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下肢疾病

(一)下肢疾病總治

1皆可先於委中點刺放血,再對症治療。

(二)治療膝蓋常用穴道

1肩中穴、建中穴

2膝五針(內犢鼻穴、外犢鼻穴、鶴頂穴透通山穴、陰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陽陵泉穴),特效

3左右肩中穴,特效

4對側曲池穴、內曲池穴,特效

5背部五金穴點刺放血,特效

6陽陵泉,特效

7土水穴

8內關穴

9膝靈穴(針刺半分)

10兩膝眼

(三)治療坐骨神經常用穴道

1腕順穴、三叉三穴、中白穴、外白穴、三河穴等區域

2明黃穴、其黃穴、天黃穴道(上三黃穴)

3靈骨穴、大白穴

4大腿後側(委中上下左右區段,整條後側)青筋點刺放血

5耳針,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經穴

6八關三穴、八關四穴

7上曲穴、下曲穴、肩中穴

8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

9掌診坐骨神經區域

10臂診坐骨神經區域、腰椎區域

11針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順穴

12三河穴

13木魁穴、木科穴

14掌三針

15骨關穴、木關穴

16人士穴

(四)治療腳踝常用穴道

1雲白穴、李白穴

2五虎穴

3土水五穴(小節穴)(土水五穴有外踝點、足背點、內踝點之分)

4背部五嶺穴點刺放血

5背部五金穴點刺放血

6手腕尺骨突

7董氏對應鍼法,取對側手腕對應點

(五)治療小腿常用穴道

1手解穴(治療抽筋立解)

2八關三穴、八關四穴

3木華穴、膽穴

4三叉三穴、中白穴

5手指中指背部區域(木華穴、膽穴、八關三穴、八關四穴)

6水溝穴(治療抽筋立解)

7董氏對應鍼法,取對側下臂對應點

8三靈一穴、三靈二穴、三靈三穴、腰靈穴、火聖穴

9陽陵泉穴、承山穴、委中穴、條口穴透承山穴

(六)治療大腿常用穴道

1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

2對側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

(七)膝蓋痛

1針肩中穴,配通關穴,特效。

2在背上五金穴點刺出血,奇效。

3針中間穴、下間穴,有效。

4針心膝穴,配膝靈穴,效果卓著。

5針神肩穴,配建中穴,效果神速。

6針兩犢鼻穴,配肩中穴,特效。

7針火膝穴,有效。

8在後背上五金穴點刺出血,針土水穴。

9膝扭傷:針火膝穴。

10膝蓋腫痛:在病位及火硬穴若出現青筋則點刺放血,配合針肩中穴、建中穴。

11針肩中穴,有特效。

12中間穴,有效。

13膽穴。

14心門穴。

15三金穴點刺放血。

16膝五針(內犢鼻穴、外犢鼻穴、鶴頂穴透通山穴、陰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陽陵泉穴),特效

17左右肩中穴,特效

18對側曲池穴、內曲池穴,特效

19背部五金穴點刺放血,特效

20陽陵泉,特效

21久年膝痛:三金穴點刺出血,對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22膝蓋風濕痛、疼痛劇烈:

先在雙背三金穴點刺出血,即可當場疼痛減輕大半,再配合雙內關刺針,令其活動腿部,可一次而癒

23治久年風濕疼痛:使用毫針治療容易再復發,但若毫針配合點刺放血,則較不易復發。

(八)膝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

1針肩中穴、建中穴。

2針膝靈穴。

3背後脊椎第五至第九椎及其旁開二寸左右放血,或肩背手足區放血,再配合針土水穴。

4針肩中穴,有特效。

5中間穴,有效。

6膽穴。

7心門穴。

8三金穴點刺放血。

9背後第五~九椎旁開二寸左右放血。

膝五針(內犢鼻穴、外犢鼻穴、鶴頂穴透通山穴、陰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陽陵泉穴),特效

10左右肩中穴,特效

11對側曲池穴、內曲池穴,特效

12背部五金穴點刺放血,特效

13陽陵泉,特效

14久年膝痛:三金穴點刺出血,對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15膝蓋風濕痛、疼痛劇烈:

先在雙背三金穴點刺出血,即可當場疼痛減輕大半,再配合雙內關刺針,令其活動腿部,可一次而癒

16治久年風濕疼痛:使用毫針治療容易再復發,但若毫針配合點刺放血,則較不易復發。

(九)退化性關節炎

1先在病位點刺放血,配合針上三黃穴、中白穴。

2左右肩中穴,特效

3對側曲池穴、內曲池穴,特效

4背部五金穴點刺放血,特效

5陽陵泉,特效

6久年膝痛:三金穴點刺出血,對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7膝蓋風濕痛、疼痛劇烈:

先在雙背三金穴點刺出血,即可當場疼痛減輕大半,再配合雙內關刺針,令其活動腿部,可一次而癒

8治久年風濕疼痛:使用毫針治療容易再復發,但若毫針配合點刺放血,則較不易復發。

(十)尿酸關節炎

1先在病位點刺放血,配合針上三黃穴、下三皇穴。

2針中九里穴,配通關穴、通山穴、駟馬穴。

3肩中穴、建中穴,配通腎穴、腎關穴。

4骨關穴、木關穴、復原穴,配靈骨穴、大白穴。

5背後第五~九椎旁開二寸左右放血。

(十一)關節炎

1三金穴點刺放血。

2背後第五~九椎旁開二寸左右放血。

膝五針(內犢鼻穴、外犢鼻穴、鶴頂穴透通山穴、陰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陽陵泉穴),特效

3左右肩中穴,特效

4對側曲池穴、內曲池穴,特效

5背部五金穴點刺放血,特效

6陽陵泉,特效

7久年膝痛:三金穴點刺出血,對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8膝蓋風濕痛、疼痛劇烈:

先在雙背三金穴點刺出血,即可當場疼痛減輕大半,再配合雙內關刺針,令其活動腿部,可一次而癒

9治久年風濕疼痛:使用毫針治療容易再復發,但若毫針配合點刺放血,則較不易復發。

(十二)膝內側發炎

1足跗內側及膝內側發炎、腳上長疔瘡:後背第五、六椎旁開三寸放血。

(十三)膝蓋冷痛:

1針單側通天穴,通山穴。

2肩中穴。

3三金穴點刺放血。

(十四)腿冷痛

1五嶺穴點刺出血,效果甚佳。

2針上三黃穴,配通關穴、通腎穴,有奇效。

3雙鳳穴點刺出血。

4針通天穴,通胃穴。

(十五)膝膕窩筋緊伸屈困難,疼痛難行

1八關三穴、八關四穴

(十六)腳麻

1針李白穴、雲白穴,特效。

2針神肩穴,配肩中穴,效果甚佳。

3針八關穴,特效。

4先於雙鳳穴放血,再針手五金穴、手千金穴。

5於州天穴、州崙穴、州圓穴及病位放血。

6針駟馬穴,再針對側肩中穴。

7腳麻、腳痛:雙鳳穴點刺放血

8腳麻、腳痛:隱白穴點刺放血。

9四肢麻痛:十二井穴點刺放血。

(十七)高血壓導致手腳麻痺

1五嶺穴點刺放血。

(十八)腳痛

1針手五金、手千金穴

2針人宗穴、李白穴、雲白穴。

3針三河穴、膽穴、水清穴。

4木關穴、正水穴、土水穴。

5背心穴,及雙鳳穴點刺出血。

6兩腿酸痛:金林穴、金枝穴點刺放血。

7腳麻、腳痛:雙鳳穴點刺放血

8腳麻、腳痛:隱白穴點刺放血。

9四肢麻痛:十二井穴點刺放血。

(十九)兩腿痠

1在肩峰穴(或稱背面穴,近於肩髃穴)點刺出血即癒。

2水通穴、水金穴。

3對側之七里穴、九里穴。

4金林穴、金枝穴點刺放血。

(二十)大腿痛

1在五嶺穴點刺出血,立癒。

2針對側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特效。

3針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特效。

4針中白穴、下白穴,配靈骨穴,特效

5針三叉三穴,特效。

6金林穴點刺出血,特效。

7七里穴、九里穴。

8大腿內側痛:針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或針心門穴、肝門穴、腸門穴,

9大腿外側痛:針正脊一穴、正脊二穴、正脊三穴,或針肩中穴、建中穴。

(二十一)小腿脹痛、痠痛

1金精穴、金枝穴放血,再針指肺穴、中白穴。

2針木華穴,特效。

3針心膝穴,特效。

4針三叉穴,效果卓著。

5局部點刺出血、再針正筋穴,效果顯著。

6針膽穴,有卓效。

7針對側內關穴,特效

8針次白穴,特效。

9針肩中穴,效佳。

10針對側心靈一穴、心靈二穴、心靈三穴、腰靈二穴、火聖穴,特效

11因為腳踝痛而引起小腿痛、腓腸肌疼痛:針踝靈穴(小節穴)、土水穴。

12小腿脹痛:精枝穴點刺放血尤佳。

13小腿發脹:針手五金穴、手千金穴。

14小腿肚痛:(1)針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

(2)針肩中穴、雲白穴。

(3)針心靈穴、腰靈穴、火聖穴。

15小腿前側痛:針火串穴、火陵穴、火山穴。

(二十二)腳抽筯

1針中白穴,特效。

2針八關三、八關四穴,特效。

3針三叉一穴、三叉二穴、三叉三穴,特效。

4針正筋穴、正宗穴,效佳。

5針手解穴、解穴,立癒。

6針三靈穴,特效。

7習慣性抽筋:先在三靈穴放血,再配合中白穴、三叉穴、膽穴。

8針正筋穴。

9針次白穴。

(二十三)霍亂抽筋

1先於四花中穴、四花外穴點刺出血,再針搏球穴。

(二十四)腿痛不能履地

1針四花外穴,配側下三里穴,特效。

2針中白穴,立癒。

3針對側九里穴,下針即癒。

(二十五)下腿風濕痛

1針對側九里穴。

(二十六)腹股溝痛(鼠蹊痛)

1針對側心門穴,配上曲穴、下曲穴。

(二十七)股痛

1先在膝後膕部放血,再配合神肩穴、肩中穴、建中穴。

(二十八)腿部遊走性風濕痛

1四花上穴、四花中穴、四花副穴三穴先放血,再針上三黃穴、中九里穴。

(二十九)下肢浮腫

1先在四花下穴放血,再配通腎穴、通胃穴、下三皇穴。

2馬金水穴,配下三皇穴、六完穴。

3四肢浮腫:針下三皇穴、通天穴。

(三十)足痠難行

1針次白穴,或委中穴青筋上放血。

(三十一)腿軟無力兼心悸

1針肩中穴,通天穴,特效。

2針木枝穴,效佳

(三十二)痿症

1針正會穴、建中穴,配合頭皮針頂旁足一帶。

2針八關穴,特效。

3針肩中穴,配李白穴、上曲穴,效果卓著。

(三十三)腿無力抬起

1針八關三、八關四穴。

2針上九里、中九里、下九里穴。

3針肩中穴、建中穴,配上曲穴、下曲穴,或雲白穴、李白穴。

(三十四)小兒麻痺

1針肩中穴,配李白穴、上曲穴,特效。

2神肩穴,配雲白穴、下曲穴、建中穴,有效。

3針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

4針肩中穴、雲白穴、上曲穴,特效

(三十五)背連下腿痛

1針馬快水穴,有卓效。

(三十六)坐骨神經痛

1針少白穴、中白穴,效果卓著。

2針上曲穴、下曲穴,特效

3針腕順穴、三叉三穴、三河穴、中白穴、下白穴,特效

4針上三黃穴、足肝經穴。

5針三河穴,效果甚佳。

6針正筋穴、正宗穴配火枝穴,效果甚佳。

7針上三黃穴、木魁穴、木黃穴,特效。

8針安脊一~安脊六穴任取三穴,效佳。

9針木科一~木科三穴,效佳。

10針上曲穴、下曲穴,效果甚佳

11針三叉二、三叉三穴,神效。

12針下白穴、中白穴。

13針花骨三、花骨四穴、三叉二、三叉三穴。

14針二角明穴、膽穴、三河穴、三海穴。

15針火主穴、水曲穴、靈骨穴、下白穴。

16先在雙河穴、四花外穴放血,再針水腰穴、土水穴、中白穴、復原穴。

17先在病位直接放血,及膝後太陽區放血,配合針安脊穴任取三穴配二角明透穴,腕順一穴、三河穴。

18針上曲穴、下曲穴,特效。

19針靈骨穴,大白穴,特效。

20針鼻翼穴,特效。

21金林穴點刺出血,效佳。

22委中穴青筋點刺出血,特效。

23針八關三穴、八關四穴,特效

24針腕順穴、三叉三穴、三河穴、中白穴、下白穴,特效

25針足上三黃穴,特效

26治療坐骨神經痛特效穴:針靈骨穴、大白穴配中白穴,效果顯著。

27治療腳麻抽筋、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針八關穴

28血管硬化引起坐骨神經痛:在金神穴、木原穴、木太穴放血,配合針骨關穴、木關穴、靈骨穴、手解穴。

29坐骨神經痛引起腰痛:針踝靈穴(小節穴)、土水穴。

30因為腳踝痛而引起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綜合症:針踝靈穴(小節穴)、土水穴。

31肺氣虛型的坐骨神經痛:若患者掌上肺區出現氣色反應,即可診為肺虛,而靈骨穴、大白穴又有肺神經通過,故肺氣虛型的坐骨神經痛針靈骨穴大白穴,特效。

32若掌診腎區形色反應異常,則當取中白穴、下白穴(屬腎之神經)二穴,故腎氣虛型的坐骨神經痛針中白穴、下白穴,特效。

33太陽經路徑的坐骨神經痛:委中穴或金林穴點刺放血

34少陽經路徑的坐骨神經痛:四花外穴或金林穴點刺放血

35坐骨神經痛於膽經路徑疼痛:豐隆穴到陽陵泉穴一帶青筋點刺放血,一次可痊癒

(三十七)足附內側發炎

1背後心肺區第五、第六椎及其旁開三寸放血。

2後背第五、六椎旁開三寸放血。

(三十八)腳跟痛

1先在病位及委中附近找青筋放血,再針對側手掌骨關穴、木關穴、(骨關穴與木關穴中間)。

2先在病點出血、膽穴放血,再針膽穴,五虎穴、中白穴。

3針五虎五穴,特效。(五虎穴位在大指掌面橈側,共有五穴,取穴時使大拇指彎曲,可見兩斜橫紋,在橫紋端盡頭連線於赤白肉際處,中點為五虎三穴,近端為一二穴,遠端為四五穴,五虎一穴治療手指疼痛、手掌痛,五虎三穴治療腳趾疼痛,五虎四穴治療腳背痛、五虎五穴治療腳跟痛)

4針靈骨穴,有效(針刺深度要深,尤其是患處距離靈骨穴越遠,越要針的更深)

5委中穴青筋點刺出血,特效。

6委中穴點刺放血。

(三十九)足踝扭傷

1針雲白穴、李白穴、肩中穴、建中穴。

2先在病位放血,再針踝靈穴、土水穴。(踝靈穴又名土水五穴、小節穴:對足踝扭傷有強烈的消炎止痛效果,位在手掌大魚際赤白肉際線上,第一掌指關節結合處那個點即是,針刺時需用一寸半針,以30度角斜刺向腕橫紋中央,由踝靈穴點斜刺1.5寸左右。)

3委中穴點刺出血,特效。

4針五虎四穴

5針小節穴,尤其特效。

6足內踝痛:針下白穴、中白穴。

7足外踝痛:五虎穴、膽穴、中白穴、下白穴。

8腳踝腫痛:委中穴及陽陵泉穴點刺放血。

(四十)腳扭傷

1針李白穴、雲白穴,特效。

2針火膝穴,配中白穴,效果甚佳。

3針五嶺穴點刺,一次痊癒。

4五金穴點刺出血,有卓效。

5五金穴、五嶺穴點刺出血。

6先在病位放血,再針踝靈穴、土水穴。(針踝靈穴又名土水五穴、小節穴,乃是治療踝關節扭傷疼有特效穴,屢用屢驗。治療時,取受傷腳踝的對側手掌,即是健側穴道。踝靈穴乃在手掌大魚際赤白肉際線上,第一掌指關節結合處那個點即是,但是針刺時由該穴進針後,針尖朝向腕橫紋中點,進針約1寸~1.5寸,同時,令患者活動踝關節,施動氣針法,收效出針或留針半小時)

7針五虎穴、雲白穴、李白穴、肩中穴、對側手腕尺側突,特效

8腳踝腫痛:委中穴及陽陵泉穴點刺放血。

(四十一)腳背面紅腫(草鞋風)

1先在病位放血,再配通腎穴、通胃穴、通關穴、雲白穴、李白穴下針。

2先在足四縫穴點刺出血,再針李白穴

3針三重穴,配通腎穴、通胃穴,效佳。

(四十二)腳背痛、腳掌痛

1針五虎四穴,特效。(五虎穴位在大指掌面橈側,共有五穴,取穴時使大拇指彎曲,可見兩斜橫紋,在橫紋端盡頭連線於赤白肉際處,中點為五虎三穴,近端為一二穴,遠端為四五穴,五虎一穴治療手指疼痛、手掌痛,五虎三穴治療腳趾疼痛,五虎四穴治療腳背痛、五虎五穴治療腳跟痛)

2五虎三穴、五虎四穴。

(四十三)趾關節痛

1先在病位點刺,再針五虎穴、四肢穴。

2針五虎三穴,特效。(五虎穴位在大指掌面橈側,共有五穴,取穴時使大拇指彎曲,可見兩斜橫紋,在橫紋端盡頭連線於赤白肉際處,中點為五虎三穴,近端為一二穴,遠端為四五穴,五虎一穴治療手指疼痛、手掌痛,五虎三穴治療腳趾疼痛,五虎四穴治療腳背痛、五虎五穴治療腳跟痛)

(四十四)腳趾痛

1五虎三穴。

(四十五)腳趾痙攣

1外踝中央點刺放血。

(四十六)中趾、中指麻

1針通關穴、通山穴。

(四十七)趾麻

1針下三皇穴。

(四十八)大趾生瘤

1針天皇穴,通腎穴。

(四十九)香港腳流黃水

1外踝中央至臨泣穴青筋點刺放血。

(五十)四肢麻痛

1十二井穴點刺放血。

(五十一)四肢骨腫

1腕順一穴、腕順二穴、復原穴。

2挫傷引起的劇痛、痛入骨髓:針患處對側的五虎穴

(五十二)全身骨腫

1五虎穴、靈骨穴、大白穴、土水穴。

2挫傷引起的劇痛、痛入骨髓:針患處對側的五虎穴

(五十三)骨節酸痛

1金營上、金營下穴,配靈骨穴、復原穴、骨關穴、木關穴。

2挫傷引起的劇痛、痛入骨髓:患處對側的五虎穴。(五虎穴位在大指掌面橈側,共有五穴,取穴時使大拇指彎曲,可見兩斜橫紋,在橫紋端盡頭連線於赤白肉際處,中點為五虎三穴,近端為一二穴,遠端為四五穴)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