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多年,经常能听到人们说自己腿疼。原以为练拳就是要腿疼,腿不疼说明没下功夫,直到腿疼的上不了楼,膝肿的不敢屈蹲,几乎要放弃练拳。有不少腿疼的人看过大夫,几乎所有的大夫异口同声“别练拳了。”谁之过?是太极拳错了吗?不是,是练的方法错了。自从太极拳被拿来比赛,人们为了取得好成绩,步子越拉越大、架势越练越低,不正确的姿势以及不正确的练拳方法很容易导致膝关节受损,甚至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从医学角度讲,膝关节的损伤是由于屈腿负重扭转造成。传统杨式太极拳行拳时,多以实腿碾转,如果不讲方法的生压硬转,膝关节的损伤将是不可避免的。
膝关节限于它的结构,在肌肉韧带的伸缩牵动中,膝内屈度约度至度,膝关节不能向前弯曲,并且由于膝关节自动范围极少,其左右摆扣旋转要依赖于胯关节的活动而随之。因此,练习太极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拳架不宜过低,尤其是初学者和中老年人,不要将低功架做为追求的目标。正弓步时首先前腿脚尖要找好正方向,膝盖对正脚尖方向,膝不要里扣外摆;小腿与地面垂直为好,或略前弓,不要刻意前弓以膝盖找脚尖,更不可膝盖弓过脚尖;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大约在度左右。
2、实腿碾转时,实腿要松活,劲力向上虚灵(目的是在碾转过程中不要将体重压在实腿上),松腰活胯,膝盖稳稳地领住并带动脚尖碾转,在碾转过程中膝不要将脚尖丢了,也就是膝盖与脚尖在碾转过程中始终是在同一方向上。
3、松则灵则活,比如柔软的绳索可以拧成麻花,而钢筋则难以扭转是一个道理。练拳前做好准备活动,压压腿、踢踢腿、活动活动关节,将各关节活动开,消除身体的僵劲,放松全身,不起强劲。在转体的过程中,前脚掌一落后脚跟即抬,将拧劲消除在脚底与地面之中。练完拳后适当的拍打、梳理一下,按摩按摩膝关节,放松身心。
4、人有个体差异,有的人骨骼健壮,而有的人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更大。练太极拳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套路去练,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量,在练习方法正确的前提下,刚开始练习时会出现腿部酸疼的现象,一般坚持四、五天或一星期即可好转。坚持一段时间后,每天练习完休息一夜,第二天不觉疲劳、精神舒爽为好。
5、注意膝部的保暖。练拳全身关节都活动开了,汗毛孔舒张,此时最忌着凉,千万不要随地一坐,尤其忌往水泥地上坐,胯、膝、腰、腿都极易受寒。可原地慢慢溜达一下,实在觉得累了就回家。不要过早的脱掉冬装。长期坚持按正确的方法练太极拳,日积月累,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会越来越强健,它们会有力的包裹在膝关节周围,在你运动时对膝关节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最后一点,太极拳在练习时,哪里酸痛就是哪里没有放松,如果是腿部肌肉酸痛,不是因为以前练的少就是练时没放松,如果是膝关节疼痛就要注意是不是方法有问题,如果长时间的疼痛且伴有肿胀,则应及早去看医生,拍个片子诊断一下,千万不要耽误,以免造成终身遗憾。在确诊关节没问题只是软组织损伤时,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有症状治疗期间适时暂时戴上护膝加以保护,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