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练太极拳的人会膝盖疼,特别是自学者和初学者,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很简单,身体结构不正确,动作姿势不正确。很多学太极拳的把马步蹲得太低,以为架子越低功力越深厚,以为马步越低功夫越长进,特别是初学者,自学者,不明理又没人指点,依葫芦画瓢,结果南辕北辙,弄不好还伤到膝盖了。身体的重量没有很好的传递贯通下脚掌下,卡在膝盖上,压在膝盖上,然后行拳,膝盖那自然会伤会疼,因为经不起这样的压力,下的下不去,上的上不来,全在膝盖这里折腾。甚至很多练拳多年的习练者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然后到处诉说太极拳的不好,练太极拳伤膝盖,建议不要练习,还宣称这是多年的体会,我当时就纠正他,我说你方法不对,我给你调调动作姿势,身体结构,他马上体会到了那种畅通感。今天又有一位拳友有这样的问题,膝盖疼,因为是初学者,没人指点,我把我的方法分享给他,后来想到应该不少人会这样,干脆写篇文章出来,让大家受益。初学者建议马步不要蹲的太低,因为你的功力还不够,不适合蹲太低的马步,架子高一点,有句很经典的拳论说“打拳如走路”,或者你留意下那些挑东西的人,马步很大很低,但它的身体结构是对的,膝盖没受力,怎么放在拳上就不对了呢?如果还不懂,练拳之前的那个预备式你就站就一点,好好的准备一下,看看自己的重心在哪里,膝盖有没有重压感,有就微调一下身体,让这种感觉消失掉,然后再去行拳。如果还是没有懂,你可以感受一下立定跳远将要跳出去的那个脚掌感觉,膝盖是不是没有压力,身体重心是不是在脚掌下,体会到了这个感觉,就把它放在行拳上。解放你的膝盖,释放膝盖的压力,让它轻松起来,功夫什么的先不说,起码膝盖不会受伤,不会疼。太极拳要明理,一层功夫一层理,功夫有深浅程度,有次第的,在什么阶段就该具备哪些理论,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调形讲究细腻,这样出来的拳架子才能承载东西,才会有效用,出内涵。外形不对身体会给你感觉,会给你指示,外形对了身体也会给你感应,就看你自己怎么处理而已。要是自己没做对没做好,伤了膝盖,再把这个责任推给太极拳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太极拳没错,错就错在自己身上,从自身找原因,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功力大涨了,因为态度端正了。功力不够问自己是不是不够勤快付出,方法不对问自己是不是没找对人,功夫不进步问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没做够,伤了膝盖问自己是不是自己没做好……多问自己,就算没功夫,起码修养心性这是有境界的有功力,太极拳功夫也不一定是非要外在表现出来的,也可以是内在的。你能内外相合那最好不过了,如果做不到,你也能保持谦虚,人家也觉得你是真练太极的,让人家觉得太极拳让你得益了。这样你就知道,太极拳伤身那肯定是自己没明理,没做对,这样你就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在那怨天尤人,你可以说自己不行,但不能说太极拳不行。有了这样气度,你在练拳,拳也在练你,拳在助你提升自己。東川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