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尤其是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解决严重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

每年,全球约有数百万例关节置换手术在进行,其中仅在美国,年就进行了超过万例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手术。

然而,许多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根据一项调查,约有40%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为,术后多走路有助于新关节的磨合和适应,加快术后康复。然后每天都刻意走上几公里路甚至几十公里。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康复目标是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物理治疗在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会推荐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运动,包括被动和主动的关节活动练习、肌肉强化训练和平衡训练。“多走路”这一观念可能起源于对关节活动练习的理解偏差。

许多人认为,多走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关节的适应。然而,这种想法并不科学。过度的行走不仅不能帮助新关节磨合,反而可能会给新关节带来额外的压力,导致炎症和疼痛。

《英国骨科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术后过度行走的患者中,有35%在术后1年内出现关节松动的症状,而正常康复的患者这一比例仅为10%。

长期过度使用新关节还可能导致关节松动和磨损加速,这会显著缩短人工关节的寿命。根据《骨科与关节外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过度行走的患者其人工关节在术后5年内发生松动的风险增加了30%。

此外,过量行走还可能加速关节磨损,导致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概率增加。为了避免“多走路”带来的潜在危害,术后康复应遵循科学的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能多走路,那么康复计划要如何制定,完全不走,光躺着等恢复吗?这肯定不行吧!其实,科学的制定康复计划是可以来规定活动量的,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具体要怎么操作吧!

剩余66%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