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阴雨天气或者换季时,风湿性关节炎就会反复发作,疼痛难忍。尤其是天冷喜欢露脚踝的人,风湿痛起来时,没办法只能用个暖宝宝固定于关节处来缓解,不仅影响心情,还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这并非个例,在我国约有万风湿关节炎患者,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4倍,30-50岁为发病高峰。但还有很多人,对风湿少有了解,下面咱们来一起认识一下。“风湿关节炎”是什么?现代医学上:将风湿性关节炎定义为,一种常见的急性或者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其特点描述:1、关节病变局部炎症明显,有红、肿、热、痛、压痛及活动受限;2、持续时间不长,常在数日内自行消退;3、以大关节为主,疼痛感会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有的患者会出现几个关节同时犯病的情况;4、常见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后肿胀不消退,会形成慢性病症。中医学上:称这种疾病为“痹证”,是由于体虚,阳气不足等,加之居处湿地,冒雨涉水,气候剧变等原因引起的。其特点描述:1、多处关节会受到损伤;2、皮肤麻木、肢体沉重,严重影响日常活动;3、遇寒冷或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使患者出现行不便的情况。对此,从中医角度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调理上,有自己独特的保健方案,比如,“艾灸穴位法”,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灸法,主要是通过燃烧艾叶熏烤受伤的部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它具有祛寒止痛、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等作用,能使关节周围的风寒湿邪气透于体表而外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致炎物质,加强新陈代谢,从而减轻关节疼痛症状,促进康复,对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有特效。(不会挑选艾条怎么办?查看艾小白往期文章《艾条三问:会看年份吗?会看比例吗?会看颜色吗?》)根据身体出现的不同症状,艾灸的穴位也有所不同,例如:肩关节痛属手少阳三焦经。肩,指穴在肩部;髎,孔隙的意思。“肩髎”的意思是指三焦经经气在此穴位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到本穴后,因散热吸湿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就像从孔隙中漏落一样,所以名“肩髎”。

主治病症:肩臂痛、上肢麻痹、肩关节周围炎等。

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侧都要艾灸。

快速取穴: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出现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肩髎穴,左右两臂各一处。(新手入门,不会操作艾灸怎么办?查看艾小白前期文章《艾灸新手的入门指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灸法?》)肘关节痛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此穴位于肘部,乃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上达下,通里达表,即可清在外之风热,又能泻在内之火邪,是表里双清之要穴。主治病症:抒压/解除疲劳、疏风清热、高血压、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麻、痛等。曲池穴的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此穴,每次5-10分钟,每天1次,左右两侧都要灸。快速取穴:此穴位于肘部,位于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左右手各有1处。

属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的合穴,五行属土。别名:三里,鬼邪,上三里,因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称为手三里。具有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之功效。

主治病症:肩臂痛,上肢麻痹,腰痛等。

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侧都要艾灸。

快速取穴:找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找到肘横纹终点处(即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即为曲池穴。曲池穴下3横指处(2寸),即是手三里穴所在,左右两手各一处。

膝关节痛这是人体中重要的一个穴位,也叫外膝眼穴,犊,小牛也,脾土也;鼻,牵牛而行的上扪之处。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该穴名意指流过的胃经经水带走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本穴物质为梁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从梁丘穴的高位流落本穴的低位,经水的运行如瀑布跌落,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被经水承运而行,如被牵之牛顺从而行,故名。属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症:主要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外伤等各种膝关节痛。

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侧都要艾灸。

快速取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左右两膝各一处。

腕关节痛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效。主治病症: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热、恶寒、咳嗽、肩臂疼痛、手指肿痛、麻木等。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合谷穴,每次艾灸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手均要灸。快速取穴:在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阳池穴属手少阳三焦经。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传入之热,此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主治病症: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前臂疼痛、麻木,腕关节炎等。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每次艾灸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手均要灸。快速取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在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髋关节痛

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

主治病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等。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腿处穴位均要灸。快速取穴: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在大转子与督脉腰俞之直线上近大转子侧1/3处陷中取之。

关节疼痛是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所致

除了艾灸上述疼痛部位的穴位,可配伍足三里、阴陵泉

来疏风化湿、扶正祛邪、通经活络

足三里穴,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足三里,是最经典的保健方法。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艾灸方法:温和灸,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左右两腿处穴位均要灸。快速取穴:坐位屈膝,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圈住髌骨外上缘,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所指处即为足三里穴,按压有酸胀感,左右两腿上各一处。或,在膝盖凹陷处膝眼下方四横指长的位置即是足三里。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主治病症:健脾除湿,理气、通经活络,消除各种水肿。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阴陵泉穴,每日艾灸1次,每次每侧艾灸5~10分钟。快速取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穴相对),左右两腿各一处。如果除以上症状外,如果还有其他关节出现疼痛症状的时候,可艾灸阿是穴,阿是穴很好理解,你的疼痛部位在哪里,你就优先艾灸哪里即可。注意:如果症状严重,出现关节肿大的情况,则不可施灸,请及时就医听从医嘱。关节炎患者,无论在饮食还是在日常生活上,都是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物。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抵御外来刺激。3、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长时间处在潮湿的环境下。4、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