起来蹲不下。
综上所述,目前暂无特殊预防措施,但本文认为:此病是膝关节过度负重,加上自身基础疾病,长期日积月累引起;因此应从病因入手预防:首先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锻炼、避免膝关节外伤、提前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膝关节长期多度负重、女性避免长期高更鞋,从自我管理与约束做起。同时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一旦确诊应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治疗方法的选择、用药的类型及剂量等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等进行调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