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膝关节的稳定结构
膝关节的稳定结构除了依赖于膝关节骨,哇结构本身的特殊构造以外,还有赖于前/后交叉韧带的制约、内/外侧副韧带的平衡、以及伸膝装置与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的力量均衡。尤其是内/外侧副韧带的平衡和稳定作用对膝关节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二)膝关节的负荷
膝关节的负荷随人体的运动和步态方式有很大的变化,膝关节站立位的静态受力(双足着地)为体重的0.43倍,而行走时可达体重的3.02倍,上楼时则可达到4.25倍。正常膝关节作用力的传递借助于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蠕变使胫股之间的接触面增大,从而减少了单位面积的力负荷。在冠状面上,当一足站立时,人体的重力沿垂直重心线传递并经过膝关节的内侧(图示)。这一重力作用使股骨倾向胫骨内侧髁。此时,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通过髂胫束靠外侧力来保持平衡,这些力的和代表膝关节在此面上的总的支持力,其合力则是经过膝关节中心。力的不平衡和合力方向的改变将造成胫骨内外侧髁的受力不均,从而产生膝关节内/外翻。
(三)胫股及髌股关节力学特点
在膝关节的运动和受力相中,由于半月板随着关节活动的相对位移,以及具有粘弹特性的正常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组织的应变,使关节间的压强变化趋于缓和。此外,膝关节正常运动中,关节内侧受到的应力比外侧多50%,这一差别是人体在负重行走时,膝关节所产生的内收运动引起的,所以膝关节OA90%病变在内则间室形成膝内翻的“O”型腿,仅有10%左右外侧间室发病。膝关节在水平面的旋转运动是以内侧髁为中心,这种旋转方式使得膝关节内侧间隙易于发生退变,这也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变往往以内侧间隙为重,甚至出现典型的内侧单腔室骨关节炎和膝内翻畸形。
(四)膝关节的力学稳定
由于前述膝关节的骨性结构、半月板,关节囊及附属韧带结构的共同作用,膝关节可以保持静态与动态的稳定性。膝关节在完全伸直位,关节将发生扣锁,而获得最大的关节稳定性,这是因为膝处于完全伸直位时,股骨在胫骨上向内旋转;而于过度屈曲位时,股骨则向外旋转,此时将通过关节面的咬合和交叉韧带的制导作用增加关节的稳定。因而,关节的稳定更多地依赖于关节周围结构的正常、尤其是侧副韧带的平衡。膝关节前方稳定性有赖于伸膝装置的稳定尤其是股四头肌的力量。
(五)膝关节在瑜伽体式中的常见保护要点
站立体位中的直立腿的膝盖窝不要向后用力,而导致所谓的膝关节超伸现象。超伸将失去股四头肌对膝盖的稳定力量。
站立体位中屈曲腿的膝盖保持正对脚踝的方向。
在半莲花之类的体式中,如果髋部外展不够、或脚踝前侧不能很好的伸展,都可以导致膝关节的表面不吻合而导致损伤。所以在多关节的运动中充分考虑各关节之间的相关性。
适当地进行膝关节的负重练习。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开课指南第十二期膝关节畸形一针复位术专题高级研修班暨全国第五届松骨针法专题临床精英培训高级研修班授课内容第十二期膝关节畸形复位术专题高级研修班授课内容
1、膝关节疼痛病因病理
2、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发病机制
3、膝关节O型腿畸形矫正的思路
4、膝关节X型腿畸形矫正的思路
5、膝关节滑膜炎治疗的思路
全国第五期松骨术临床实践高级班授课内容
1、“松骨术”零基础学习疼痛治疗新技术;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松骨术治疗新技术;
3、椎管狭窄症的松骨术治疗新技术;
4、强直性脊柱炎的松骨术新技术;
5、偏瘫后遗症以及疑难杂症的松骨术新治疗技术
为回馈广大医生朋友对松骨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