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谈谈人们对流感的认识误区:
1.“流感”≠流行起来的“感冒”
每年秋冬季节,因为气候不稳定导致发烧,或者伴有嗓子痛、咳嗽、流鼻涕、咯痰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加。另外,很多人不仅仅在冬天有这样的体会,在春天、夏天也可能出现这些呼吸道症状,这实际上是感冒的症状。
普通百姓通常认为“流感”和“感冒”是一种病,“流感”只不过是“感冒”流行而已。但是,“流感”不是流行起来的“感冒”,“流感”和“感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流感influenza”,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感冒 下面这个表格可以帮我们区分“流感”与“感冒”:
2.“流感”不一定需要“输液”
普通百姓通常认为患“流感”后,“输液”就一定好的快。但是,得了流感,“输液”不一定好的快。为什么?
因为“输液”输的是“消炎药”(抗菌素)。抗菌素仅仅对普通细菌感染有效,对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流感”根本无效。
为什么明知“输液”(用抗菌素)没有用还用呢?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普通百姓的认识误区,认为抗菌素是一种“神奇的药物”,但不是包治百病,感冒和流感就是抗菌素的软肋,而且抗菌素用多了还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抗菌素相关性腹泻,以及细菌的耐药性增加等不良后果。
中医治疗流感有奇效
1、流感的经方治疗:
“流感”之所以难治,从西医角度而言,是因为它属于病毒感染,现在还没有特异性的抗流感病毒药;流感直接影响到了身体,而且还会造成身体素质下降。如果不合理的进行治疗,危害性非常大,常合并肺炎,病程较长。
病人常表现为:发热恶寒,身痛无汗或有汗,咳嗽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病由表邪未解入里化热,或者本有里热又感表寒所致,由于外有表寒内有里热,从中医角度而言俗称“寒包火”。“寒包火”是表里同病,寒热并存,所以单用解表法或者清里法治疗难以收效。对这种“寒包火”类型的“流感”,用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效果良好。
麻杏石甘汤药物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方中麻黄发汗解表以治表寒,石膏清热泻火以清里热。麻黄、石膏配伍,汗清并用,是治疗表寒里热(寒包火)的主药。杏仁助麻黄宣肺止咳,甘草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清肺散邪,止咳平喘,与“寒包火”的病机相符,所以治疗表寒里热型的流感效果良好,基本上都能一剂热退,二剂愈。
2、针灸疗法:
取穴大椎、合谷、太溪、廉泉,灸大椎,咽痛重灸太溪,头痛加液门。
3、放血疗法:
取两耳尖,少商。
中医治疗流感有很大的优势,效果显著,见效快,病情无反复。韦程凡主治医师男,主治医师,大学本科,03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广西针灸学会理事,广西第二批中医优秀人才培训班的学员,师从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著名教授易光强和罗康。14多年中医临床工作经历,医院担任过针推科主任。中医基础扎实,崇尚经典中医,善于用针药结合治疗面瘫、眩晕、中风偏瘫、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神经痛、偏头痛、慢性胃肠病、妇科病、男子弱精、精液不化、痤疮、面斑、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膝关节炎、口腔溃疡、咽喉炎等病症,擅长用经方及扶阳治疗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脾胃病、妇科病等疾病;在中医治疗内、外、骨、妇、儿各科常见病、疑难杂症及各种体质养生调理均有丰富经验。
作者:韦程凡
编辑:汪玉洁
精彩回顾,点击下方连接:
市妇幼中医儿科也开设夜诊啦!!大家赶紧奔走相告吧!!
抗击流感,中医有妙招
中药香包,预防流感——您和宝宝都备上了吗^_^
小药枕,大作用---鼻炎患儿的福音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